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滨 《供用电》2006,23(2):42-44
由于配电网的复杂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的难度很大。介绍了汕头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所采用模式存在的争议。从汕头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G IS系统功能重新划分等建设汕头配电网自动化的思路,以及完善配电网数据采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梓坚 《电工技术》2020,(22):80-82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用电量增加、用电方式发生变化的各种需求,电网公司对供电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供电可靠性。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不仅能提升供电可靠性还能辅助供电公司对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监视,规范配电网管理.文章首先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然后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如何影响供电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某地区的配电网自动化改造项目为例,验证了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提升配电网 供电可靠性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文中结合安徽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提出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意义及主站系统功能定位。结合配电网一次设备现实情况,提出主站系统"点-线-面"、"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同时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与调度SCADA系统、配电GIS系统等统一结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总结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其它地区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康拥辉 《上海电力》1998,11(1):30-34
简要介绍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海浦金藤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指出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后,对电网运行,为用户服务和供电企业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对今后规划和建设配电网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安全集成,分析运算,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的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是提高配网供电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大致和城乡电网改造同步,  相似文献   

6.
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近几年来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发展趋势。从馈线自动化模式与方案配置、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电网公司不同层级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因地制宜,通过合理配置不同FA模式,形成纵向分层、横向分区、全局优化、快速复电的FA配置方案。在提高自动化覆盖率、提升系统功能实用性、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效率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思路。对省级公司配电业务运维管理功能和电网公司总部的统一管控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县城电网改造为契机,做好县城电网配电自动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工作,以电压型负荷开关构成手拉手环网模式,建成一个包括馈线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后台主站系统为一体的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智能配电网通过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安全性,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结合智能配电网技术发展和地区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地区电网在智能配电网部分关键技术中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对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基于实时全景信息的配网智能调度运行技术和基于实时数据库的配网数据挖掘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建设试点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配电网通过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安全性,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结合智能配电网技术发展和地区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地区电网在智能配电网部分关键技术中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对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基于实时全景信息的配网智能调度运行技术和基于实时数据库的配网数据挖掘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建设试点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瑾 《上海电力》2009,(5):369-37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量多面广的复杂系统,近年来在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上进行了多次配电网自动化的试点工作。文章在对上海浦东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城市电网配网自动化发展中的一些实用性问题如馈线自动化功能配置、通信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配电网接线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城市电网 ,负荷密度、配电变电站的保护方式、配电网的接地方式等是不同的 ,因此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应因地制宜、各具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和即将实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工程都要求对配电网的接线方式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济南城市中心区 10kV配电网的现状、特点 ,重点论述了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需要规划建设什么样的一次网架 ,提出了配电网的接线方式 ,优化配电线路结构 ,合理分段 ,合理选择线路分段开关 ,从而实现配电线路的灵活联络 ,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包头地区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基于电力通信系统向用户侧及低压侧的延伸与拓展,智能电网及需求侧集成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提出了通过以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构架及EPON光网络系统为支撑、在内蒙古试点建设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的电力光纤,即光纤到户,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电力光纤到户在内蒙古电网试点建设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程度,延伸配电网向低压侧及用户侧的控制能力,促进配电网、集抄、电力通信等传统业务的融合,提高内蒙古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杨重石  薛志宏 《电力学报》1998,13(4):266-268
分析了太原电网配电网的现状,根据太原地区中低压配电网改造规划,提出了配电网自动化的构成原则和系统的构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智能配电网是以配电网为中心来对电网进行实施建设、运行、维护,以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为目标,实现电网安全稳定发展。智能电网具有可靠、优质、高效、兼容、互动等特点,是未来智能化电网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来,我国配网自动化发展较快,在城区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满足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也推动了我国智能电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也将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山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为出发点,全面阐述了典型山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薄弱环节.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详细分析了怀柔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现状,并结合当前配电网发展的方向及山区配电网的实际特点,提出了适合山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发展思路,以期对典型山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EPON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网自动化的通信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平台,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提出了EPON技术的特点和组网优势,重点对EPON技术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应用案例。经分析表明,EPON技术实现简单、成本低廉,是适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配电子站到自动化终端这个层面的一种优秀的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实施配电网自动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馈线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问题,并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东北电网的应用现状和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县级电网综合自动化实施中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形成问题,MIS系统的建立问题,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问题,我省县级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原则和目标问题,以及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近、远期方案问题。  相似文献   

19.
做好配电网相关工作是确保电网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目前,主要是借助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来确保配电网络的工作效率,但配电网自动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本文就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问题展开研究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赵家庆  田江  钱科军  李春  赵慧  秦舒斐  俞瑜 《华东电力》2014,42(7):1346-1351
结合苏州智能配电网系统工程建设实践,在分析配电网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对智能配电网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苏州配网特点,总结归纳了智能配电网建设中主站系统、通信系统、配电终端等环节的技术特色,特别是根据自身的建设实践,阐述了在系统架构、图模管理、馈线自动化等配电自动化核心内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