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结合绿色金库所在地溪后村的综合提升实例,分析了当前乡村风貌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构建绿色可持续乡村发展风貌等针对提升乡村风貌的设计策略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乡村振兴工作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塑造强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欠发达地区乡村在社区活力、内生动力、监管约束、长效机制等方面普遍存在薄弱环节。基于乡村振兴的区域视野、系统整合、民生导向三大行动逻辑,建构“要素—行为—价值”三位一体的乡村风貌提升综合行动框架,并结合案例实践,围绕乡村“五大振兴”,从内生动力、行动框架、环境品质、时代价值等方面提出欠发达地区乡村风貌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新时代乡村风貌的提升和重塑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3.
塑造特色乡村风貌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梳理成都乡村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局限,围绕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系统整合、刚弹结合、场景营造、特色凸显等原则,从管控要素、管控理念和管控标准等方面明确乡村风貌规划管控与引导的方法,塑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乡村大美公园形态。  相似文献   

4.
朱寿佳  景璨 《城市建筑》2022,(10):60-64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深化乡村制度改革的研究方向,推动农房风貌管控。快速城镇化地区的部分农房建设更趋向于经济效益,其农房风貌缺乏有效引导和管控,乡村振兴风貌与人居环境提升要求更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本文从广州市农房风貌管控要求及番禺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村庄风貌管控规则与路径、风貌管控体系构建与风貌规划设计策略切入,提出农村风貌管控整体和局部两个维度及六大核心管控要素。以风貌管控要素为基础,明晰管控审批重点要素,提出四类村庄风貌提升、注重历史保护和建筑空间格局、村落肌理传承,农房四类主色系管控建议,为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房风貌管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6.
肖逸之  范在予 《华中建筑》2022,40(3):121-126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地域价值特色的镇村风貌,因经济效益的不持续、镇村价值认识的不全面、住民参与的不深入,而面临建设性破坏、地域性消退与去生态化等诸多问题.而日本山形县金山町通过立足本土资源开展系列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镇村风貌.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突破当下困境具有借鉴意义.该文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探究研究对象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远景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结合昭平县黄姚镇杨村屯在实施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中的经验做法,介绍塑造特色乡村风貌发展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以开辟乡村振兴道路的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特色资源型村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示范和规范策略。  相似文献   

8.
马金剑  周东 《规划师》2023,(4):145-152
构建完善的乡土聚落振兴多主体协同的行动者网络是实现乡土聚落振兴的关键。研究首先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当前3种乡土聚落振兴行动者网络建构模式,分别是政府主导型、社会推动型和自组织型。其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3种模式在行动者构成、网络建构、对空间的作用机制上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最后,提出乡土聚落振兴行动者网络是政府行动者、社会行动者、内部行动者三方力量均衡,并与包含聚落物质空间、文化的非人类行动者和谐相处、动态稳定的异质性网络,进而构建了乡土聚落振兴行动者正三棱锥异质网络模型,以期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乡土聚落振兴的内在机制,对乡土聚落振兴研究与实践工作有更多助益。  相似文献   

9.
10.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曲山镇玉皇山村开展乡村风貌提升,推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玉皇山村的乡村民居风貌提升作为规划布局和改造措施的总体思路,加强曲山镇玉皇山村庄民居风貌引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条件。对北川发展全域旅游、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美丽北川、宜居乡村都具有积极意义;为曲山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打造玉皇山乡村旅游名片助力。  相似文献   

11.
张雯倩  杨芳绒 《建筑结构》2021,(1):I0013-I0013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乡村建筑风貌的提升,大力助力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村中民居的立面改造,既要保留建筑的乡土特色,也要维持一个村子内的民居风格统一。同时建筑风貌也要与当地自然生态相生相融,较大限度保留住乡村原始风貌;要把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使乡村呈现美丽宜居新风貌。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贫困地区成功脱贫。在此背景下,对乡村扶贫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为例,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解析其扶贫振兴进程,尤其是聚焦各行动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及效能,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实证表明:第一,中益乡的扶贫振兴前期以典型的“政府项目”为主,这种扶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物质环境水平,激发了地方产业发展,但“输血式”扶贫的弊端也比较突出,扶贫效果不佳;第二,中益乡扶贫振兴的最终成效得益于后期的“造血式”扶贫,其核心在于各行动主体的有效衔接与互动。基于行动者网络分析,乡村扶贫振兴不仅涉及政府、市场和社会群体等行动主体,也涉及地方的地理环境和建成环境等非人类行动主体。因此,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应因地制宜,重视地理环境和建成环境在行动者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政府助力与地方要素的耦合度。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推进是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要素及其组织关系的转变。文章通过对新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转变的论述,并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对新的结构体系进行解读与重构,提供一种新的认知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吴春阳  仲勇 《规划师》2022,(S1):24-30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暴露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环境卫生有待改善、村容村貌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广西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乡村风貌发展现状问题,提炼出影响村容村貌的核心因素,将广西乡村划分为文化传承类、生态旅游类、农业休闲类、综合全面类及基本整治类五大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乡村的风貌改造提升策略,以期打造彰显广西“桂风壮韵”的美丽宜居乡村。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分析了太原市城市风貌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规划管理制度对进一步加强太原市的城市风貌管控进行探索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蒋纯龙 《城市住宅》2021,28(2):34-38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将乡村建设列为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参与实践的建筑师,如何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成为重要课题.以江门市潮连岛芝山村项目为例,从项目调研、策划、规划等阶段阐述乡村风貌提升改造的一体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乡村建设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各式各样的乡村建设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品质,但却引发了乡村风貌问题,如乡村形象紊乱、风貌雷同、乡土气息流失等.为解决乡村风貌问题,各界展开了大量研究去探讨乡村风貌问题产生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乡村风貌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由于现代化建筑材料的使用.但乡村风貌问题的产生真的是由于现代材料的使用吗?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本文基于建筑材料的视角,基于多年的乡村建设实践,总结乡村风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四个层面提出建筑材料在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更好的推动设计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人民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的。城镇风貌是城镇特色的最主要体现之一,是城镇的软实力,传承和塑造城镇特色风貌是惠及广大市民的民生工程,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和本质要求。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镇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特色传统风貌趋于消失,新生的城镇风貌单调、雷同,缺乏文化品味和活力,甚至人地关系混乱、不和谐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面临着形态结构缺失、风貌特征趋同或混乱、公共空间衰落等风貌建设问题。文章从工业园区风貌的特殊性和管控难点着手,以江门市新会区大泽园区为例,提出了基于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法的风貌管控策略,从地块、建筑、公共空间三个核心要素层面分析总结工业园区风貌管控的技术要点和关键性原则,从而探索适配工业园区风貌建设的管控指引。  相似文献   

20.
王晓明 《华中建筑》2020,38(7):128-131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乡村风貌的延续与塑造受到越来越多乡村建设者以及学者的关注。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客体认知视角为主导的乡村风貌塑造,忽视乡村地域及村民主体性特征,从而导致乡村风貌产生异化。该文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总结部分乡村风貌塑造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婺源三个乡村——延村、漳村以及汪口的风貌延续模式,分析延续模式主体性,对婺源乡村风貌延续模式进行总结。以期重新确立乡村风貌建设的主体主导性,助力乡村内生式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