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NCEP Final Analysis(FNL)1×1的格点资料,对2018年6月中旬发生在江西南部先后出现的3次暴雨天气过程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影响系统、物理量、Doppler雷达、天气实况及Necp再分析资料等进行暴雨诊断。结果表明:6月中旬江西南部暴雨过程集中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多个大气环流系统和物理量的组合性异常所致。通过雷达在暴雨预报中能体现较高的指示性和预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业务数值预报模式和FNL再分析资料等,从大气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场和热力场特征等多个方面分析了2020-07-09发生在江西中部的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给出了数值模式预报在此次暴雨过程中预报偏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指出预报中应重点关注全球模式调整趋势及中尺度区域模式中对流区域的预报,为天气预报员对此类特大暴雨过程的预报和订正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做好特大暴雨的预报预警工作,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天气图、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等,对2023-05-05—2023-05-06江西省抚州市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抚州市200 hPa急流辐散区,500 hPa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巴尔喀什湖切断低涡内分裂小槽东移为特大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85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静止锋、中尺度辐合中心是此次特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中低层西南低涡稳定少动,东部850和925 hPa有低空和超低空西南风急流稳定维持,是产生此次特大暴雨的关键因素;赣东地区850 hPa比湿达15 g/kg,假相当位温达346 K,平均对流有效位能大值区中心值达1 250 J/kg,为此次特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是由多个对流云团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造成的,武夷山西麓迎风坡地形对暴雨增幅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江西抚州特大暴雨预报预警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CF数值预报产品,对发生在呼和浩特市2022-03-13/14强沙尘暴过程进行天气系统演变、物理量特征等分析。结果表明:1)200 hPa高空急流动量下传、500 hPa长波槽携带强冷空气东移,配合700和850 hPa辐合切变,且温度场、高度场反位相叠加、地面蒙古气旋强烈发展,是此次大风、沙尘暴天气爆发的主要影响系统和环流形势;2)呼和浩特市假相当位温线与地面近乎垂直,整层为中性温度层结,大气不稳定,有利于沙尘吹起,形成沙尘暴;3)前期气候晴热干燥少雨,加之春季地表植被稀少,内蒙古西部多沙漠,为沙尘暴爆发创造了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2008-07大兴安岭出现了2次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局地暴雨洪涝灾害,本文对2008-07的2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运用了天气图、卫星云图和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区域性大(暴)雨产生的环流形势、基本物理量条件等,得出了对预报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NCEP fnl再分析资料对2000—2020年永州地区所有暴雨过程进行了环境场关键物理量提取,在获取物理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型暴雨过程的环境场差异,提出预报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各相关物理量在暴雨过程中基本呈现发生前和发生时较大,发生后减弱的变化趋势;热带低值系统型暴雨的各物理量均值与低涡冷槽型和暖倒槽锋生型暴雨存在较大差异,而暖倒槽锋生型暴雨的各物理量均值普遍低于其他类型;低涡冷槽型的各物理量分布更为集中,暖倒槽锋生型和热带低值系统分布相对离散;不同类型的天气形势下,低层水汽通量散度、比湿、散度阈值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2021-07-20郑州遭遇了极端暴雨天气,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文章利用洛阳S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强降水回波和逆风区的持续存在,是造成郑州极端降水的重要因素;低质心结构、差分反射率因子柱和差分传播相移率柱均在融化层高度以下,表明郑州极端降水时段以液态降水为主,强降水中心扁椭球形大雨滴数浓度高,近地面降水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使用常规天气图、NCEP1×1°的再分析资料,针对2010年5月13日和5月21日江西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场、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其共同点是高纬度冷空气以短波槽形式频繁南下,提供了暴雨发生的环境背景条件;低涡切变东移和辐合区的持续存在是提供动力抬升的有利条件;西南急流和中低层强大的水汽通量以及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2次暴雨的不同点是在暴雨发展过程中,低涡切变等影响系统的位置、螺旋度的强度以及其它物理量,决定着暴雨的降水强度;5月13日大暴雨过程中各项物理量指标均比5月21日大暴雨过程强而典型,但降水量却小于5月21日,表明锋前暖区中强对流性降水是产生大暴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湖南省2009-07-24~27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模拟结果为:暴雨中心位置以及雨强与实况基本一致,但降水范围较实际偏大。诊断分析WRF模式输出的物理量发现:强降水落区与假相当位温最大值区相对应;涡度(散度)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结合NCEP分析场、分析能量场和水汽条件,假相当位温高值区和水汽通量散度最大辐合中心与暴雨的落区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WRF中尺度模式和NCEP分析场对这场连续暴雨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赣东北汛期致洪暴雨多发、突发、灾害重且形势多变的特点,从降水特征、天气形势分型、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形态、雨强指标选取等方面,采用数理统计、天气学分析和图像识别等方法,对2008—2018年赣东北致洪暴雨的天气分型和雷达拼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以有效监测赣东北致洪暴雨过程,从而提前发布洪水预警消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2019年6月9日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应用。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槽、850 hpa切变线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K指数处在36~40中心内,沙氏指数处在负中心附近负数区负2线内,分析发现以上3个条件可以作为今后大暴雨天气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时空分布、天气成因、物理量诊断、副高活动和地形作用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忻州市建国后的暴雨及灾害特征,指出暴雨具有范围小、雨时短、强度大、时空分布不均、灾害严重等特点.同时,暴雨也是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充沛的水汽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等最根本物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降水过程往往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和WRV3.6模式对2014-07-17~2014-07-18大兴安岭东部地区1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降水强度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天气概况,文章分别设计4个参数方案进行了高空降温强迫模拟试验,同时对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温度变化对降水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为能够更深入地分析机理找到暴雨天气系统的触发和生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监测预警铜鼓大暴雨天气,了解大暴雨中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文章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等原理对2021-08-25铜鼓大暴雨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资料来源、天气实况、闪电分布和天气背景;并对辐合线回波特征和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以期为铜鼓大暴雨天气的短临预报提供识别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0.25°×0.25°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等探测资料,对2021-05-08和2021-05-09发生在福建漳州的连续2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场、环境物理场和对流单体结构特征做了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受低层暖湿气流和中层干冷空气侵入影响,8-9日午后环境位势不稳定度增加,地面辐合线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探空层结具备发生冰雹和雷雨大风的有利条件。8日由于湿度层扩展得不够深厚,且对流风暴移动速度快,没有形成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9日垂直上升运动贯穿整个对流层,湿层也更为深厚,因此冰雹和雷雨大风强度更强,并出现局地暴雨天气,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多种资料对福建省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降雨特点、环流背景和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时间大范围的暴雨需要稳定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抬升条件和水汽供给,不稳定的能量和层结条件是使其持续发展的内因,不同形式的回波列车效应是造成强降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做好大暴雨的预报预警工作,文章使用FNL 1°×1°,MICAPS、加密自动气象站、雷达回波等多种观测资料,对2020-07-02鹰潭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气象925 hPa的高比湿区和地面辐合线极有利于鹰潭出现对流性暴雨;良好的水汽输送和聚集,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形成的深厚上升运动,低层强烈的对流不稳定,为鹰潭出现对流性大暴雨提供了良好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2)强降水位置与地面冷出流的位置对应较好,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冷出流与环境风形成的地面辐合线及地面暖区的前侧。3)大暴雨主要受多块强回波系统持续影响,回波在鹰潭都有明显的发展加强,主要是由于冷出流形成的偏北气流、环境西南气流以及东部走廊形成的偏东盛行风向在鹰潭持续维持。上述结果为鹰潭大暴雨的预报预警服务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暴雨过程的定义,并利用2008—2017年汛期(4—9月)湖北省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对暴雨过程进行了分类;同时对90个鄂西南地区暴雨过程的持续时间、过程降水量、短时强降水的频数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以及极端强降水特征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分析结果以期进一步揭示鄂西南地区强降水规律性,为鄂西南地区暴雨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细网格预报产品和多普勒雷达探测产品,针对2020年8月18日—19日沈阳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共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对流性降水,其中水汽和热力条件均满足辽宁暴雨预报的阈值,且存在一定的垂直风切变,降水量达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第...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造成湘潭市2006年7月16日大暴雨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主要物理量场、单站要素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暴雨由西南急流输送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而产生。对今后的暴雨预报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