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压输电线路在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连接时,现状主要存在引线距塔身距离裕量小,引线侧不能满足带电检修要求的问题;设备订货尺寸差异造成电气间隙不足的问题;杆塔基础与电缆固定支架基础存在不均匀沉降对电缆终端的造成损坏,导致。电缆终端头位置较高,给施工、检修、运行、试验等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如何处理上述电缆平台的问题,是电力建设、运行和设计等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成果是对电缆平台及引线布置设计进行优化,主要采用引线串直跳方式、独立式电缆平台和米字型杆头设计,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热点通常发生在载流导线的连接金具接点上,而架空地线的放电或过热却极少见。我国规定22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架空地线,降低导线直击雷几率。220 kV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通常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 mm2 的镀锌钢绞线置于高压输电线上方,架空地线与各杆塔接地相连,有的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延伸至变电站进线架构。架空地线与220 kV输电线路平行架设,在架空地线上有感应电势存在。架空地线的感应电势虽然较高,但电流很小,不会产生过热现象。1  问题的提出    2003年10 月在进行红外测温时发现…  相似文献   

3.
《山东电力技术》2014,(6):75-75
<正>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可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以及架空—电缆混合线路3种类型。直流架空线路因其结构简单、线路造价低、走廊利用率高、运行损耗小、维护便利以及满足大容量、长距离输电要求的特点,在电网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运用。直流输电线路通常采用直流架空线路,只有在架空线线路受到限制的场合才考虑采用电缆线路。  相似文献   

4.
铜铝过渡线夹是输电架空线路与电缆连接点常见的过渡金具,由于多用作接点过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输电设备铜铝过渡线夹熔断、松脱等故障频发,对输电设备运维工作和高压电缆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大连地区多起电缆终端塔引线接点铜铝过渡线夹故障为例,着重分析了铜铝过渡线夹故障的各种原因,并针对生产实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同类型设备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电力》2005,9(4):53-53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计划将其架空线路均改建成地下电缆线路,为此对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的技术和经济性进行了研究比较,表1为2种输电方式的可靠性比较。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某钢厂临时配置的电力变压器为50MVA/110kV/38.5kV,其二次输电线路的组成是变压器二次(38.5kV)输出端子接阀式避雷器,每相连接单根电缆埋地敷设至未完工的220kV架空线路杆基,沿杆上行至220kV架空线路"T"接,该线路送电至新建降压站,再配置临时电缆至输出电缆桥架,供电给LF炉配电室.50MVA/110kV/38.5kV二次输出临时配置线路的简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铜铝过渡线夹是输电架空线路与电缆连接点常见的过渡金具,由于多用作接点过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输电设备铜铝过渡线夹熔断、松脱等故障频发,对输电设备运维工作和高压电缆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大连地区多起电缆终端塔引线接点铜铝过渡线夹故障为突破点,着重分析了铜铝过渡线夹故障的各种原因,并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今后同类型设备故障提供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立灿 《电世界》2013,(11):41-41
1事故现象邯郸钢铁公司在建设某机械化原料厂时,由于该区域有2回110kV架空输电线路通过,基于空间限制和安全考虑,将该地段的2回110kV架空线改为电缆,电缆和架空线连接点并联一组避雷器,以保护电缆,线路的其他部分仍保留架空线不变。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丹麦电网3条挤压成形的400kV双回电缆正式带电运行.这3条双回电缆采用波纹管,用于从奥尔胡斯到奥尔堡的400kV输电线路(140km)长达14.7km的线段中.文章介绍了400kV电缆系统,电缆的布局和连接、过渡组件以及电缆的补偿;同时也介绍了电缆线路的维护经验,还讨论了电缆的载流量,并与架空输电线路的载流量进行了对比,并将温度分布感应和动态负荷计算应用于控制中心每日的计划、预测工作中;最后,将架空线路与地下电缆线路的成本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杭州地区批量输电线路由架空导线改成了入地电缆,如何选取和应用大量支撑和固定电力电缆的支架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传统金属电缆支架和复合材料电缆支架技术、经济参数的对比,充分显示了复合材料制成电缆支架的优越性,着重介绍了螺栓固定式复合电缆支架的安装与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电力建设》2005,26(6):74-75
输电线路中铝合金导线的市场预测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在今后若干年中铝合金导线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它不仅可用于输电线路和光纤复合架空导线(OPGW),还将大量用做CATV宽带网接入用户电缆的编制线。众所周知,从西南各省和三峡向广东送电的线路,都需要经过像贵州、湖南、云南  相似文献   

12.
赵世雄  龚有军 《电网技术》2011,35(10):199-203
当高速公路平行接近共用走廊的多回超高压输电线路时,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通信光缆和低压电缆需面对输电线路短路故障时产生的强大磁感应和地电位升的考验。为保障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综合防护方案,包括输电线路上架设良导体架空地线,机电系统的通信光缆采用无金属光缆,低压电缆尽量远离输电铁塔以及采用高耐压电缆并加装过电压保...  相似文献   

13.
对渭南供电局发生的若干次10 kV电缆户外接线端子故障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故障原因做了简要分析.根据现场采取的措施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提出了将电缆户外接线端子由单孔改造为双孔,并将架空线路一端的连接金具改用线路设备线夹的一系列防范措施.该措施实施后,未发生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14.
汪敏 《电气开关》2022,(3):74-76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基本覆盖了城市各个角落。但随着电力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逐渐短缺,因此架空线路和电缆混合输电的混联输电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混联输电系统一般被应用于超长距离输电线路,被雷击的概率较大,因此研究雷电过电压对混联输电线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配电网电缆化进程的发展,配电网大部分架空线路实现落地改造,成为电缆与架空混合线路,大量应用带开关的电缆箱分段、分接和环网连接配电网。分析电缆开关箱安全管理和操作风险,加大对开关箱的安全职能管理工作力度,解决暴露出的操作风险隐患,保证调度正确指挥。某企业电网配电网管辖807条电力线路,其中架空线路90条共358.2 km,电缆线路717条共791.7 km。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电缆线路约占线路总数的89%。随着配电网电缆化进程的发展,配电网大部分架空线路实现落地改造,  相似文献   

16.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时常出现掉线等现象而引发线路事故,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经事后处理分析多为耐张线夹和接续管因压接操作不符合相关规程而致,不仅如此,还会产生过热等不正常运行的现象。为杜绝上述事故与现象的发生,文中对压接型金具内部压接状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射线检测方法可直观、无损的判别压接质量;研制的检测装置适用于施工压接中的检验,更可在空中直接对耐张线夹及接续管的内部压接状态进行非破坏性检验,并已在工程的线路上进行了应用。实现了架空输电线路中耐张线夹和接续管内部压接质量在线检测,在电力系统内杜绝因此类问题引发事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桥电缆作为跨海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整个输电系统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论文以舟岱大桥220 kV随桥电缆工程为研究对象,考虑架空线路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暂态仿真软件建立了随桥电缆-架空混合线路的仿真模型,对雷击故障和操作故障下的电缆护套过电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雷击架空线路时,护套过电压幅值随击距的减小而增大,随杆塔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增大,过电压幅值最高可达到46.4 kV;单相接地故障下,接地相角为90° 时护套过电压最严重,过电压幅值最高可达到15.9 kV;非全相操作故障下,电缆护套过电压幅值受故障距离的影响不大,两相断线的护套过电压比单相断线更严重。研究工作为随桥电缆-架空混合线路的绝缘配合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由于自然环境、外力破坏、生产质量以及人为因素等造成了架空输电线路等的大量故障情况,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隐患。采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详尽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的结构组成与故障情况,得出了其故障模式分析表;在故障模式分析表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故障模式分析的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树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9.
关建军 《变压器》2007,44(3):41-44
介绍了低压引线端子过热故障情况,分析了其过热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长春供电公司电缆工区利用红外监测技术发现一起高压电缆线路终端接地引线过热事件,通过分析认为由于此处电缆3段不等长,造成金属护套接地电流三相不均匀,U相金属护套接地电流最大,在长时间、持续大电流的作用下导致连接点过热,提出了应将同工艺的电缆终端做为红外检测的重点以杜绝此类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