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LD型燃煤脱硫剂在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工业化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脱硫剂脱硫效率稳定在75%以上,具有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方便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CFB)发电技术具有良好的炉内脱硫抑氮等优势,得到了广泛推广。随着环保形势的日趋严峻,CFB锅炉仅依靠炉内低氮燃烧无法满足NO_x超低排放要求,因此必须深入研究CFB锅炉炉内低氮燃烧理论,并在660 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实现突破。基于流态重构节能型CFB锅炉的设计理念,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炉内NO_x生成还原机理与炉内实现NO_x全部脱除的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影响660 MW超临界CFB锅炉NO_x排放的因素包括:燃用煤质、燃烧温度及均匀性、过量空气系数(运行氧含量)、分级燃烧等。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采用单炉膛、单布风板、M型布置、4个旋风分离器、4个外置式换热器的炉型结构,锅炉热一次风从水冷风室后侧6点给入,保证了锅炉一次风静压分布均匀,进而保证了物料流化均匀性;采用"前墙给煤、后墙给煤泥"的给煤方式,前墙布置12个落煤口,后墙布置8支煤泥枪,同时后墙布置8点排渣,保证给煤均匀性;采用4旋风分离器布置结构保证了物料均匀性,不同旋风分离器之间流率偏差的最大值为7.9%;采用4个外置式换热器均匀布置保证床温的均匀性。同时炉内温度场及过量空气系数对NO_x排放起关键作用,锅炉设计床温确定为860℃,既保证了锅炉效率,又减少了NO_x排放,同时保证低负荷工况下满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系统反应温度窗口;锅炉过量空气系数选取1.15,进一步增强了还原性氛围。分级燃烧时一、二次风比例为4∶6,并适当调整锅炉二次风口位置及倾角,形成较大的还原性氛围。通过上述措施可实现炉内高效抑氮,最终使锅炉NO_x原始排放浓度低于50 mg/m3,炉外选取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技术为辅助脱硝手段,在低投资、低成本、全负荷条件下实现最终烟气中NO_x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5.
6.
7.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因其燃料适应范围广、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近几十年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当前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CFB燃煤过程N2O排放浓度较高成为其应用的瓶颈问题. 因此系统总结CFB燃煤过程中NOx和N2O排放的研究现状对开发新型CFB燃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作首先讨论了CFB燃煤过程中NOx和N2O的均相和异相反应机理,然后应用这些机理分析了床温、过剩空气系数、分级燃烧,以及煤种对CFB燃煤过程NOx和N2O排放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对常见的抑制NOx和N2O排放的工艺从机理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 最后,对2种本工作认为有应用前景的CFB燃煤减排NOx和N2O新技术?反向分级燃烧技术及CFB解耦燃烧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脱地锅炉灰渣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流化床加入脱硫剂后,对锅炉灰渣量的影响很大,通过对脱硫反应机理的研究,提出了灰渣量的计算方法,为灰渣的储存,运输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改性钙基脱硫荆技术中,加入硫酸盐能显著提高脱硫荆的比表面积。本文考察了Na2SO4、MgSO4、CaSO4三种常见硫酸盐在三种不同物料配比下对钙基脱硫剂比表面积的提高作用。结果表明:加入硫酸盐能进一步大幅提高钙基脱硫剂比表面积。三种硫酸盐作用效果依次为NaSO4〉MgSO4〉CaSO4。 相似文献
10.
11.
循环流化床(CFB)能够燃用低热值燃料,在我国广泛应用。其重要优势是无成本的低氮氧化物(NOx)原始排放,这是缘于CFB较低且均匀的燃烧温度及其固有的燃烧还原性气氛。随着中国燃煤电站污染排放要求日益严格,CFB燃烧原始NOx排放浓度超过了排放限制的最新要求。笔者理论分析了CFB燃烧过程,根据CFB燃烧条件下NOx生成与还原的途径,认为可以通过气固流态的优化调控NOx生成与还原反应,进一步降低NOx的原始排放。进而提出流态优化的工程实现途径:提高床质量、减少粗颗粒床存量、增加循环量。详细讨论了该技术路线的基本原理:床质量提高、粗颗粒床存量减少以及循环量增加,可显著强化燃烧过程中的密相区和稀相区的还原性气氛、减少NOx生成,并在稀相区乃至分离器中加强对生成的NOx的还原,配合合理的床温和风配比,使CFB锅炉在不采用烟气脱硝条件下,实现NOx低于50 mg/m3。该技术设想的关键点经实验室验证后,在150、260和560t/h CFB锅炉上进行了工程实践。运行效果表明,通过流态优化后,NOx排放显著下降,可达到NOx原始超低排放;同时,未见由此导致的燃烧效率显著降低;这些原始超低排放工程案例涵盖了烟煤、贫煤和无烟煤。通过流态设计优化降低NOx排放浓度的技术路线为CFB锅炉NOx控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循环流化床锅炉因为煤种适应性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低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研究循环流化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并对实际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机理入手,将入炉煤分为挥发分和待燃烧的即燃碳。SO2与NOx的生成也随之分为2部分:一部分随挥发分燃烧立即生成,另一部分随即燃碳燃烧生成。炉内SO2脱除量主要重视钙硫比,而炉内NOx自还原量则主要与炉内即燃碳量和一氧化碳浓度相关。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了脱硫塔入口SO2浓度与NOx浓度模型。模型在某33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的运行数据上得到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且较实际值提前2~4 min,消除了由于大气污染物测点位置原因带来的测量延迟,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探究了炉内即燃碳量与脱硫塔入口SO2浓度和SNCR入口NOx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脱硫剂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即燃碳量变化趋势与脱硫塔入口SO2浓度变化趋势相同,与SNCR入口NOx浓度变化趋势相反。最后在原有运行数据上改变了风量和煤量后利用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煤量不变而风量提升会降低脱硫塔入口SO2浓度,但会提高SNCR入口NOx浓度,而煤量提升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影响与风量提升相反,该计算结果对实际运行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简要介绍热电分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现状,脱硫机理及脱硫影响因素;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加入石灰石后,对锅炉燃烧及烟气排放的影响;针对电石渣用于脱硫工艺进行了探讨,论证了电石渣应用于流化床锅炉脱硫的可行性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研究了粉煤灰对水热固相反应及脱硫反应的自催化作用.粉煤灰表面纳米级的SiO<,2>、Al<,2>O<,3>、CaO微粒为形成硅铝酸钙的核心提供良好的原料;大量纳米级多余的SiO<,2>不断插入硅铝酸钙的结晶体中,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反应速度,形成了粗大纤维状的水合硅酸单钙((CaO)·S...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某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床层压差如何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情况,并通过多组实验确定床层压差为6.7 MPa的较优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该参数进行实际应用,结果显示,通过对床层压差参数的优化,锅炉的运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减缓锅炉磨损,确保锅炉主体设备长期安全运行,这表明本次研究方案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在国电热工研究院1MWthCFBC试验台上进行的工程煤种和石灰石及烟煤在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中NOx及SO2排放特性,重点分析了床温、Ca/S,排烟氧量等因素对NOx及SO2排放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为了降低CFB机组的NOx排放,需要对炉内生成的NOx浓度进行准确估计并应用到控制中,对此,建立精确实用的机理控制模型显得十分必要。同时,需要综合考虑降低炉内燃烧所生成的NOx与SNCR的优化控制,利用该模型对炉内外NOx综合控制进行优化。通过对NOx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以CFB锅炉燃烧产生的燃料型NOx为主体,应用数学建模与仿真的方法,以给煤量、风量等作为模型输入,建立炉膛出口CO浓度预测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与即燃碳模型为输入,建立可以用于控制的炉膛出口NOx浓度预测模型。利用上述方法建立了炉膛出口CO浓度预测模型和炉膛出口NOx浓度预测模型,并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求取及仿真,针对炉内燃烧控制与SNCR脱硝配合不佳,导致NOx排放水平较高的问题,根据所建立的炉膛出口NOx浓度预测模型,提出了炉内外NOx综合控制技术路线,设计了基于NOx浓度预测模型的一二次风量优化控制与SNCR优化控制思路。仿真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度,满足实际控制系统的精度要求,并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所设计的炉内外NOx综合控制技术路线与一、二次风量优化控制思路可以为今后循环流化床机组NOx低排放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燃煤粒度 ,一次风、二次风配比、床温和料层厚度过剩空气指数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的影响 ,并据此提出了几条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