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了促进电网调度精益化和智能化发展,新一代智能调控主站不断引入新技术来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引入电网稳态时标量测的概念,设计了时标量测在智能调控主站的应用方案,并着重阐述了集成时间序列数据库的统一支撑平台、支持时标量测的实时监控、基于时标量测的状态估计和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库的开放式综合数据平台等关键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苏州地级和江苏省级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等试点工程,满足各级调度机构智能调控主站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顺序控制(即顺控操作)是智能变电站的高级应用之一,也是变电站倒闸操作的未来发展方向。由于智能变电站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且尚有大量常规变电站未进行智能化改造,当前使用顺控技术的变电站较少,实际运行管理经验比较缺乏。文中分别以110 kV前进变电站(智能站)与110 kV清水变电站(常规站)为例,研究并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顺控改造方案与关键环节,探讨了相应的运检模式变革,最后指出:当前湖南电网变电站顺控改造与建设存在典型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变电站顺控改造、建设的优化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顺控主机实现一键顺控的测试验收多基于调试人员来完成。虽然也有相关文献提出采用仿真技术手段来提高验收效率,即使理论可行,前期配置顺控关联的顺控票文件、SCD配置文件、闭锁信号库文件也需要依赖人工逐一匹配。为此提出一种自动关联顺控配置文件的方法,在导入标准顺控票、闭锁信号库、SCD配置文件后,根据关键字或代码标签,提取通信协议、间隔名称、状态量、信号等关键信息,并自动匹配,实现配置关联。  相似文献   

4.
在变电站顺控部署期间由于缺乏对顺控逻辑验证的有效手段,仅根据工程需要,利用检测设备或软件对某个功能进行测试,且需要间隔层IED装置或调度主站的配合,测试环境搭建复杂,测试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利于顺控快速部署与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闭环验证的一键顺控测试仪,不仅可以模拟调度主站,实现顺控票的调阅、预演、执行,还可以模拟站端实际设备,完成顺控操作指令响应,构建闭环验证场景,实现对顺控票的逻辑性完整验证,有效缩短一键顺控投入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包头供电局实施变电站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后,220 kV及以下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由调度集中进行监控,因此对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要求更准确、更全面.针对实施过程中合并信号无法可靠发出且不易判断故障性质的问题,以及各厂家信号描述不统一、不易采集等情况,制定了信号采集规范.按照一、二次设备类型及变电站具体设备配置,分型式、分厂家进行信号处理,同时提出在主站合并信号的方案,解决了上传信号过多、过于繁杂的问题.经过以上方法规范后的信号简洁、明了,能正确反映设备状况,并减轻了监控人员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运行人员减少与运行压力增大之间的矛盾,500 kV芝堰变电站采用了顺控系统,减少了倒闸操作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误操作.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一键式顺序控制.顺控功能集成在操作票系统中,实现了智能开普通操作票和顺控操作票,可开出一张由遥控、就地、顺控、提示等类型的操作步骤组合而成的操作票...  相似文献   

7.
对深圳电网智能示范区内程序化与调控一体化的实施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造方法、流程与注意事项,对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调控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单站微机防误操作装置在运行管理和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步增加,已不能适应目前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本文介绍了调控一体化模式下远程微机防误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功能。该系统设置3层架构,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通道,将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数据信息和原单站五防装置数据通过加装硬件服务器等网络设施,使其整合为一套集调控、运维、无人站一体化的远程微机防误系统,在变电站单一防误闭锁装置具备的闭锁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调控中心远程操作时的远程监护、上下传票、系统闭锁、多台主变压器调压闭锁、主变压器开关与中性点接地刀闸闭锁等功能,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并在地区电网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遥控操作模式下,调控智能远程操作管理一体化的电子流程管控的结构及特点。将基于EMS平台的调控软防误、调度指令票智能生成、遥控操作票智能生成、远方程序化控制、遥控与视频联动五大功能模块合为一体,共享EMS资源,实现了遥控操作全过程自动流程安全约束管控,保障遥控操作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江南  黄旭明  葛清  郭惠  秦琳 《电力与电工》2012,32(2):38-39,54
介绍了面向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EMS的整体结构、特点、主要功能.该系统在传统EMS的基础上融入信号监控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信号的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以及调控人员的联合培训仿真,极大地提高了调控一体的运行水平和调度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远方操作、智能防误2个方面对当前监控系统提出改进要求,并基于EXCEL开发了倒闸操作的作业管理系统。由该管理系统与改进后的监控系统共同组成了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的倒闸操作监控系统,该系统在保障远方倒闸操作正确、完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调控一体化的电网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变电站数量的增加,在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应用过程中,出现监控范围增大、监控力度不足、难以及时发现电网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的问题,对此提出基于调控一体化系统的电网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电网主要监控对象(电网电压、电流、潮流、主变压器温度等)进行整合、排序,越限时及时告警,对电网实时信息采取主动型监控,及时发现电网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对电网安全隐患的超前预控。采用该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处理电网的异常情况及故障,降低电网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D5000平台的调控操作与防误一体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拓理论在电力调控操作与防误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建立电力调控操作与防误本体知识库,提出基于菱形思维模型的智能操作票推演技术,使用发布/订阅机制完全共享调控系统的模型、图形、数据,采用智能拓扑分析方法实现全网多层次的防误校核服务,基于D5000平台构建调控与防误一体化智能操作管理系统。所构建的系统可适应接线类型改变、电网扩容以及运行方式的变化,防误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王虎  谢江  王鹏  汤磊  孙百哲 《华东电力》2014,42(3):567-572
针对传统的电网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与监控仿真培训系统单独运行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在统一数据平台下的联合仿真培训方法,基于该方法开发了仿真培训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的功能。提出基于二次设备原子概念的监控二次信号仿真方法,降低了建模的工作量,并实现海量监控信号的快速建模。该系统已在某省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变电运维人员进行倒闸操作的主要形式为人工持票,在设备就地或监控系统中逐项完成对设备的操作与检查,其时效性和安全性未得到最大化的提升。首先,介绍变电站一键顺控关键技术; 其次,给出在宝鸡供电公司110 kV云中变电站进行的一键顺控改造、实地化应用具体方法;最后,由改造后的实际使用情况可知,该改造方法使倒闸操作更为快速、便捷,使运维作业风险及成本有效降低,使运维人员对设备状态的管控能力有效增强。该文对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和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且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后续一键顺控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键顺控的部署和实际应用离不开对顺控逻辑的详细测试和验证,但一键顺控任务重、工作量大、验证环节多且受限于实际现场设备运行条件和操作本身严格的判据条件,不能高效率、充分完整地进行全逻辑测试和验证。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全自动测试的一键顺控验证装置,围绕操作票的管理、预演,防误逻辑验证,通过仿真全站间隔层设备和调度主站,构建自动测试环境,实现对顺控操作票的全自动验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快速投产,电网运行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对调控运行、调度管理技术支撑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云计算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为电网"调控云"建设提供了技术可行性。阐述山东电网"调控云"的建设目标、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并对其中的典型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LabVIEW平台和PLC的电机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机综合测试装置。该装置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上位机中Lab-VIEW的串行通信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在上位机中存储、显示和回放。该系统能够自动地测试电机的各项性能参数,并对电机是否合格做出判断,有效地降低了电机的故障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方便调度员和监控人员更有力地管理电网中的某些重要遥测量,提出一种准确监视这些量跳变和越限现象的智能监视告警方法。方法给出较科学的跳变和越限门槛值选择,充分利用新投运的毕节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潜在功能及时序数据库技术,准确实现重要遥测量跳变和越限事故上告警窗告警和自动推高密度曲线画面告警。方法在毕节电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调度员和监控人员对重要遥测量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