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用岛津TOC-5000A总有机碳分析仪分别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总碳(TC)、无机碳(IC)标准溶液,根据各自的响应值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再对未知溶液直接测定,利用线性方程读出样品中的总碳(TC)和无机碳(IC)含量,根据它们的差值即可得样品的总有机碳(TOC)含量。该方法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地表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测定浓度范围为(10-100)mg/L。  相似文献   

2.
水中总有机碳(TOC)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洁 《中国计量》2002,(6):46-46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 ,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 ,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 ,因此对水和废水的监测 ,特别是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TOC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TOC的测定一般采用燃烧法 ,此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 ,可以直接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下面针对TOC仪器的测定原理、TOC分析方法及分析的步骤进行介绍。一、TOC仪器的测定原理总有机碳(TOC)由专门的…  相似文献   

3.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分析仪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我们依据JJG 821-2005总有机碳分析仪检定规程和中国药典对药厂使用的HTY-DI1000型的TOC分析仪进行校准,并对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总有机碳TOC是衡量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指标。为了能够对污水净化处理设备的污水净化过程进行最佳的控制,总有机碳的检测数值也可以作为控制的“指示灯”来使用。除了在实验室中进行总有机碳的检测分析之外,总有机碳的在线分析检测仪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当您仔细地阅读本文之后,您就会知道这一在线检测仪由哪些部件和模块组成了。  相似文献   

5.
洪丽玉 《福建分析测试》2002,11(1):1527-1528
本文探讨了用TOC分析仪测定海水样品中溶解有机碳时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193—91),用岛津TOC—Veph按直接法测量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通过计算不确定度分量,经合成得到了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
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常见水的TO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有CODCr、CODMnBOD5、TOC等,其中TOC指标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我国目前尚未将TOC列为常规监测项目,但是TOC作为水体重要指标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采集广州地区的常见水样:珠江水、池塘水、河涌水、污水厂进水、污水厂出水各10份用岛津公司的TOC-VCPH型总有机碳分析仪来分析,通过测定样品总碳和无机碳含量,计算二者的差值可得到总有机碳的测定值;用重铬酸钾氧化法(GB11914-89)测定了常见水样的COD.讨论了TOC和COD之间的关系,求出常见水样的COD和TOC一元回归方程,数据表明TOC和COD之间存在比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TOC指标代替或者计算出COD值.  相似文献   

8.
黄雪红  薛飞 《流程工业》2013,(5):43-44,42
通过考察中药制剂产品清洁限度计算和总有机碳法的分析方法验证等方面,可以评价总有机碳法在清洁验证中的使用。总有机碳仪灵敏度高、速度快,通过制定合理的限度,可以满足清洁验证的要求。该方法计算了所有有机碳,选取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总有机碳法可以用于中药制剂的清洁验证。  相似文献   

9.
徐涛  李名兆 《工业计量》2007,17(A01):149-152
文章介绍了TOC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相关仪器的现状,包括仪器的检测原理、主要类型、使用标准、仪器型号等。同时针对仪器用户所关心的选型问题也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文章还详细介绍了目前可用于TOC检测的新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国际上最新的TOC检测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水质越来越重视了。制药行业尤其关心制药用水的有机污染物对于其产品以及生产这个产品的相关过程的有害性(例如,在产品之间的注射水及容器的清洁),从而导致迫切地需要准确地分析这些水中的有机碳。并且《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也明确要求对纯化水、注射用水要进行总有机碳的测定,并规定纯化水、注射用水TOC均不得过0.50mg/L。  相似文献   

11.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of our age is the escalating level of atmospheric CO2. Intensiv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investigate advanced porous materials, especially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POPs), as one typ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carbon capture due to their extremely high porosity, structural diversity, and physicochemical stability. This review provides a critical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recent POP research as it pertains to carbon capture. The definitions and terminologies commonly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POPs for carbon capture, including CO2 capacity, enthalpy, selectivity, and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are summarized. A detailed correlation study between the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features of POPs and their adsorption capacities is discussed, mainly focusing on the physical interactions and chemical reactions. Finally, a concise outlook for utilizing POPs for carbon capture is discussed, noting areas in which further work is needed to develop the next‐generation POP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染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经高温焙烧结合高速球磨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的结构及形貌, 测定了其相应的比表面积. 对碳纳米管冷压成形制得的电催化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 分别以活性炭、石墨、碳纳米管作为电催化阳极, 处理模拟染料废水活性艳红X-3B溶液, 实验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电极电催化稳定性较好, 经电催化氧化反应20min后, X-3B染料的降解率达到96.55%, 其电催化降解效率明显优于活性炭和石墨电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中总烃,方法简单,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4.
非石油基食品包装生物降解塑料的 研制方法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天然高分子(淀粉、纤维素、甲壳素等)制作的非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具有显著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现代高分子设计方法使科研人员摆脱了开发新聚合物时所需的大量实验工作,寻找到了一条合成改性的新捷径,从而加快了获得新聚合物的速度.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技术、绿色合成技术和低成本技术是进一步发展非石油基食品包装生物降解塑料的三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的研究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马靓 《包装工程》2010,31(3):119-123,127
介绍了聚乳酸的性能及合成、改性方法,总结了聚乳酸在国内外的工业化生产状况和其在包装领域的主要应用和研究进展,并为后续的研究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孔径为200nm的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制备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聚己内酯(PCL)的纳米管、线及其阵列结构。SEM和TEM测试结果表明:熔融法在120℃和140℃都能制得整齐的纳米管阵列结构,管径均匀,约300nm。在溶液法中,5%浓度的溶液制得了杂乱的纳米管,而10%浓度的溶液制得的是纳米线阵列,直径在200nm左右。  相似文献   

17.
微库仑法测定液体二氧化碳中总硫和二氧化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8.
以磷酸、B4C、SiC和Al2O3粉料为原料, 采用一种新颖的水热法对炭/炭(C/C)复合材料基体进行了抗氧化改性. 重点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对改性试样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后试样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经过水热改性处理, 炭/炭复合材料表面缺陷被玻璃相B2O3、HPO3和微晶Al(PO3)3所组成的涂层所覆盖, 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 抗氧化性能在120~200℃范围内随着水热改性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在200℃水热改性后的炭/炭复合材料在700℃的空气中氧化10h后的质量损失仅为2.31%.  相似文献   

19.
炭黑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所使用的原料、燃烧裂解方法等工艺条件密切相关,文中以工业丙烷为燃料,通过不完全的方法制备了尺寸很小、纯度很高的优质炭黑,并通过TEM、XRD等手段对其粒径、形貌、吸油值、pH值等主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变丙烷与空气/氧气的比例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结构的产品,该比例对炭黑pH值的影响不大,以氧气为原料的炭黑pH值明显低于以空气为原料的炭黑pH值。  相似文献   

20.
电化学改性PAN基碳纤维表面及其机理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表面处理是高性能碳纤维制备的重要环节之一.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方法, 研究了改性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表面状态, 探讨了电化学氧化法对碳纤维表面的改性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在电化学的化学刻蚀作用下, 碳纤维表面薄弱外层被去除, 表面原有沟槽加宽加深, 表面粗糙度增大了1倍多;在电化学的化学氧化作用下, 碳纤维表面的活性官能团增多, (O1s+N1s)/C1s提高了9.7%. 并提出了电化学氧化同时改善了碳纤维的表面物理状态和表面化学状态的 “物化双效”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