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人工智能对交互设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17,38(20):27-31
目的人工智能对交互的感知方式及认知逻辑影响较大,交互设计的方法、交互设计的流程、认知心智模型、交互技术及交互界面的表现方式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已经发生颠覆式改变。交互设计面对新的技术变化,需要从技术哲学与创新思维及设计技法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对比研究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差异关系,结合无人驾驶车产品服务系统的交互设计等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智能的概念,辨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混合作用于交互设计所带来的变化。结论混合智能对交互设计方法流程、设计细则、设计评判都会有新的特征表现,通过人工智能产品交互设计,印证人工智能对交互设计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重点从决策式AI、分析式AI 到生成式AI 的转向下,艺术内容创作领域成为AIGC 技术可拓展的新板块,其中人工智能电影作为涵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综合性样式,展现出新的艺术创作潜力。本文基于AIGC 及其相关支持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迭代可能性,提出了以风格化驱动的空间生成策略、以代理性驱动的智能角色策略、以涌现性驱动的自动事件策略,为AIGC 技术视野下人工智能电影的应用逻辑提出新的创作策略,对电影未来形态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彩色化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从人工智能结合设计的角度重点阐述了彩色化研究的技术特点及适用场景,结合人工智能背景对智能设计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总结。方法 首先,对人工智能彩色化研究的技术需求、应用场景进行融合分析,推导人工智能与设计创作结合的可能性;其次,对彩色化传统方法与人工智能基础技术进行调研,以交互设计的理念为灵感启发,将人工智能的彩色化方法分为显式交互彩色化和隐式交互彩色化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讨论研究彩色化技术的应用对象、预处理步骤和实践体验。结果 总结概括彩色化技术结合人工智能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技术重点。结论 “AI+设计”的趋势背景下,以彩色化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正成为设计师的辅助工具,在科技、艺术、影视、人文等领域展现出交叉融合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深度学习是使得人工智能具备人类学习能力的重要技术,随着数字时代的进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取得巨大突破,多模态AIGC引起了艺术从业者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的转换与融合技术应用于AIGC对动画生产方式的影响。本文运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跨学科思维将AIGC引入动画创作分析,归纳多模态AIGC的技术模型,分析多模态AIGC动画生成的模式类型,以模型模拟结果总结归纳其存在的局限性,并对多模态AIGC用于动画内容生产的技术、内容、市场、伦理各层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冯玉泉 《包装工程》2024,(8):337-345
目的 对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发展、进化和应用进行梳理,通过实际案例找到AIGC技术在工业设计上的应用方法,验证目前AIGC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流程的程度。方法 使用AIGC技术优化后的工业设计流程对“礼堂椅”家具设计项目进行的设计开发,通过该项目设计落地制造的全流程运作,分析案例中AIGC技术在工业设计流程上的应用。结果 通过实际案例验证AIGC技术应用在工业设计流程上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分析探索AIGC优化后工业设计流程的特点。结论 提出AIGC技术在工业设计应用上的优点与不足;验证了AIGC技术能优化工业设计流程;证实了AIGC技术能够有效节省设计的时间成本、提高设计效率、节省经费;提出目前工业设计流程中AIGC技术无法解决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无人驾驶车多种空间人类移动性交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京燕  郝泽宇 《包装工程》2018,39(14):70-76
目的探讨无人驾驶车在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对人类移动性的范式拓展与设计思考,研究新型人类移动性下无人驾驶车的交互设计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和用户参与式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无人驾驶车对人类移动性的拓展包含信息转化,时空维度转换,固有信息与即生信息、转化信息构成了人类新的社交网络以及移动性的内容知识图谱。链接物资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人类移动性构建在多种空间的灵活信息架构中。结论新型人类移动性的无人驾驶车交互设计,将交互内容、功能、媒介的设计,与人类移动性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相映射,交互模型中人的身份变得多元,人类群体移动性的交互模式形成新的交互行为逻辑,交互环境由人工智能数字环境和人类智能非数字环境共同构成混合智能的交互样态,信息架构基于自动驾驶形成自适应用户自产生内容UGC前馈和无人驾驶车专业生产内容PGC反馈的智能信息,新的人类移动性催生出由交互载体、功能、内容三要素构成的新的人机交互范式。  相似文献   

7.
曹祥哲 《包装工程》2022,43(18):32-38
目的 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背景、起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为脉络,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为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带来的新特征。基于产品设计的新特征,提出智能产品情感交互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梳理法和案例分析法,提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产品设计从传统的物质表达进入到虚拟沉浸体验阶段,产品的传统功能也进阶到智慧功能的扩展,传统人机系统呈现出更加友好互动的交互趋势。在这种互动趋势的影响下,产品设计需要建立智能情感交互方式,以此加强用户和机器的友好沟通。最终通过智能厨房调料盒设计案例来分析智能情感交互设计的方法。结论 提出建立多维度综合智能交互系统和联想隐喻动态图形交互的设计方法,以此增强产品情感交互的新体验,为产品的智能化创新设计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养生壶交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木丽  张昆  张宁  胡振明 《包装工程》2017,38(18):225-229
目的对智能养生壶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行研究,用以指导智能养生壶的交互设计,使得智能养生壶的交互性更加贴合用户真实需求。方法通过KANO需求模型结合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用户需求,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并甄选出用户个性化需求项,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分层实现用户多种个性化需求。在分层实现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得出智能养生壶交互设计策略。结论用户对智能养生壶的个性化需求项即为产品的部分魅力质量项。关于智能养生壶的交互设计,确定了对用户需求实行分层实现的交互设计原则以及交互设计中信息展示的简洁性和有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随先  刘行  康慧  李晴 《包装工程》2019,40(16):1-13
目的 随着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交互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探索智能互联网+智能设计对交互设计与体验的影响,分析现阶段的各种交互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希望对交互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和相关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互联网+智能设计背景下的交互设计主要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从产品应用层面和技术层面出发,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论 归纳、整理出现代交互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推导出交互设计与交互设计研究前沿的问题与趋势。基于触摸、智能语音、体感、眼动和生理信号五种交互形式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影响可用性及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自然、人性化、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的交互形式,多通道融合的人机交互,以及关注服务与体验的交互设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赵文强  臧欣慈 《包装工程》2024,(10):116-126
目的 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利用AIGC对沈阳故宫文创进行设计,探索智媒时代AIGC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与应用。方法 在皮尔斯符号学基础模型上拓展并引入AIGC技术,衍生出新的沈阳故宫文创设计模型。通过对沈阳故宫文化元素进行整理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文化元素符号进行编码,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目标用户群体需求,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对产品进行用户体验解码,指导沈阳故宫文创设计。最终的设计实践分为三部分,即基于沈阳故宫文创设计模型引入AIGC编码而成的产品;赋、比、兴描述手法下AIGC对文创产品的编码生成;负面描述下AIGC对文创产品的编码生成。在此基础上将三次设计实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了AIGC在文创设计中的运用,能够拓宽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提高文创产品的创新性,满足用户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具有较高人与AI“交流”频率的文创产品也更符合用户需求,而多种“人机”方案的呈现、设计、比较,有利于实现更高的人机价值共创。三次设计实践也从理论层面优化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下AIGC对文创产品的设计。结论 目前AIGC对文创产品的生成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文创设计的水平与效率,有助于沈阳故宫文创产业的发展,也为后续学者研究AIGC和文创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总结情感计算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探究情感化座舱交互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方法 结合情绪在驾驶体验方面的影响,对情感计算在座舱场景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从情感识别技术、情感调节策略、多模态交互流程三个方面阐述情感化交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结果 提出了基于情感计算的智能座舱交互系统,并从两个具体驾驶场景对调节新手驾驶员负面情绪的座舱交互设计进行了实践。结论 应用合适的情感识别技术有利于提升座舱安全性和舒适性,基于情感计算的智能座舱交互系统为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查思雨  孙小晴  张怡  侯雅庆  李萌 《包装工程》2024,(10):127-140, 167
目的 智能玩具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讨人机交互技术如何更好地适配儿童的学习需求,使智能玩具发挥其潜力,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方法 通过梳理智能的儿童智能创新学习玩具的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共性和特点,深入探讨智能玩具的交互技术与儿童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讨论在不同场景和学习目的下如何与人机交互技术相适配。结论 从学习目标、交互技术和设计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儿童创新学习玩具的设计建议,为如何设计应用于儿童学习与教育领域的智能创新学习玩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从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应用入手,讨论设计教育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路径。首先剖析AIGC给设计行业与设计教育带来的危机冲击和潜在的变革机遇;其次探究AIGC如何在设计教育的全过程中应用,从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学生个人能力升级、学校教育体系、企业合作平台五个层面来重构AIGC赋能高校设计教育的理念、体系与范式;最后立足于设计教育的发展前景与变革趋势,积极探索AIGC赋能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对与风险防范措施,为各高校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杨京玲  陈燕雯 《包装工程》2024,45(12):465-473
目的 旨在通过文献综合与实证分析手段,系统梳理并提炼AIGC技术在桃花坞木版年画家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路径与方法论,为“非遗”在家居设计领域的AIGC技术应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见解。方法 聚焦于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案例,探究其在色彩运用和风格特点上的表现。首先,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脉络、艺术特色及风格进行了系统性论述与深入分析;其次,进一步分析归纳了其在现代语境下的特征表现;最终,结合AIGC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的特性,对年画图像进行了自动化的生成与优化处理。结果 利用AIGC技术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和设计特征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成功开发出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生成方法,为“非遗”文化在当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 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及其在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AIGC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潜力与挑战,明确了未来家居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为传统“非遗”文化在家居设计行业中的创新性应用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触觉交互是自然人机交互中的热点方向,触觉交互界面具备支持用户之间或人机之间情感交流的潜力。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发一种流程化、低门槛、轻成本且可体验的触觉界面原型工具,帮助设计师克服在触觉交互界面设计中的挑战,包括触觉生理学及触觉交互原理等知识基础、设计流程引导和技术开发支持,从而实现更有效的用户实验和设计深化。方法 首先,利用参与式设计方法,确定交互设计师在触觉交互界面设计中的主要挑战和核心需求;其次,以此为基础构建触觉交互设计流程引导及情感触觉信号编码界面设计的必要元素,开发支持情感触觉交互原型迭代的硬件工具,并完成原型开发工具的系统设计;最后,通过用户实验中的场景化测试验证初步的气动微流控柔性薄膜阵列的基础情感交互效果,并建立了基础的情感-触觉映射参考效果库。结论 本研究开发了触觉界面原型工具,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流程和简易的操作方式,有助于触觉交互设计师更加灵活便捷地进行设计研究和实践。该工具创新性地提升了触觉界面的设计效率,为情感触觉交互体验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闫烁 《包装工程》2023,44(20):1-7
目的 通过对非遗表演的沉浸式体验及数字化形态特征、观演关系演变进行探索与分析,提出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设计方法。方法 对真实环境到虚拟空间发展过程中观众的观演模式及其交互方式进行研究,构建多人协同的人机交互方式,提出观众表演化身设计和多人共创交互叙事两种普适性的沉浸式体验设计方法,并通过表演实例进行实践和具体阐述。结论 通过观众的实际体验,提升了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中的自然交互及文化传播效果,为非遗表演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为未来的非遗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材料正成为智能产品设计的新关注点,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分析人本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产品设计特点,总结人本智能产品设计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能够对智能产品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机器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差异,以阐述人本人工智能背景下智能产品设计的特点。从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两个层面总结目前的研究现状,梳理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产品设计的发展脉络。结论智能产品设计正逐渐从技术驱动转向以人为本,逐步整合机器思维与设计思维。然而,目前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仍相对较少,智能产品的设计实践迫切需要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特性的设计教育、设计方法与工具,以弥合机器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孙凌云  王可幸  陈培  周子洪  杨昌源  杨光 《包装工程》2023,44(8):81-94, 106
目的 对多通道人机交互中感觉刺激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现有研究中的相关技术原理与方法,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文献调研和典型案例分析方法,梳理了触觉、嗅觉及味觉三种单通道感觉刺激模拟的相关技术;概述了多通道感觉刺激融合的认知学理论,并以视听触融合、视听嗅融合为例,总结了多通道感觉刺激融合的具体实现方法;介绍了多通道感觉刺激融合在医疗康复、虚拟购物、智能教育等典型场景中的应用。结论 多通道人机交互中感觉刺激的模拟方法研究有望支持低负荷、高效率的新型人机交互方式,甚至带来超越真实的交互体验,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