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数字技术推进国土空间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国土空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使命。文章探讨了“数字国土空间”的概念,基于广州市数字国土空间建设实践,提出了“三全五化”的数字国土空间建设理念和总体框架,并阐述了筑牢空间底座、开展业务数字化治理、建立配套的制度和标准、开展数字国土空间应用的数字国土空间构建方法,以期为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向乡村地域延伸与渗透,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组织方式及结构。乡村国土空间治理的对象、主体、技术都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发生了转变。在梳理数字技术介入下乡村发展转型的物质空间特征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数字化转型下的乡村国土空间治理主体关系,从乡村数字治理的空间底座框架及其关键技术体系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乡村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国土空间数字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空间管控工作重视国土资源多元价值属性的统筹平衡,是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和实现高水平治理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在解析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管控制度的基础上,对“空间冲突”现象进行溯源,并从“部门博弈”视角对国土“空间冲突”进行模拟分析与实证,发现“空间冲突”实质是各类规划部门针对国土空间资源发展权利进行非合作博弈。其次,进一步分析“人地耦合”与“空间融合”内在关联,并提出基于“空间融合”思路的空间管控优化解释框架与规划应对路径,为各类规划部门明确事权提供指引,促使各类规划部门由博弈走向协作。最后,从逻辑认知、方法转换、范式演进3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国土空间管控工作更好地融入新型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面向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的新要求,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具体内涵进行解析,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基本立足点是整体治理,关键聚焦点是动态反馈,重要驱动力是数字赋能,核心价值观是共建共治共享。在此基础上,提出“12345”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总体框架,并围绕业务牵引、场景驱动、数字赋能探讨面向数字化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路径,以期加快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张耘逸  罗亚 《规划师》2021,37(20):60-65
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定义与关键环节、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的趋势与路径,分析了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逻辑;其次,基于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领域的信息化实践,提出了包含数字赋能、平台支撑,规划引领、全程智治,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共治3个层次的规划引领数字国土空间全程智治的信息化总体框架;最后,提出国土空间治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大工程",需要多元治理主体共建行业新生态,共同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给城乡规划学科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城乡规划学科发展进入“空间+”阶段的背景下,文章剖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全尺度精准统一、全要素空间统筹和全过程动态管理的新特征,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尺度维度、时间维度、知识维度和技术维度特征,研究了以“空间+”为核心的学科思维能力和技术能力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应以“空间+”为核心,实现空间线与技术线和知识线的统一,并注重应对对象与目标上的物理空间+数字空间、规划与设计上的全尺度+全过程、技术与方法上的数字化+智能化三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详细规划作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规划管控的重要载体。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对象、方法与路径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文章在2023年《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43号)的基础上,梳理新时期详细规划的作用与任务,从武汉市详细规划发展演变的阶段着手,探讨详细规划在上下传导、横向互动、多元协同等方面的编制新思路,突出详细规划注重功能传导、全域全周期、实施治理、技术创新的四个特点与经验,为强化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及空间治理创新性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亟需大规模、系统性、长期性、创新性的转变,构筑全方位、系统性的安全防线,以把握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权。文章基于国际气候变化适应进展前沿,归纳提出气候变化下我国国土空间治理工作面临的思维性、实践性、制度性三大挑战,进而引入“变革性适应”的概念,从适应目标、适应模式、适应策略、适应手段和适应机制5个方面展开内涵阐释,并提出变革性适应视角下国土空间治理的提升策略,即全面构筑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系统优化适应气候变化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传导路径、协同响应适应气候变化的城乡气象阈值场景矩阵,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空间支撑。  相似文献   

9.
谭宇文  张翔 《规划师》2022,(8):18-25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新时期,传统以增量扩张为导向的空间治理思维难以适应存量优化的新要求,亟待探索以调整重构为导向的国土空间治理逻辑与规划方法。文章以“三调”为基础,分析、总结了以佛山市为代表的珠三角城镇密集地区的用地特征及问题成因,并基于佛山市“市—区”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探索,从规划调控、机制构建和行动实施3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高效配置与利用框架,强调在规划调控方面突出定底线、调格局、优配置三项编制内容,在机制构建方面探索流量增效、传导优化、实施评估三大制度,在行动实施方面聚焦存量用地盘活、国土整治修复两大事项,整体形成格局引导、政策集成和动态实施三大合力,以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效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安全韧性的构建一直是稳定及完善城市人居系统的基础,也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前提和目标。数字及信息技术在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变革、推动社会战与机遇。文章在对社会的挑战,分析对应的城市韧性构建重点以及措施的变化,并结合城市发展趋势的新特点,提出面对智慧社会下的城市安全挑战,应强化国土空间智慧治理能力,将以人为中心的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目标,加强理论、技术方法、设施服务体系与保障体系的构建,完善国土空间智慧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针对我国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绝大部分空间形态,都出台了有关法律法规,形成了部门分治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衡的国土空间管制状态。此种状态在保障支撑国家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因管制制度自身的分散与割裂,产生了一系列空间冲突和治理矛盾,难以有效解决国土空间上无序发展、功能错配、效率低下、公地悲剧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不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模式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的回顾及总结,结合国家空间治理改革的新要求,提出新时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要以山、水、林、田、湖、海等自然资源要素,重要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等为对象,着重建设法律法规保障、国土空间规划、行政管理运行以及国土综合治理四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2.
谢英挺  吴宇翔  魏立军 《城市规划》2021,45(6):46-51,116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服务于空间治理的目标,因而规划编制的技术逻辑要与空间治理的行政逻辑相契合.以此为理论建构,首先从空间规划体系传导和地方空间治理需求的角度,分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效用特征,提出规划编制理念和范式转变的必要性.然后从空间治理的视角,阐述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策略,主要是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及工作机制创新,以及对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规划统筹.最后探讨市级总规的管控方式、传导机制和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综合应用生态思维与规划思维的专项规划。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需要强化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以武汉市为例,探讨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体系构建思路和规划统筹模式,按照以市级规划带动县(区)级规划、以全域规划统筹要素规划、以专项规划指导详细规划的总体思路,构建“2+2+2”的“规划—设计—治理”一体化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体系,在市级层面做好规划层级与规划类型、规划传导与部门协同、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的统筹协调,从而真正提升国土空间系统的治理水平和更好地发挥国土空间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用途管制准入体系仍存在要素与分区管制脱节、用地审批“放权”未全覆盖、管制刚性与弹性难以平衡、分区管制事权划分不清等问题,已无法适应国家简政放权和新时代系统管理的需要。文章在明晰用途管制分区准入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准入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分区管制视域下探讨准入方式和事权管理办法,构建差异性陆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准入体系,即统一划分管制分区体系、构建分区事权分级系统、探索差异化准入管制方式和完善准入内外监管机制。如此,促使管制部门既“放得下权力”又“抓得住重点”,推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以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浦东新区经过3?年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赋予各项重任,自身也面临着资源紧约束及发展不平衡的双重挑战。在中央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政策背景下,浦东新区通过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领转型,落实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目标。在对浦东新区发展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研究基础上,论文详细介绍了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转变理念、创新机制、坚持开门做规划”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及在战略引领、底线管控,空间协同,国土治理、以人为本、弹性适应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响应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治理的发展趋势,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一体化治理构架,本文结合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载体”的跨界一体化地区治理逻辑,以及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共同目标-关键行动-示范项目”的技术逻辑,总结归纳了示范区一体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符合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要求的前提下,响应治理逻辑下的三个创新:一是从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安排转向自下而上的“共识”和“契约”;二是从面面俱到转向聚焦“有限目标”、直指跨界协同难点的“战略破题”;三是从理想终极蓝图转向适应市场不确定性的渐进式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地为主”的项目式整治模式对国土空间格局整体优化作用不足。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期,要求实现跨区域统筹、多途径实施、多措施保障,亟须以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驱动乡村生态优化、经济发展与功能提升。基于此,文章剖析了现有国土空间整治相关规划的特征与问题,构建耦合三层尺度、“三生”空间与“三规”技术的乡村国土空间精细化整治规划框架,建立“规划—设计—工程”有效衔接的规划策略与路径,面向实施提出完善组织协调、制度管理、资金运营等保障措施,以期为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立足空间治理改革要求,认为规划评估与维护的根本价值在于搭建一个面向多部门、多主体的开放式协商架构。通过梳理发展规划及原空间类规划的评估与维护机制,强调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与维护机制须延续原有空间类规划中良性的评估与维护机制,并与发展规划充分衔接,提出构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与维护两大机制的思路和体系优化建议,评估机制强调“多规”衔接、多维分析和有效反馈,建立“常规评估+专项评估”的基本架构;维护机制强调刚弹结合、交互调适和平台支撑,实施调整、修改和修编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卢庆强  尚嫣然  崔音 《规划师》2021,37(6):11-18
空间格局构建是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和规划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对其系统性的研究仍处于探索之中.文章在总结回顾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传统空间性规划空间格局的技术特色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统一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格局构建要求,围绕空间格局内部性、外部性及表象与本质的关系,提出以美丽国土和美好人居为核心,构建空间和资源联动...  相似文献   

20.
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是生态优先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其规划和设计策略指向了生态结构与格局的合理建构,也是城市水灾害治理与生态保护等技术性议题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体系提出了蓝绿空间耦合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对应的多尺度蓝绿空间规划设计体系与空间模式:宏观尺度上重点关注全域蓝绿空间格局的构建,中观尺度上着重城镇集中建设区蓝绿空间网络构建并指向城市生态空间品质提升,微观尺度上重点关注详细设计层面对水体及水岸蓝绿空间的设计引导。同时,基于蓝绿空间规划与建设管控的目标,对蓝绿空间包括水面率控制、蓝线控制和连通度指标控制在内的控制体系进行了梳理与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