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薇  邵恩雨  吴剑锋 《包装工程》2023,44(2):290-297
目的 从具身认知视角探索就医导视系统界面适老化设计,优化界面可用性,提升老年用户的交互体验。方法 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归纳总结具身交互特征,从功能目的、交互行为和情绪表现三个层面提炼产品界面适老化设计要素;调研老年用户就医导视系统交互过程中的使用体验与具身认知行为,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挖掘老年用户痛点,基于适老化设计要素解析得到用户具身认知需求并推出界面设计需求;结合就医导视系统设计层级,从“情境化”的功能流程、“生动化”的交互体验和“专注化”的情绪体验等方面提出基于具身认知的交互界面适老化设计策略;展开就医导视系统适老化设计实践,以验证该适老化设计方法有效性。结论 身体体验、心智模型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行为是影响认知理解的重要因素,老年用户在短期记忆、信息分析和决策力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有所退化。因此,基于具身认知视角建立的交互设计方式,为适老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国强  梁亚坤 《包装工程》2017,38(12):94-98
目的研究基于情境体验的移动室内地图交互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方法通过阐述情境体验定义及要素关系,分析其对室内地图交互设计的影响,根据室内地图的功能特点,归纳出产品的3种典型使用情境,具体分析了各典型情境中的情境影响因素。结论总结出了用户在特定情境下的关注点和需求,并提出了基于情境体验的移动室内地图产品交互设计策略,最终结合设计实践对理论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王中  高放  王曦阳  方浩 《包装工程》2018,39(24):141-145
目的 研究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度量中的有效性,为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提供新的度量方法。方法 以现有用户体验评估问卷为基础,明确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六维度,将吸引力维度作为参考序列,其他5个维度作为对比序列,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各个序列数据,建立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灰色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对比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大小排序对各个体验维度的重要性做出定量分析,确立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灰色分析流程,最后以互联网产品Tamumu用户体验度量为例,开展实验研究并进行结果验证。结论 灰色关联分析运用于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研究中,能够准确地辨别用户体验各维度的重要性,为产品用户体验设计提供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家用情境下用户使用扫地机器人的行为分析获取用户各项需求被满足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扫地机器人交互体验优化策略,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方法首先,基于桌面研究、清洁行为观察分析等方法得到家用扫地机器人APP现有功能与用户潜在需求功能,通过KANO模型对功能集进行优先层级排序;然后,对现有功能中优先级较高的进行可用性水平测试,并针对可用性不足的功能进行情境下交互行为分析,挖掘扫地机器人APP现有功能中影响交互体验的具体问题。从而形成交互体验优化策略并通过设计实践案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优化后的扫地机器人APP可用性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结论该方法可以帮助开发者科学、高效、准确地选择产品功能优化对象,并系统地获取用户在与扫地机器人交互中的不足,辅助扫地机器人交互迭代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5.
朱硕  蒋晓  唐艺涛 《包装工程》2022,43(18):136-143
目的 探究情境感知在机构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满足老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提升养老机构的资源分配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机构养老服务的持续性创新发展。方法 首先,梳理情境感知理论的发展以及情境感知服务流程,同时分析归纳出机构养老服务的现状特征和问题;其次,结合情境感知介入机构养老服务的优势及特性,将机构养老的服务情境因素划分为用户、环境、任务、资源四类,同时采用桌面调研、用户访谈等方法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基于上述四种情境因素提出设计策略,构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结论 情境感知理论应用于机构养老服务之中,强化了系统情境信息的感知能力,从多维度视角挖掘动态情境下用户的需求,主动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简化用户操作路径,提升养老服务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6.
郭昕鸣  谭征宇 《包装工程》2020,41(16):210-217
目的探索情境感知理论在O2O小程序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基于情境感知理论与KANO-AHP模型的O2O小程序设计流程,旨在定性、定量地分析用户需求,为O2O小程序的设计提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指导建议。方法以情境感知理论为基础,从用户情境、产品情境、环境情境三方面分析用户对O2O小程序功能和设计上的需求,并结合专家用户访谈对需求进行修正,得出用户需求集合;随后运用KANO模型对各项需求进行筛选与分类,构建O2O小程序的用户需求层次结构;再通过AHP法确定各项用户需求权重及重要性排序,进而提出设计策略。结论通过运用情境感知理论和KANO-AHP模型,全面、准确地分析了二十二项O2O小程序用户需求,并对综合权重位列前十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分别从产品架构、内容展示、便捷服务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和建议,为O2O小程序的设计提供重点,提高O2O小程序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陈治灸  陈洋  李倩倩  陈治町 《包装工程》2020,41(18):207-213
目的 为电动滑板车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提升电动滑板车的设计水平以及用户体验舒适度。方法 对电动滑板车用户人群进行用户体验问卷调查分析,提炼出典型用户体验要素。并基于SPSS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根据相关性大小将用户体验要素分组并根据每组特点命名,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称为公因子。计算公因子指标权重与综合模型中的系数,解释多变量的方差贡献。结果 根据分析得到电动滑板车用户体验要素特征分类及各要素权重分配,并结合用户需求分析与确定电动滑板车改进方向与要素,以此进行电动滑板车的设计。结论 对优化后的电动滑板车设计方案进行用户满意度任务测试,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验证了此方法能够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解决当前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功能分区混乱,色彩、布局、交互流程等方面都缺乏人性化研究,所导致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方法 将情境设计理论和用户体验层次模型相结合,提出构建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界面的交互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进行了需求定义和功能分析,并对系统功能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接着在“概念—原型—视觉”的情境求解过程中,设计了交互逻辑和视觉元素,提出了高效的、符合用户认知的交互设计模型;最后运用Unity3d开发引擎,对上述虚拟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开发。结论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感,也为虚拟系统界面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翁超  巩淼森  梁峭 《包装工程》2021,42(2):129-134, 142
目的针对就地热再生车辆商品化程度低、功能构建不合理等问题,从情境意识出发,探究情境视角下就地热再生车辆的创新设计策略。方法引入情境意识理论,对就地热再生车辆特征与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智能控制技术、人机交互研究与用户体验研究发展趋势,从设备转运、工程作业、用户操作、设备养护四个方面构建了就地热再生车辆的情境模型,并从完善功能结构、优化内外饰设计、提升人机舒适性、注重用户体验的角度提出基于上述情境要素的产品设计策略。结论情境意识理论的应用有助于设计者打破“功能第一”的思维局限,从更加系统、全面的视角把握设计需求,优化产品开发流程,最终实现产品功能完善、用户体验良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陈圳濠  谭浩 《包装工程》2020,41(2):50-56
目的探索流程特征在智能汽车驾驶移交任务中的应用,提升用户驾驶移交操作的安全体验。方法基于绿野仙踪方法,选取五十一位驾驶用户进行实验,以用户安全感知理论为基础,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评价基于不同流程的移交激活、速度调节、确认操作等动作对用户驾驶移交体验的影响,对关键安全感知因素进行提取分析,提出基于流程特征的移交操作设计策略。结论不同流程特征下的移交操作设计对用户的安全感知有影响,在高紧急情境中,用户对速度调节有较高的操作负担,因此在移交操作设计中需要降低它给用户带来的影响;在低紧急情境中,用户对确认操作作为操作结束点的普遍安全感知较强,因此未来在移交体验的结束节点应让用户充分理解移交过程。验证流程特征对用户体验带来的影响,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用户自助理念的医疗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军  刘倩  靳文奎 《包装工程》2017,38(18):67-71
目的论述用户自助理念下构建医疗服务系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探讨更具合理性、人性化的医疗系统服务设计,致力于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用户体验。方法运用服务设计中用户行程图的方法拆解用户就诊行为细节,论述现有医疗服务体系的不足之处,从用户行为角度出发,依靠互联网+,剖析每一类细节,设计一套更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的就医体验服务,并阐明设计的可实施性。结论用户自助式医疗服务体系能够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使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用户构建一个便捷、智能、规范、可靠、开放的自助医疗服务环境。从用户出发、以用户为中心的自助式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改善医患矛盾,提升患者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2.
张华  黄浩 《包装工程》2024,(10):106-115
目的 探究校园交通系统中影响用户体验的服务指标并运用服务设计工具进行优化。方法 借助服务设计工具将校园交通中的现存问题可视化,掌握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痛点,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研梳理近5年来中国知网中有关校园交通领域的影响因素,作为发散性设计导向。结果 以湖南工业大学校园交通系统为例,梳理出8条位于IPA象限分析图中重点改进区和低优先级区的服务指标,并利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评定,得到在具体实践中影响用户乘车体验的因素。结论 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并联合IPA模型析出得出,高校校园通勤车服务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户“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乘车体验需求,以及校园通勤车的车次规划和行驶路线。乘车前的校园通勤APP界面设计应该符合用户心理模型且能够链接校园重要信息,全方位地提高用户的乘车体验。  相似文献   

13.
刘毅 《包装工程》2019,40(2):31-38
目的通过对具体的汽车售后服务场景中用户体验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探究在服务设计中如何运用用户研究的方法和如何根据具体场景构建合理的用户研究方法论体系。方法通过在实践中运用各研究方法,验证各个方法在获取数据、洞察观点、建立设计逻辑等各个环节的作用。进而为在服务设计中,如何结合具体的服务场景合理运用用户研究方法,构建有效的研究体系提供建议。结果通过设计研究和实践验证得出在服务场景中有效的用户体验评测原则,及获取用户角色模型的推理方法。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获得在线下场景中根据场景的限制条件和需求,构建合理的方法和流程,对以后汽车售后服务系统的服务优化设计和体验设计提供良好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下医疗服务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长学  王兴宇 《包装工程》2019,40(6):128-134
目的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系统运用服务设计理论,对老龄化用户生活行为、医疗护理行为等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下医疗服务系统设计方向。方法通过视频人种学和用户访谈法等质化研究方法对老龄化用户进行定性分析,再结合服务设计思维方法,界定现有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下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创新机会点。结论基于服务—信息—产品3个系统接触点之间的关系分析,运用服务设计思维实现不同系统的跨界组合,完成服务体验图建构,提出了社区医疗护理站、健康信息软件和智能呼叫手环的设计方案,形成"医疗服务体验—信息系统交互—可穿戴式设备"的适老医疗服务设计框架,为以服务设计驱动国内社区养老模式创新提供设计学维度的思考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彭鑫媛  程诺  裴蕊  方浩  马雅  钱珊 《包装工程》2021,42(12):167-175
目的 构建移动视频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更加科学可靠地给出设计痛点和用户偏好,为提高用户留存率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法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提炼出影响移动视频平台用户体验的观测指标,构建量化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索不同潜变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最终构建一个包含交互、内容、界面和功能4个维度的移动视频平台用户体验量表,具体涉及18个相应指标.结果 交互、内容、界面和功能4个维度均对用户体验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交互维度影响最大.结论 据此改善用户使用移动视频平台的交互体验,改进提升用户体验的方法,优化移动视频平台设计,为其设计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梁惠萍  姜姗 《工业工程设计》2022,4(5):74-82, 94
目的 基于服务体验设计理念,研究医疗机构公共饮水机服务体验,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首先,进行实地调研,梳理医疗机构饮水服务体验现状并分析服务触点。其次进行用户心理及行为层面分析,根据饮水服务体验特性在SERVQUAL量表原有五个维度基础上增加有用性和整体性两个维度。再次,用李克特量表五点打分的方式进行“重要性-满意度”测量,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得出需改进维度和高频痛点,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工具展开对于用户饮水体验全流程的思考分析。最后,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为目标对医疗机构公共饮水服务体系展开服务体验设计。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饮水机共情性,饮水空间的响应性,系统的安全性三个方面的服务体验设计策略,为多种使用环境下的公共饮水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韩亮  谭明 《包装工程》2020,41(16):98-104
目的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万物互联的技术语境下,金融科技面临着创新思维与人机交互的双重挑战及机遇。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创造出一系列的新模式、新应用、新产品,对金融服务与体验质量的影响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服务设计思维视角研究金融科技的关键性因素,洞察用户体验价值,进行更为深层次的交互体验式创新与思考。方法通过服务设计方法与工具,可视化的服务蓝图、体验地图等,呈现金融产品整体服务链中的接触点及痛点,研究分析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的体验价值创新优化策略。结论提出金融科技体验价值创新的几个维度,构建出产品场景化、信息可视化、文案通俗化、体验定制化、服务全局化的优化策略,为未来精细用户分群降低物理障碍的壁垒,提供设计学层面的思考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辛欣  刘伟  贾梧  张越洲  易如 《包装工程》2019,40(2):44-49
目的通过同理心地图和深度访谈对视障群体的感知觉能力进行深入探索,利用视障群体的感知觉能力提升汽车的驾驶体验。方法根据视障群体的特征设置同理心地图任务,选取视力正常的被试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视障群体在出行中使用的感知觉能力以及遇到的痛点和产生的需求,帮助研究人员收集数据。利用同理心地图的结果设置深度访谈大纲并对视障群体进行深度访谈。结论同理心地图和深度访谈在对视障群体的用户研究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两种方法对视障群体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席涛  潘长学  徐洁漪 《包装工程》2019,40(12):129-133
目的 提出针对邮轮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策略,以用户信息旅程图、服务系统图、服务蓝图等可视化手段,展现当代邮轮信息服务系统的工作机制。方法 基于大型邮轮课题的研究现状,以用户体验模型、移动信息相关理论及服务设计为基础,问题为导向,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可用性测试方法对产品满意度进行评估,验证该设计方法对提升用户体验的有效性。结论 得出移动信息服务设计策略模型,引入服务设计思维并提出具体的设计流程,并对系统中的关键接触点给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虎  张淼  张昊 《包装工程》2023,44(14):127-135, 144
目的 以用户体验为目标,以用户行为为切入,探究视障儿童画板设计的方法与路径。方法 首先筛选目标用户,归纳其行为特质,其次进行目标用户聚类的发散与细分,展开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绘制用户画像与用户体验旅程图,分析用户行为并整理其真实需求,从中寻找设计机会点,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产品设计原则和方案。结果 结合多种用户行为研究方法洞察用户需求,输出兼顾好用与易用、安全与情感的点显式视障儿童画板设计。结论 对用户行为及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研究,使视障儿童画板的设计需求具体、过程清晰、功能多元。同时,该方法使产品设计流程更为客观和系统、设计方案更具现实价值,也可为此类特殊群体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