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国内某中型载货商用车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冷却系统热管理优化的整车燃油经济性提升试验研究。通过提升发动机节温器开启温度,提高了发动机的运行工作水温,降低了发动机本体摩擦功的消耗;通过优化电控硅油离合风扇控制策略,实现了发动机水温的精确控制,减少了风扇的运行时间,降低了风扇的运行功耗;整体上,综合节温器开启温度的提升、电控硅油离合风扇的控制策略优化,完成了对整车冷却系统热管理的控制,实现了整车燃油经济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新型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设计构想与实验,即取消节温器、水泵、风扇等组成部分控制的冷却系统设计构想。并基于集总参数法分析整理组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并为同类型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而在此基础上制作适用于后续试验的电控冷却系统模型及非线性控制器。通过试验所得数据比较各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控冷却系统中,变论域模糊控制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控制方法,其更适合应用于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中。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能够通过不断燃烧燃油产生动力,因而汽车的动力输出装置便为发动机。但是,发动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亦会使汽车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与废气,为了解决该问题必须要更加精准地设计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的核心零件应该为节温器,其能够对冷却液进入到散热器中的流量大小进行控制,对发动机的运行温度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可以从节温器的设计入手改进并完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于现今的汽车电子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以及新型节温器的设计将可以与智能电控化相互结合。本文目前便从新型电控节温器角度展开研究设计,首先对节温器进行了简介,其次从新型电控节温器流量特征的明确、电控节温器最佳冷却液温度的制定、电控节温器冷却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电控节温器控制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以某重型卡车作为试验对象,在风洞试验室进行冷却系统的性能测试,通过单一变量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节温器、环境温度、空调和风扇等冷却系统匹配细节对整车冷却能力的影响,得到了冷却系统匹配分析试验应补充的试验条件与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散热器作为汽车冷却系统的关键零件,在整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冷却风扇、橡胶管、发动机水套、节温器、冷却水泵、格栅和导风板构成了冷却系统,承担发动机的散热功效,确保发动机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转。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车辆的THC排放,优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催化器的设计方案。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催化器的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车辆尾气排放中的THC,提升整车尾气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原工程机械冷却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工程机械在高原作业过程中发动机、变矩器及液压装王等普遍存在的过热现象,研制了一种电控液压驱动风扇冷却系统,应用于某型轮式装载机上,并在高原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试验.试验数据显示:电控液压驱动风扇冷却系统能有效解决过热问题,其冷却能力可随着车辆的散热需要而改变,使车辆中的各种冷却介质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试验数据对在高原作业的工程机械及各种车辆冷却系统设计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围绕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精确控制和节能问题,研究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和电机的冷却需求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与动力装置冷却方式的关系,提出一种结合工作模式设计的模糊逻辑优化控制策略。应用模糊逻辑和基于规则的方法,建立以最小温差和最低油耗为目标的冷却风扇控制模型,并与整车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结果显示,结合工作模式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相比常规控制策略能使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工作模式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下降更慢,同时对发动机冷却系统温度控制更加精确,并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电控水泵冷却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控水泵冷却系统通过单片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电水泵和电风扇实行联合控制,其散热能力可根据发动机的实际散热需要自动调节.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改进前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改进后的发动机具有冷启动性能好、暖机时间短、节约燃油、防止过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冷却系统,影响着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加速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为此,针对某机型发动机,使用开关式水泵与电动阀节温器进行冷却系统优化。为确保其理论优势,采用NEDC工况下的试验进行验证,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确定了仿真计算的边界条件数据;利用GT-SUITE系列软件建立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冷却系统的计算模型,并首次建立赛车的赛道速度循环工况,通过仿真模拟发动机冷机起动暖机过程及循环工况中发动机温度变化,并对标实车试验进行验证;针对现有赛车冷却系统存在的暖机时间长、停机后发动机出现热浸现象、发动机工作温度过低等问题,从散热器、水泵、节温器三方面开展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性能预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冷却系统可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温度附近,怠速暖机时间减少16%,停机后未出现热浸现象,耐久赛油耗降低1.7%。  相似文献   

12.
冷却系统对于商用车的可靠运转非常关键,对提高商用车整车的性能以及延长使用年限都有帮助。阐述了商用车冷却系统布置设计的前期准备,散热器的选型与布置、冷却风扇的选型与布置、风扇护风罩的设计、膨胀水箱的设计与布置、冷却系统管路的布置等发动机冷却系统具体设计内容。介绍了冷却系统整车验证试验项目。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通常所说的散热器,一般是指对发动机防冻冷却液进行冷却的散热器(通俗说法是水散热器,但随着国内外散热器芯体材质铝代铜以来,冷却液由原来的水转换为水、防冻液、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混合物,水散热器的说法有所欠妥,但行业内的叫法仍然为水散热器,文中遵循此例),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保证发动机能在正常状态下工作,不出现过冷或过热现象。一般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风扇、水泵、节温器、导风罩、温控开关等  相似文献   

14.
应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某排量为1.5L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维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发动机冷却系统各工况点冷却性能的计算,分析了该冷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冷却能力。研究发现,在高温长时间爬坡的工况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难以满足散热要求,易引起发动机出现"开锅"现象。通过对冷却系统的零部件参数进行重新匹配,提出了对原有冷却系统中节温器、风扇的相关参数进行重新匹配的解决方案,并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整车厂和配套厂对冷却系统零部件的选型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散热系统是发动机工作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匹配性是整车高效工作的保证。针对车辆发动机散热器温度场匹配性进行分析,对发动机冷却风量、散热器散热量及水泵的选择计算进行分析,对影响冷却系的重要因素冷却风扇和散热器的选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冷却系统的匹配性进行分析,采用FLUENT仿真和冷却系统试验台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最佳工况点进行检验,结果可知:通过风扇入口静压、散热器内部静压损失曲线匹配,获得冷却系统的最佳工况点风量和压强分别为:16.70m3/s和761.48Pa;在最佳工况点,冷却水由入口处的95℃下降到出水管处的大约平均78℃,发动机内冷却水的最低温度为79.4℃,可以满足发动机要求;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达到稳定工况时,出口温度恒定在78.4℃左右,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匹配性设计符合要求,误差小于1%,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由散热器,风扇,水泵,节温器等组成,发动机各部件的良好配合是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的前提.本文给出了发动机零部件构成、故障检测及修理方法,对发动机零部件故障导致的发动机不工作进行判断排除,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智能控制系统将根据发动机冷却水温、空气流量、发动机转速等参数,以单片机为智能控制核心元件,实现风扇转速、电控导风板和节温器的开闭随发动机工况变化自动调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新能源汽车如CNG车、LNG车、混合动力车等车用发动机较柴油发动机热负荷大,采用原来的冷却系统,其散热器、风扇等已经不能适应整车的要求。如何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将是解决发动机热负荷加大的关键因素,解决方案有两方面:一是加大冷却风扇的直径或转速;二是加大散热器的传热面积或者采用新的高效散热器。但是,风扇直径或转速加大,势必增大风扇的消耗功率,增大油耗不说,还降低了整车的动力性。为了不改变整车动力性,提升油耗,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对散热器进行优化设计,适当加大散热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针对车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发动机水温过高甚至出现“开锅”的现象进行分析,主要从冷却液、散热器、风扇、气缸垫、节温器及点火时机等几个方面阐述。以找出发动机温度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散热器作为汽车冷却系统的关键零件,在整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冷却风扇、橡胶管、发动机水套、节温器、冷却水泵、格栅和导风板构成了冷却系统,承担发动机的散热功效,确保发动机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转。随着原材料、机械和冶金工业的发展,汽车散热器根据材料和制造工艺主要经历了三代散热器,即铜、黄铜散热器,铝装配式散热器和铝钎焊散热器。到目前为止,铝钎焊散热器已经成为主流,并广泛地运用于轿车、商务用车和载货汽车上。钎焊是铝质散热器制造中的新兴接合技术,加拿大铝业公司的研究人员对传统钎剂钎焊方法加以改进,研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