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波  王顺 《机床与液压》2016,44(2):111-112
液压活塞式湿喷机泵送液压系统在换向阀换向时存在着严重的液压冲击,产生液压冲击的主要原因是换向时油路中的油液和负载的速度瞬间变化,而油液和负载速度变化与泵的排量有关系。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在主油缸活塞端增加感应套,根据感应套位移控制泵的排量来降低液压冲击的方法。通过AMESim建模与仿真分析验证了这种主动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为泵送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流变学原理,混凝土在输送管道中的流动为"柱塞流".采用AMESim建立混凝土泵开式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混凝土泵液压系统压力冲击主要出现在泵送开始时和泵送结束后换向阀换向时.在换向阀换向之前降低进入主油缸油液流量,可以降低换向压力冲击.此外,根据液压系统压力和活塞位移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测量液压系统压力和活塞位移,并对压力和位移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可以计算混凝土泵实时排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影响混凝土泵摆阀油缸换向的阻力因素,对混凝土泵摆阀油缸换向系统进行了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分析,提出一种改进摇臂结构的方案,为进一步优化泵送摆缸换向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奇  周志红  李强 《机床与液压》2021,49(14):95-100
分配液压系统是小型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数匹配性决定了整机的泵送性能、泵送效率。根据分配系统机构运动原理及液压工作原理,研究系统工作循环中各参数的内在关系。建立单泵单作用和双泵双作用两种工作状态下油泵排量、蓄能器容积的计算模型,计算阀的规格并得到两种工作状态流量循环表。针对一款新型小型混凝土泵车分配系统出现的摆动油缸启动能力偏弱、摆动换向时间过长、换向冲击大、泵送不连续等问题,建立液压仿真模型,得到分配回油压力曲线和油缸行程曲线。利用相关仪器设备检测分配压力特性。根据推导出的数学模型和流量循环表对分配液压系统进行匹配性定量分析,计算系统中各元件的具体参数,并与该小型混凝土泵车实际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小型混凝土泵车使用效果良好。研究结果为系统匹配性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胡任  黄勃  李硕 《机床与液压》2015,43(9):169-172
针对典型电控换向混凝土泵摆动系统,运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仿真模型,并提出符合泵送C25混凝土工况时的系统负载加载方式,得出摆动系统油缸速度曲线及各关键点压力变化曲线。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模型准确,能够反映摆动系统换向的速度、压力变化规律及振动特性,为混凝土泵摆动系统研究、匹配选型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并且节约了大量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龙门式电火花成形机床双轴同步误差,以永磁交流同步伺服电机及滚珠丝杠为例建立了X轴的双轴进给系统模型;提出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分别设计了与该算法相结合的并行同步控制策略、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双轴同步控制器,通过与传统PID算法控制方案比较及Matlab仿真,最后选择同步误差更小的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双轴同步控制器,并将该控...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作为传动机构的H型运动平台系统位移跟踪控制存在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时变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的控制方案。在滑模控制器设计阶段,提出一种新的滑模面幂指数时变方法,以加快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针对H型运动平台Y向两轴位移同步误差的控制问题,运用同步误差和单轴误差相结合作为控制器输入的方式减小了两轴位移误差。以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时变幂指数方法可提升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证明了相较于PID控制和一种滑模PID控制方式,采用本文提出的时变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案后,H型运动平台单轴运动误差和双轴同步误差更小、误差波动幅度更小。  相似文献   

8.
汽轮机转子高速动平衡试验站专用平车为双泵站6个油缸同步运行,选用比例同步系统运行时,系统不设定固定的基准油缸,而是在运行中不断消除同步动态误差,保证油缸动作的相对稳定。但是由于比例系统是动态调节、动态同步,受工件情况、同步精度要求、使用环境、运行工况等因素影响,系统不能处于稳态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步进式同步的控制方式,即在常规系统上采用各缸分别按步距步进,位移传感器反馈行程信号,控制系统对各油缸进行同步控制,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简化了系统,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及稳定性,降低了系统制造成本且运行维护简便。该控制方式也可推广至多泵站多油缸同步运行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针对直线电机伺服系统没有中间传动机构,负载扰动严重影响系统伺服性能这一问题,文章在建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负载扰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扰动补偿器与复合控制器相结合的扰动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在线扰动观测与补偿器来实时估计源于摩擦力、纹波推力等扰动并进行补偿,并且通过设置电流增益来改善扰动补偿器的动态性能,减少系统响应时间.速度环采用PI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式,实现速度的精准控制.通过仿真验证,该扰动抑制方法不仅能减小系统的响应时间,而且提高了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许洪龙 《机床与液压》2015,43(20):123-127
在分析龙门剪剪切油缸作用力的基础上,提出将龙门剪的两剪切油缸串联以实现液压同步,并设计液压同步龙门剪的关键部位。通过验证发现:液压同步结构改善了龙门剪的剪切力学性能,实现了剪切过程中两个剪切油缸剪切力随载荷需要而调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Ni—Zr二元相图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和计算了NiZr二元相图。液相用缔合物模型、端际固溶体用替换溶液模型描述,Ni5Zr和Ni10Zr7则分别选用了(Ni)1(Ni,Va)4(Ni,Zr)1和(Ni,Zr)10Zr7的亚点阵模型。计算结果与大部分相图和热力学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产品全生命周期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炜 《机床与液压》2000,(3):33-34,88
在介绍产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常规机械CAD/CAM采用串行工作方式所产生弊端的分析和应用并行工程、虚拟制造等先进技术来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的阐述,证明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介绍了在建立全生命周期模型中所用于的基于特征、参数化、自顶向下设计、面向装配设计、基于STEP产品数据交换标准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To achieve a high productivity and low costs in modern steelmaking, for example, oxygen top blow,bottom blow and combined process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1) Sampling problems (data aquisition, precision, reliability); (2) Process problems (mostly of metallurgical and technological kind); (3) Method specific problems (choice of the analysis method).  相似文献   

14.
采用XPS、SEM等技术对耗散防热材料静态氧化试验中氧化膜的生成情况及氧化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温度及不同氧化时间下Al-Mg/C耗散防热材料静态氧化的吸附模型和扩散模型。氧化模型的建立,为研究该材料的耐烧蚀性能,设计冷却剂的成分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压下规程厚度分配两种数学模型分析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两个实例对轧制板带材的道次厚度分配数学模型做了分析和比较,认为KH模型比指数模型优越.KH模型可以为优化压下规程创造条件,并将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肖乾 《机床与液压》2005,(2):148-149,159
从知识仓库的实践原理出发,利用XML技术和语言的强大功能,实现了常用机件设计知识仓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刘兴华 《轧钢》2000,17(5):55-57
介绍了BISRA -AGC系统 ,从仿真结果指出其响应速度慢的缺点 ,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压力AGC控制模型———解耦设定模型。采用该模型 ,轧件厚度达到规定误差± 0 0 0 5mm的时间由BISRA模型的374ms减少到 76ms。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特征的CAD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特征基本概念及分类,并且以回转类零件为实例介绍了一种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基于特征的CAD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把熔化气化炉划分为炉缸区、风口区、填充床、流化床和自由空间5个区域。在已开发的COREX工艺整体静态模型的基础上,对各区域分别建立了物料平衡热平衡模型并联立求解。根据各区域内的物理化学进程设定各区域间边界的条件,模型计算可给出熔化气化炉内各区域的能量分布和物料流状况。利用区域模型还可计算喷煤对理论燃烧温度、炉缸渣铁温度、煤气量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复杂机械优化建模策略的过程中,提出利用简单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层次建模方法,来简化复杂机械优化设计中形成的关系复杂的非层次模型,把非层次模型简化为层次模型,并运用层次模型相对成熟的求解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模型简化过程中各种需要注意的因素,为复杂机械系统优化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