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包埋肉桂精油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肉桂精油微胶囊.探讨了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均质时间、均质温度、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出风温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经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均质时间180 s,芯壁比1:4,固形物含量30%,均质温度50℃.肉桂精油最佳微胶囊化的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98℃,出风口温度100℃,进料速度55 mL/min.所获得的肉桂精油微胶囊产品中精油的含量为92.76%.  相似文献   

2.
黄芳丽 《中国油脂》2021,46(12):88-94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蒜头果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固形物含量、乳化剂添加量、壁材比、芯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量对蒜头果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蒜头果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体外模拟消化等对蒜头果油微胶囊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蒜头果油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1%、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4∶ 3、芯壁比1∶ 4、固形物含量16%、进风温度160 ℃、进料量4 mL/min,在最佳条件下蒜头果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76.92%;蒜头果油微胶囊呈较光滑球形,其结构完整、粒径均一,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热稳定性、分散性;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微胶囊芯材几乎完全释放。蒜头果油微胶囊化有利于保护蒜头果油的有效成分,提高其消化吸收效果,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肉桂醛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阿拉伯树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肉桂醛的工艺条件 .探讨了壁材组成、乳化剂用量、固形物质量分数、芯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喷射压力等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经过正交试验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最佳质量配比为 1∶1,蒸馏单甘酯的用量为 0 .4 g/dL ,固形物质量分数为 4 0 % ,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 1mL∶10 g ,肉桂醛微胶囊化的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 2 2 5℃ ,进料流量 2 10mL/h ,喷射压力0 .18MPa .实验还表明 ,肉桂醛微胶囊产品有一定的缓释抑菌效果 .  相似文献   

4.
邓红  李宁  曹立强 《中国油脂》2014,39(3):33-36
研究了不同壁材及壁材配比、固形物含量和芯材载量对文冠果种仁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文冠果种仁油微胶囊产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油的微胶囊化最佳配方为:壁材为明胶+蔗糖,二者质量比1∶5,固形物含量20%,芯材载量35%;喷雾干燥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0℃,进料流量650 mL/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文冠果种仁油微胶囊产品感官品质较好,在保持低水分含量(仅为2.49%)的同时,兼具良好的溶解度和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维生素B_2微胶囊,研究了壁芯比、壁材浓度、进风温度、进料流速四因素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比为10:1、壁材浓度为20%、进风温度为170℃、进料流速为3 mL/min,该条件下维生素B_2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6.12%。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化率,降低南极磷虾油微囊化利用成本,以酪蛋白酸钠、明胶、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南极磷虾油进行微胶囊化包埋,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优化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化后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酸钠质量分数为24.55%、明胶质量分数为4.86%、芯壁质量比为0.33,麦芽糊精质量分数为45.60%,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3.79%。微胶囊水分含量2.31%±0.12%,吸湿性强,灰分含量为2.04% ± 0.14%,微胶囊粒径集中在14.8~26.7 μm。响应面法预测各因素对南极磷虾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大小关系为:芯壁质量比>明胶>酪蛋白酸钠。机械强度试验表明,在不同的pH环境和离心时间条件下,微胶囊中南极磷虾油释放率小于0.3%,微胶囊结构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7.
硫酸亚铁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乳粉氧化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胶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硫酸亚铁进行微胶囊化,同时将制备的硫酸亚铁微胶囊添加全脂乳粉中.进行氧化作用试验.壁材质量分数为4%,壁材与芯材比例为10:1时,铁的包埋效果最好,包埋率达89%,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为170℃,进料流量为4 mL/min.90 d贮藏试验表明,微胶囊铁强化的乳粉中脂肪酸败速度较低,乳粉氧化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莲固体废弃物中多酚类物质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保护莲固体废弃物多酚类物质活性成分免受破坏,增强多酚稳定性。以莲固体废弃物多酚类物质微胶囊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和响应面实验,优选多酚类物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多酚微胶囊化的最佳壁材配方为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为3:1,芯壁比为1:5,单甘酯添加量为0.10%。多酚类物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最优条件为:进料固形物含量16%,进料速度280 mL/h,进风温度为185 ℃,出风温度80 ℃。在此条件下,得到莲固体废弃物多酚微胶囊包埋率为94.12%+0.37%,微胶囊包埋效果较优,为多酚类物质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phthalate,HPMCP)为壁材,金花茶多酚原液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金花茶多酚微胶囊,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金花茶多酚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00℃,进料速度6.4 mL/min,芯壁材质量比为2∶1,总固形物含量为2%。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金花茶多酚微胶囊颗粒完整、分散性好、稳定性强,在胃肠道中具有良好的缓释功效,抗氧化性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研究和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番茄红素粉末的工艺及技术,结果表明,在天然番茄红素微胶囊的生产过程中,制造微胶囊型番茄红素的壁材最佳组合为:以阿拉伯胶和糊精以1∶1的质量比混合作为壁材,原料固形物含量为20%,芯材和壁材的适宜比例为1∶6;高压均质可有效地提高天然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效率和微胶囊化产率,其最佳均质压力为30MPa;最佳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90℃、出风温度65~75℃、进料量为4.0mL/min、进风压力为0.15MPa。  相似文献   

11.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枸杞油为芯材、亚麻籽胶为壁材的微胶囊,并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原料配方为:壁材与芯材的比例为(m:m)2:3;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70℃,雾化器转速24000r/min,进料速度为46.21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枸杞油的微胶囊化效率为93.29%,含油率为45.62%。  相似文献   

12.
以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为芯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甾醇酯葛根素复合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壁材比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配比6∶4(g/g)、乳化剂用量0.7%(质量分数)、固形物含量20%(质量分数)、芯壁比0.25∶1(g/g)、壁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比5∶5(g/g)、进风温度180 ℃、出风温度75 ℃、均质压力2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微胶囊中植物甾醇酯的包埋率为89.04%,葛根素包埋率为80.15%,产品为乳白色、细小均匀的粉末,气味纯正,密度0.568 g/mL,溶解率95.11%,水分含量3.57%,贮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葛根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复合乳化剂配比、乳化剂添加量、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质量比、壁芯比和固形物含量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考察进风温度、进料量、均质时间对葛根素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质量比4:6(g/g),乳化剂添加量为1.6%,壁材(β-环糊精:阿拉伯胶)比为5:3(g/g),壁芯比为1:0.15(g/g),固形物含量15%,进口温度160 ℃,进料量为4 mL/min,均质时间为6 min,此条件下的葛根素微胶囊包埋率为91.16%,微胶囊产品为乳白色粉末、细腻均匀无异味,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微胶囊呈较光滑球形,粒径约为15~25 μm,水分含量为2.83%,堆积密度为0.55 g/cm3,休止角为33.60°。因此,最佳制备条件下的微胶囊产品品质较优,有利于贮藏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溶解性,能够为葛根素微胶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用亚麻籽胶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亚麻油进行微胶囊化。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制备亚麻油微胶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雾化器转速24000r/min,进料速度50.41mL/min;最佳微胶囊配方为:壁材与芯材比2:3(m/m)。在此工艺条件下,亚麻油的微胶囊化效率为95.32%,含油率59.48%。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白术挥发油的氧化,扩大白术挥发油的用途,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白术挥发油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考察了芯壁比、乳化条件、进风温度、进料速度等因素对白术挥发油微胶囊化工艺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白术挥发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为:进风温度175 ℃,进料速度640 L/h,乳化剂用量5%,芯壁比0.32,明胶含量21.13%,固形物含量29.51%,HLB值为13.53。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可制得高质量高包埋率的白术挥发油微胶囊产品,包埋率达88.3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喷雾干燥技术,以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明胶等为壁材,对苦荞黄酮进行微胶囊化.结果表明:选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1:1)、明胶(1%)、单甘酯(0.3%)作为苦荞黄酮微胶囊的壁材,可以达到较好的微胶囊效果,并确定芯材与壁材最佳配比为0.1g/g;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料固形物浓度为20%,最佳进风温度为180℃,均质压力为30 MPa,产品微胶囊得率及微胶囊化率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对番荔枝子油微胶囊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番荔枝子油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番荔枝子油微胶囊化工艺,确定了番荔枝子油微胶囊化工艺最佳条件:单甘酯添加量为1.6%,壁材与芯材比为2.0:1,进风温度为200℃,进料速度为4.0 mL/min。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鱼油微粉的制备工艺以及初探其稳定性,本文以鱼粉加工副产物富集所得鱼油为原料,筛选复合壁材,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鱼油微粉的工艺条件,考察芯壁比、固形物浓度、乳化温度、进风温度、喷雾压力、进料流量等因素对鱼油微胶囊效果的影响,并测定鱼油微粉的微观结构、溶解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壁材选择阿拉伯胶/β-环糊精/玉米糖浆(质量比2:1:6)效果较好,微粉制备的最适工艺参数为:芯壁比32%、固形物浓度25%、乳化温度52 ℃、进风温度206 ℃、喷雾压力35 MPa、进料流量300 mL/h,此条件下制得的鱼油微粉包埋率达92.66%。微粉颗粒表面光滑,无破裂或孔洞,且水溶性好。鱼油微粉的贮藏稳定性显著高于未微胶囊化的鱼油(P<0.05),且添加抗氧化剂的微胶囊鱼油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阿拉伯树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肉桂醛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壁材组成、乳化剂用量、固形物浓度、芯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喷射压力等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经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肉桂醛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阿拉伯树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化肉桂醛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壁材组成、乳化剂用量、固形物浓度,芯壁化,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喷射压力等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经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