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仕鉴  张德寅  沈诚仪  卢杨 《包装工程》2022,43(24):8-19, 56
目的 对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 以文化产业的深层内涵与价值为基础,从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衍进逻辑、文化产业数字化构成维度、文化产业数字化新发展路径、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新模式及文化产业数字化面临的挑战等层面,对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如何数字化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 构建了“进化方式层+激活媒介层+重塑服务层+开拓业态层”的创新模式,阐述了文化产业“数智重构、繁荣共生、美美与共”的数字化发展路径。结论 社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更迭,推动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衍进。产业数字化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升维与价值增殖,促进文化产业良性持续发展,实现产业联动融合与共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业共性技术分类模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深入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的定义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共享性、重要性、公益性三个维度对产业共性技术进行了分类研究,运用三维结构模型和矩阵模型对产业共性技术进行了直观描述,给出了对产业共性技术进行分类的综合评分方法,对产业共性技术进行了区间划分,为政府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孙虎  李薇  武月琴 《包装工程》2019,40(24):272-277
目的通过对2009—2018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工业设计相关内容做共词可视化分析,以期对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热点进行全面认知,为深层次研究工业设计产业提供参考。方法以2009—2018年《人民日报》刊登的工业设计产业294篇报道为数据样本,通过NoteExpress和Tableau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梳理近10年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现状、脉络及前沿趋势。结论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呈现东高西低发展不均衡的特征。目前设计产业发展主要涉及地区建设、设计展览与论坛等10项内容,以广东省为例分析近10年工业设计产业的演进过程,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将逐步从自发性发展过渡到自觉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当下人工智能对设计流程和设计师的影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对设计行业的影响趋势。方法 使用VOSviewer工具和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应用”的文献进行详细的可视化和聚类分析,深入探讨文献中的核心观点和案例。结果 基于四个主要聚类(AI+技术应用、AI+设计流程、AI+创意协作、AI+影响反思)来展开讨论。特别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的影响,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促进设计创新和提升设计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设计师的传统角色及设计原创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并重新定义需求。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整合进设计流程,促进设计创新,更加关注人工智能的原创性、责任边界问题,探讨人工智能与设计师合作的新模式。结论 通过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应用的全面综述,为未来设计创新与人工智能融合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任丽莎  孙哲 《包装工程》2023,44(20):362-371, 413
目的 工业设计奖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设计竞争力最直观的指标。红星奖自2006年设立以来,是中国早期最具权威性的设计奖项之一。旨在梳理红星奖与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关联,以期从阶段、路径、趋势多个维度探究“设计”之于当下的价值。方法 研究系统地梳理红星奖奖项在十五年间评审标准变迁,量化分析获奖作品的特点及设计热点演变。结论 与国际相关设计奖项开展对比,红星奖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创新、功能、物理属性、品质、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和商业价值七个方面。其历年获奖产品反映出中国设计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三块城市集群快速发展的态势,设计产业发展更为包容,从专业设备走向民用的趋势也十分显著。研究总结提出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四个关键阶段以及划分方式,凝练各个阶段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徐骥  李顽强 《包装工程》2023,44(14):21-31, 40
目的 基于广东省与江苏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实践现状,以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竞争力,提出未来发展应对对策。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桌面研究与访谈法等,从政策、经济两个维度对广东省与江苏省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实施调研、数据收集;借助比较法,比较了两省出台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内容的共性与异性,还比较了两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经济GDP指数、产业结构与产业基础。结论 结合两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经济现状,提出了相应策略:在政策层面,引导企业科学理解并采纳设计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发展战略,注重打造“设计+”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各类平台的服务作用;在经济层面,应聚焦工业设计为产业集群赋能,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将原创力、设计力和创新驱动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打造新的服务和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突发事件具有多发、频发的特点,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于突发事件中应急产品进行相关研究,有助于厘清我国应急产业和产品的现状,预测后续的设计研发趋势,以便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方法基于概念辨析和范围界定的基础,对国外文献研究借助WebofScience数据库进行收集和梳理,运用Histcite软件分析出文献间的相互脉络,定位近年热度文献,提炼研究热点方向。国内研究采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内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国内相关研究的领域侧重点。结论国内应急产业起步晚,技术含量低,应急管理、产业规划和产品研发体系均不够完善,但科技+互联网的助力有望大幅度提升应急产品体系,并基于现有问题针对政府和企业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钟韬  方海  张立 《包装工程》2020,41(4):96-102
目的汽车声音景观是在驾驶过程中能够被感知、并可以与之交互的声音信息环境的集合,本文研究汽车声音景观中汽车声音交互设计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组织符号学方法,将复杂的汽车声音系统视为一个组织进行分析和梳理,以看清整个组织结构形态、内部关系和核心目标价值。提出汽车声音交互设计的组织洋葱模型,从技术层、正式层和社会层对汽车声音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结论通过一个汽车声音交互设计需求提取案例,应用组织洋葱模型,从定义利益相关者到评估框架,即分析三个层级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之后定义角色及使用场景,以及提取最后的声音交互设计需求,初步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为汽车声音交互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9.
胡飞  叶震宽 《包装工程》2022,43(10):54-65, 79
目的 厘清信息设计的发展脉络,探究研究重点与核心方法。方法 以信息设计定义中的共现概念为基础,梳理学科发展脉络,通过区分研究目的、对象,以及要素的基础性与衍生性关系,构建信息设计的狭义概念,并从设计流程、方法属性和信息加工3个维度进行分类,利用力导图对分类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论 信息设计概念的内涵是信息的高层次转化,外延是信息架构与可视化。信息设计方法主要来自制图学、平面设计和认知科学领域,以在交付阶段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进行可视化为研究重点,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信息预测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交互设计方法的分类及可视化视角出发,探索交互设计方法在设计流程、研究范式与概念关注点上的态势,探讨未来交互设计方法可能的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梳理交互设计的发展脉络与技术、行为、社会三种定义视角,以交互设计经典定义的概念关注点比较分析作为研究基点,选取九十三种交互设计常用方法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分类可视化方法,从“双钻设计程序模型”设计流程、“量化-质化”研究范式和交互设计UACM(用户-行为-语境-媒介)概念要素三个维度进行单维度分析、双维度比较与多维度综合。结果探讨交互设计方法可能的发展趋势。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三个结论,即交互设计的概念要素将逐渐完善;交互方式的创造方法将逐渐多元;交互设计方法更适用于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1.
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此次变革的特征和要求,并总结分析了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世界航空工业的技术现状,以及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相关技术对航空工业产生的影响,我国航空工业在变革中标准顶层体系架构需要开展的工作.指出当今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技术水平应处在工业3.X的水平,我国航空工业处在工业2.X的水平,并对当前航空工业在变革中的发展给出了一些行动思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芳  陆长德 《包装工程》2006,27(1):179-181,192
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工业设计的论点,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重新界定艺术的含义、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化解我国工业设计存在的难题、马克思主义为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指明方向的几个方面对论点进行了论述,结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业设计相结合,不但能够指导我国工业设计的健康发展,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文中试图为我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建提供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明 《包装工程》2016,37(16):125-128
目的从"中国样式"到"中国方式"的定义及相关文化概念的演进进行系统梳理,将"中国方式"的概念融入设计学的范畴。方法从样式以及中国古代样式的概念出发,运用对比,艺术学概念引入设计学范畴的方法。结论设计属于文化的范畴,只有正确把握文化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关系,才能看到设计全球化与设计本土化之间的辩证属性。在设计领域应当进一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创新,而不是传统文化和新中式元素的简单叠加,要以中国方式为支点,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新的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贾锐  胡玉康 《包装工程》2019,40(4):111-116
目的用数学语言精确表达"竹"字发展过程中的形体结构,并提取其拓扑结构。方法利用拓扑学的严密性分析"竹"字的形体结构演变规律,并单纯剖分其形体结构,提取"竹"字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结构。结论讨论了"竹"字拓扑结构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用拓扑学方法分析了象形字的形体演变过程,提取了其保持不变的结构,即拓扑结构,并对造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荆伟 《包装工程》2021,42(16):79-84, 93
目的 当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刻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逐步渗入到设计产业领域,产生颠覆传统业态的新样态,探索研究人工智能对当下设计产业发展的价值引导与融合创新.方法 智能互联时代的设计模式、专业属性和产业发展将超越固有的形态和承载媒介,呈现出数字化、定制化、模式化、系统化与个性化等样态.本文针对人工智能的独有特点和设计产业链造物模式的创新,厘清设计产业架构面对智能时代优化升级的路径;设计从业者的程序化工作内容逐渐被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所取代,也迫使设计师进一步拓展创意维度,参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学习,深化交叉学科的专业融合.结论 通过人工智能对创意思维、设计创作、设计专业属性和学科融合的有效促进,充分论证了针对人工智能优势的合理开发,能够促进设计产业模式创新升级,对设计产业的发展理念、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技能培养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发展预见.  相似文献   

16.
林霜  黄若涵 《包装工程》2023,44(12):321-327, 331
目的 设计产业价值网模式为设计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明确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内涵、要素和运行特征,为研究和实践设计产业价值挖掘和拓展提供理论参考;探索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共创机制,为设计驱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互利共赢提供有效思路。方法 从经济学价值网的视角出发,剖析和总结不同时期设计价值的形成与发展模式,厘清设计产业价值网形成的内外价值网络结构和主体构成要素,并分析各要素在价值网内部参与价值创造的具体任务,总结设计产业价值网的运行特征,进而探索设计产业价值共创机制。结论 设计产业从价值链向价值网演进是智能互联时代的必然趋势,价值共创是设计产业价值网发展的最终目标。群智设计、平台赋能和资源整合的运行特征决定了设计产业价值网群智创新、交互反馈和价值创造的共创机制,调节和保证了内外部价值网络中多要素、多节点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17.
季铁  闵晓蕾  何人可 《包装工程》2019,40(14):45-57
目的 面向2035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通过分析文化科技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预测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趋势,提出设计参与、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思路与技术路径。方法 根据“文化生态—科技支撑—服务创新—设计参与”的研究目标,以文化产业生态研究为基础,按照“内容—工具—场景—资本”的框架,分析、整理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的核心技术与创新模式,提出“人—产品—产业—创新生态”构建过程中的设计参与方法。结论 在“文化经济4.0”的语境下,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关联越来越紧密,面临着泛在生存、万物互联、脑机融合、跨业融合等大的变革和发展趋势。设计的参与应该在“人、社会、文化、科技、服务、产业”六要素之间的融合与协作中,驱动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