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研究了“厌氧-好氧交替工艺”生物除磷工艺,确定最佳厌氧时间为1.5h,最佳好氧时间为4h。应用特殊染色法直接将活性污泥制成切片染色,通过显微镜镜检PHB、Poly-p(聚磷颗粒),可以监测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2.
氧化沟工艺生物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一缺氧一氧化沟工艺对氧化沟的除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该工艺具有较好的除磷效率,稳定阶段TP去除率能够达到90%,出水TP平均为1.62ms/L.(2)序批式试验中前30min磷的释放速度很快,单位MLSS的释磷速率为10.75mg/(g·h),而在30~120min磷释放速率很低,为0.48mg/(g·h).(3)出水TP的浓度与出水NO3较好的相关关系.(4)该工艺进水COD为340.4mg/L时,出水COD为50.7mg/L,COD去除率为84.5%;大量COD在厌氧区转化为聚磷菌胞内聚合物而去除,这部分胞内聚合物能够在缺氧区充当电子受体被二次利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其设计实例,与Phostrip侧流除磷工艺相比,其工艺优势在于所有污泥均经释磷和厌氧选择处理,通过化学沉积释放的磷,从而消除了在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磷释放回到污水处理系统的问题;所有回流污泥经厌氧选择处理,含有较高浓度聚磷菌类微生物,从而具有较高的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4.
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除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工艺组合条件下一体化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CMBR)的除磷效果,研究表明,在无厌氧段的情况下,反应器内保持好氧状态的同时,填料内部存在厌氧环境,TP的去除率为22%,在有厌氧段(A/O)的情况下,TP的去除率可达70%,采用化学方法时,TP去除率可达82.1%,但过高的n(Al^3 )/n(TP)值将会影响污泥的活性,并且HCMBR对NH3-N,CODCr,TN等污染物有十分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强化生物除磷污泥厌氧磷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的活性污泥含有大量的磷,并且具有厌氧条件下释放磷酸盐的能力,从EBPR剩余污泥中回收磷酸盐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优化影响EBPR污泥厌氧释磷的各项参数,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释放磷酸盐,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对EBPR污泥厌氧释磷影响因素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尽管很多研究者在该领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定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争议和无法解答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进-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7.
厌氧好氧交替BAF生物除磷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传统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生物除磷效果差的缺点,开发了厌氧好氧交替BAF生物除磷工艺.在厌氧好氧交替曝气时问为12h,水力停留时间为1.4~2.9h的条件下,考察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1.89%和77.89%,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7.92%;对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不理想,分别只有34.7%和41.6%.该工艺表现出良好的去除COD和除磷性能.  相似文献   

8.
膜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介绍了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效率的几个因素,探讨了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中同时脱氮除磷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除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技术,在单一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基础上,向与A/O、A2/O和SBR等工艺形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介绍了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基本特点、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分析了运行方式、技术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指出了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和反硝化除磷的机理,比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传统除磷脱氮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通过分析认为反硝化除磷菌(DPB)能够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从而大大节省耗氧量,缓解常规工艺对外加碳源的需求。如何在不增加工艺流程复杂性的同时,在工艺中充分富集DPB是反硝化除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贵阳市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BR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140 d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系统对COD、TN、NH4+-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9%、78%、99.8%、89%,平均出水分别在26.41、11.8、0.27、0.49 mg.L-1;试验结束时对剩余污泥进行了序批式试验,表明系统中DPAOs/PAOs在39.7%左右,DPAOs的富集强化了系统的除磷效果。出水中的SS质量浓度、浊度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小于4 mg.L-1、3 NTU、2个,达到城市杂用水的回用标准。定期采用体积分数0.5%的NaClO药洗有效地抑制了膜的污染,保证了产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使用A2O-MBR工艺处理人工合成的污水,并考察了该工艺对污水中COD、NH4+-N、总氮和PO43--P的去除效果,同时也研究了污泥的形态及变化。结果显示,该系统对COD、NH4+-N、总氮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8%、68%和70%左右,出水中NO2--N和NO3--N含量平均分别为0.4、4 mg/L。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活性污泥部分已经呈现颗粒化状态,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研究揭示出使用A2O-MBR工艺处理污水,出水水质比较稳定,运行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3.
MBR强化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强化脱氮除磷工艺,并开展了近3个月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COD、总氮、氨氮及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6.5%、69.3%、98.0%及81.0%,平均出水COD、总氮、氨氮及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6、9.3、0.44、0.44 mg.L-1,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内源反硝化、反硝化除磷及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的共同存在使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得到整体强化;蛋白质和多糖是膜污染的主要有机成分,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定期清洗可维持MBR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排出厌氧富磷污水生物化学除磷脱氮ERP-SBR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ERP-SBR工艺采用循环污泥技术借助化学方法固定厌氧富磷污水中的磷酸盐,将排除活性污泥的传统生物除磷模式变为排除富磷污水,消除了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控制污泥龄时存在的矛盾,使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可以在较长污泥龄条件下获得优异的同时除磷脱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SRT为5O-80d、进水TN为28.6~58.3mg/L、TP=5.5~13.25mg/L时,ERP-SBR处理出水COD≤34mg/L、TN≤6.02mg/L、PO^3-4≤O.23mg/L,富磷污水化学固磷所需药剂用量为传统化学除磷法的5%,所得化学污泥含磷量为12~15%,可实现磷资源的回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反硝化聚磷理论,结合MBR工艺的优点,在传统A2O工艺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并联式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的碳源不足、硝酸盐氮供需矛盾等问题;通过省去沉淀池,节约了占地面积。针对常规城市污水,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污泥体积回流比为50%,内体积回流比为100%时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NH4+-N、TP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99%、94.4%和67%。  相似文献   

16.
在污泥停留时间为15d、HRT为1.5h和DO的质量浓度约为2.5 mg·L-1条件下,分别对人工配水和实际生活污水进行了(AO)2SBR法同步脱氮除磷试验,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人工配水和实际污水的(AO)2SBR工艺好氧和缺氧脱氮除磷过程几乎全部以厌氧阶段合成的胞内聚羟基烷酸为碳源,说明反硝化脱氮除磷确实可实现“一碳两用”;人工配水和实际污水的好氧吸磷率分别为67.49%和93.42%、缺氧除氮率分别为58.22%和77.98%,实际污水驯化得到的反硝化聚磷菌和聚磷菌具有更强的反硝化能力和好氧吸磷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技术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技术中,电化学技术由于具有高效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综述了电化学氧化去除氨氮、电化学还原去除硝态氮和电絮凝除磷在污水处理中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采用人工废水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出现了典型的厌氧释磷、好氧超量摄磷、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的SBR中,不断缩短厌氧时间至只有好氧段,研究反应器对磷的去除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ρ(NH~+_4-N),ρ(PO_4~(3-)P)分别为100、5、10mg·L~(-1)时,厌氧时间由75min逐步缩短为15、10、5min,释磷几乎在进水的20 s内完成,反应器内磷的质量浓度达到28~40.16 mg·L~(-1),在随后的厌氧阶段,继续释磷,好氧段磷的质量浓度迅速降低,出水磷的质量浓度在3.62~5.32 mg·L~(-1)之间,磷的去除率由接近100%下降到50%左右;厌氧时间缩短为0min后,进水的同时就开始曝气,但仍然出现释磷,磷的质量浓度达到36.9mg·L~(-1),在随后135min内液相主体中磷的质量浓度快速降低,微生物对磷的去除率还能达到44%以上.沉淀期(30 min)和闲置期(40 min)均没有观察到水中磷质量浓度的增加,反应器出现单一好氧生物超量聚磷的现象.经过40d左右的运行,这种单一好氧生物摄磷也没消失,去除率稳定在40%以上.除磷的发生是微生物在进水有机物浓度很低下经过特定诱导,在好氧环境下进水瞬间DO质量浓度的短时略微下降释磷,然后超量摄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曹长青  雷中方  刘翔 《水处理技术》2006,32(12):10-13,18
本文对荷兰Delft科技大学的生物除磷代谢模型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将其与ASM2d模型作了相应的比较。代谢模型在建模方法和模型结构上与国际水协会的动力学模型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提供了许多有关生物除磷的重要信息;它们利用生物化学知识建立化学计量关系的方法尤其值得动力学模型开发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