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齿轮经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后,回火一般在箱式炉、油炉、硝浴炉或烘箱内进行.我厂为提高齿轮淬火后的质量,采用感应加热回火工艺.经多次试验后获得成功,现已投入正常生产。齿轮感应加热淬火及回火均在同一机床上进行,加热时通过时间监视仪给定电参数,齿轮旋转由机械传动,升降由单向阀控制,通过液压油缸快速升降。由于整台机床可移动,工作时通过微动手轮校正齿轮与感应器的中心位置。使用齿轮感应加热淬火及回火机床能保证同批每只齿轮的硬度均匀性,克服了齿轮表面碰毛碰伤现象,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齿轮的表面热处理有好几种加热方法,例如: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等。在感应加热工艺中,对于小尺寸齿轮(模数m<4mm)一般采用齿穿透加热的齿圈淬火法;对于大模数齿轮可采用单齿顺序淬火法,其优点是可用小功率设备处理大模数齿轮。  相似文献   

3.
由于感应加热淬火比其他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具有效率高、耗能低、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并且无污染等优点。但目前生产的淬火机大多功能少,精度低,不能满足工艺的要求,特别是重大装备中的关键齿轮仍需采用进口的感应淬火机进行淬火。为满足重大装备中的重载大模数齿轮感应淬火的需要,课题组开展了“重载齿轮感应淬火微机控制工艺参数的研究”。课题组从感应淬火工艺的角度出发,采用光、机、电现代技术为一体设计制造出一台淬火机.该机以IBM-PC机作为主控管理机,通过FUNAC-3M数控系统驱动机床实现工件进给,齿轮旋转分度及…  相似文献   

4.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马拉松-里托尔诺奥公司在其生产的一种典型的大型直流电齿轮传动装置上采用了新的热处理工艺。这种传动装置共包括有10个齿轮。其中的小齿轮是用SAE4820和9310钢制造的,它经渗碳、淬火并回火到RC60-63。其配对轴齿轮用4340和4140钢制造,它经感应淬火并回火到表面硬度为RC55左右。内齿轮用4142钢制造,感应淬火并回火到RC50的上限硬度(RC55以上)。主齿轮(SAE4340钢)承受特殊的技术要求。为了抗磨损和擦伤,这种齿轮进行离子氮化、感应淬火并回火到最终的齿和齿根断面硬度约为RC58。  相似文献   

5.
基于CAD技术的调质钢亚温淬火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基于CAD技术的调质钢亚温淬火工艺参数的确定原理 ,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及有关参数 ,利用热处理中的临界点数学模型 ,计算出各临界点的数值 ,并由此确定出钢的亚温淬火加热温度和回火温度 ,同时根据钢的淬透性数学模型计算出钢的淬透性数值 ,以此来判断此亚温淬火工艺是否可行。对 40Cr钢齿轮轴套进行亚温淬火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利用CAD技术设计调质钢的亚温淬火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机床齿轮热处理普遍采用感应加热淬火。其优点是对齿轮变形厦质量可控制,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适于大量生产;缺点是确定感应加热淬火电参数及感应器结构时需进行严密的计算,而不少工艺编制人员对此常感无从下手。 齿轮感应加热采用的频率与其模数有很大关系。采用250kHz高频加热时,齿顶温度比齿沟高得多,  相似文献   

7.
分析某型小模数大直径转盘轴承齿圈采用传统表面感应淬火存在的不足,介绍了采用沿齿顶圆连续加热中频感应淬火工艺,对齿轮预处理、淬火介质、感应加热器及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讨论。经质量检测表明,改进后淬火工艺保证了小模数大直径转盘轴承齿轮的淬火质量,淬火硬度和淬硬层深度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齿轮感应淬火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1世纪所追求的清洁生产工艺,感应淬火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是其他热处理工艺难以比拟和取代的。感应加热淬火是热处理重要工艺之一,尤其以它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环境污染小,以及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而倍受欢迎。在齿轮的强化方法中,与调质、渗碳和渗氮一起构成四大基础工艺,在齿轮从软齿面向硬齿面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感应淬火工艺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早期的行业调查,我国的汽车、拖拉机、矿山机械齿轮及通用减速器齿轮采用感应淬火的比重是较大的,尤其是机床齿轮,竟占到齿轮总量的70%以上。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设备的…  相似文献   

9.
(1)齿轮材料品质较低,铸锻件缺陷较多,一些特殊要求的材料如直升机高温高硬度齿轮钢、高寒气候军用车辆低温抗冲击性能齿轮钢、低应力感应淬火齿轮钢等缺乏。  相似文献   

10.
正感应加热技术是靠零件内部感应电流直接对需热处理部位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节能环保,便于机械化、自动化等优点,淬火处理过程中变形小,少无氧化,自动化程度高。但感应加热的局限是不同的零件需要设计专用的感应器,且必须用纯铜制作,通用性较差,价格较昂贵,一次性投入较大,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感应器的保护。我公司生产的某型柴油机用泵传动齿轮材料为45钢(GB/T699—1999),传动轴部分需进行感应淬火,硬度56~61HRC。我们选择了8kHz中频感  相似文献   

11.
结构钢制齿轮淬火普遍采用高频表面感应淬火,它具有加热速度快、时间短、工件几乎不发生氧化脱碳和变形使齿轮具有外硬内韧的特性。但由于高频设备价格昂贵,多数中、小型工厂不具备,因此对少量齿轮,一般仍采用电炉或盐炉常规整体加热淬火,淬火后的齿轮达不到外硬内韧的目的,寿命很低,早期失效严重。能否用常规盐浴炉加热代替高频表面加热是当今多数中小型工厂急需解决的课题。经过长期实践,我们摸索出一套盐浴炉快速加热代替高频表面淬火的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钢软氮化后再加热淬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要点,评述了软氮化 表面感应加热淬火和软氮化 整体加热淬火两种复合热处理工艺,并就其表面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厂有一种齿轮为φ245mm,高30mm,材料为45钢,要求齿表面淬火,硬度HRG45~50,采用GP100-C_2型高频设备一次加热淬火,按照在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时的要求,必须选用较高的温度,一般选择880~900℃。但齿顶硬度达到HRC57~58,经检查齿向、端跳和内孔均超差而不合格。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轧辊的质量往往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重型机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提高冷轧辊的耐磨性与接触疲劳等使用性能,冷轧工作辊的热处理一直是重型机械行业不断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技术关键。为了满足愈益提高的质量要求,各国材料科学工作者近年来从各种途径进行试验探索:有的从以铸代锻的概念出发,以耐磨合金铸铁制作冷轧辊;有采用镍铬耐磨铸铁粉和高铬铸铁粉、通过热等静压粉末冶金工艺成型;有从改善冷轧辊用钢的冶金质量和研制新的轧辊用钢方面进行开拓;有从改革热处理工艺与创立新工艺方面作出尝试,其中包括:整体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工频感应加热淬火、双频(50 Hz 和250 Hz)加热喷水淬火等感应加热新工艺,苏联学者发展了冷轧辊的高温形变淬火和等离子体加热淬火。我们最近发展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热处理、  相似文献   

15.
渗碳齿轮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与钢的化学成分和淬透性、渗碳齿轮的几何形状、预先热处理后钢的组织、齿轮加工方法和加工残余应力、渗碳时齿轮放置方式和吊具、渗碳温度和渗碳时间、淬火温度和淬火方式、淬火介质和介质温度以及渗层特性等因素有关,下面就影响渗碳齿轮变形的因素和应采取的措施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立式感应淬火机在特定频率和功率下对40Cr15Mo2VN钢进行感应淬火,研究加热时间对40Cr15Mo2VN钢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和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15Mo2VN钢在频率12.3 kHz,功率57 kW,水剂冷却条件下进行感应淬火是可行的;加热7,8 s时试样表面硬度不小于58 HRC,淬硬层深度分别为4.2,4.7 mm,表面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加热9~11 s时试样表面硬度均不大于58 HRC,加热9,10 s时表面出现过热组织,加热11 s时表面出现过烧组织。  相似文献   

17.
感应淬火工艺成本低、效率高,为提高齿轮强度和表面的耐磨性,感应淬火成为常见的热处理方法之一。但如果感应淬火控制不当,反而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如齿轮淬火后出现裂纹,使用中出现打齿现象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感应淬火工艺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影响齿轮强度和裂纹的因素很多,如原材料、淬火液的选择与配比、工艺参数的选择等。为提高齿轮感应淬火工艺后的齿轮强度,减少齿轮淬火裂纹,我们对下面的齿轮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强化重载齿轮需要量的增长,制造厂日益将注意力转向渗碳。但设计师和热处理工作者在这方面往往没有共同语言。作为设计师,总是力求使用较小而又经济的零部件来获得较高的承载能力。为此,他们更加信赖渗碳齿轮,以使得到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工业上,渗碳正在代替简单的淬火和回火、感应淬火及火焰淬火,并且正以8620、4620、4320、4820、9310和3310等渗碳钢代替旧的代用钢,如1045、4140、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比研究了感应淬火40Cr钢的残余应力对回火与不回火处理试样的疲劳性能和扭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钢感应加热淬火后不经回火处理的试样,其疲劳强度和扭转强度较高,而且可以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20.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质量与设备的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应器的设计,而感应器的设计主要靠实践经验。我们通过对S195柴油机调速齿轮端面局部高频淬火的工艺试验,设计制作了齿轮端面淬火感应器,从而解决了需要平面淬火工件的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