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微分进化(DE)算法对小推力火星探测器发射时机进行搜索.首先建立了动力学方程,推导出最优化模型,然后使用两种策略采用DE算法与间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火星探测器发射机会进行了搜索,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DE算法结合间接法的方式能够搜索到最优的发射机会;同时,针对所采用的发动机模型,小推力火星探测器发射机...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网网架规划问题,在基本微分进化算法基础上,引入改进机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微分进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算法。新算法通过参考粒子群算法惯性权重思想,引入惯性加权系数,在计算初期能够维持个体的多样性,后期能够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微分进化算法的性能。将该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优化的网损平均值更低,寻优性能更好,优化的网损值集中在较小的区间。 相似文献
4.
基于混沌搜索的微分进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本微分进化算法在后期收敛速度慢,搜索能力差等问题,利用混沌搜索的随机性、遍历性以及对初值的敏感性等特性,提出了一种混合混沌搜索的微分进化算法——混沌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既保持了基本微分进化算法结构简单的特点,又能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计算精度以及全局寻优能力。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基本微分进化算法。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时间最优路径规划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提出了一种利用微分进化算法进行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方法,在极坐标系下采用路径点列的极角和极径作为参数进行个体成员的矢量合成,生成的初始路径点集经过提炼处理极大提高机器人移动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大范围、多障碍环境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合遗传算法的有限推力轨道拦截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轨道拦截问题中,研究了天基动能拦截器(KKV)的有限推力轨道拦截优化问题.针对在有限推力条件下,确定速度增益变轨方案,提出建立了轨道拦截优化数学模型,并将复形调优算法加入到遗传算法中,利用该混合遗传算法,以发动机燃料消耗质量最小、拦截时间最短和拦截脱靶量最小为综合优化指标,对轨道拦截进行了优化.以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天基KKV拦截GPS卫星轨道上的目标点为例,分析了混合遗传算法用于轨道拦截优化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遗传算法能有效解决轨道拦截这一复杂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同时增强了局部搜索能力,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微分进化算法(DE)是模仿生物进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一种随机优化算法,具有简单、快速、鲁棒性好等特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运用微分进化算法的整数编码方法,在整数空间中求解,并在实数空间中计算解的适应度.使用测试函数对程序进行测试,证明了整数编码解对空间个体中寻优的快速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反向微分进化(ODE)算法基于反向优化对种群进行初始化更新以保持种群多样性。但该算法中反向个体容易偏离全局最优个体,不能很快达到全局最优,在函数优化过程中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M-H采样的快速反向微分进化算法。M-H采样用于ODE算法的变异操作,满足马尔可夫链可逆条件。马尔可夫链的一步转移概率根据个体等级分配的选择概率进行计算,既能选择最优个体,又能寻找优化方向并保持种群多样性。仿真结果表明,M-H采样得到的个体具有马尔可夫链平稳分布特性,该算法在单峰函数和多峰函数优化中都能快速收敛,全局和局部搜索性能达到平衡,具有较高的搜索精度及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器人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改进差分进化(IDE)算法.以运行时间和能量损耗为目标函数.利用种群中最好个体和平均水平个体的差分引导变异方向,利用种群中最好个体替换最差个体,加快收敛速度.取消变异因子和交叉因子,降低人工干预,增强了模型稳定性.利用保形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代替三次样条插值,防止拟合过冲,降低了抖振.基于给出的状态空间方程,设计了滑模控制律,通过李亚普诺夫函数方法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表明,改进的算法有较强的搜索能力,加快了收敛速度,降低了运动轨迹的抖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间关节为欠驱动的二阶非完整平面三连杆机械臂,提出一种基于轨迹规划的末端点位置控制策略.首先,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求取所有连杆与目标位置相对应的目标角度;然后,根据驱动关节与欠驱动关节的耦合关系,采用时间缩放法和双向法分别规划两根驱动连杆的两条轨迹,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合适的第1连杆中间位置,将两条轨迹拼接成一条完整可达轨迹;最后,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以跟踪完整可达轨迹,实现系统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控制目标.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差分进化—单纯形混合算法求解绝对值方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绝对值方程Ax-|x|=b是一个不可微的NP-hard问题。在假设矩阵A的奇异值大于1(这里矩阵A的奇异值定义为矩阵ATA特征值的非负平方根)时, 给出了一种求解绝对值方程的新方法:差分进化—单纯形混合算法。该混合算法充分发挥了差分进化算法的群体搜索性和单纯形算法的局部细致搜索性,同时也克服了差分进化算法后期搜索效率降低和单纯形算法对初始点敏感的缺陷。数值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混合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极大熵差分进化混合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非线性方程组,给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极大熵差分进化混合算法。首先把非线性方程组转换为一个不可微优化问题;然后用一个称之为凝聚函数的光滑函数直接代替不可微的极大值函数,从而可把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转换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均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5.
16.
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简称DE)算法解决约束优化问题(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s,简称COPs)时通常采用可行解优先的比较规则,但是该方法不能利用种群中不可行解的信息.设计了可以利用不可行解信息的ε-DE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一种比较准则,使得进化过程可以充分利用种群中优秀不可行解的信息.该准则通过引入种群约束允许放松程度的概念,在进化初始阶段使可行域边界上且拥有较优目标函数的不可行解进入种群;随着进化代数增加,种群约束允许放松程度不断减小,使得种群中不可行解数量减少,直到种群约束允许放松程度为0,种群完全由可行解组成.此外,还选择了一种改进的DE算法作为搜索算法,使得进化过程具有较快的收敛性.13个标准Benchmark函数实验仿真的结果表明:ε-DE算法是目前利用DE算法解决COPs问题中效果最好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差分进化算法容易出现早熟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在趋药性差分进化算法(CDE)的基础上,通过对较优个体进行变异操作,维护了种群多样性、避免早熟;通过将较差的个体与较优个体进行杂交,提高了开采能力、加快了收敛速度.基于这两种策略,算法的开采能力与探索能力达到了平衡.用该算法解决标准函数优化问题,并将仿真结果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数值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很强的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变异策略对差分进化算法(DE)算法的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方向信息在DE变异策略的设计当中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且对于如何平衡进化速度和种群多样性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研究了个体在进化选择操作前后产生的差量信息在变异操作上的导向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进化方向的变异策略“DE/current-to-pbest/1/Gvector”.同时,为了测试我们这种新的方向信息能否提高算法的优化能力,我们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JADE)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DVDE.对CEC2005常用的12个测试函数做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DVDE的算法性能平均优于其他5个目前来说性能最好的DE算法(JADE,SaDE,CoDE,jDE,EPSDE),特别是对于单峰函数,效果更为明显.实验结果也说明进化方向的加入对于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保护种群的多样性避免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