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对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ESs)的需求与日俱增,ESs供需有待平衡。因此,判定并优化ESs供需关系对于实现生态保护与人类福祉提升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先,利用CiteSpace对2000—2022年国内外ESs供需文献展开关键词和聚类演变分析;其次,梳理ESs供需机理研究进展,并针对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网络和生态安全格局3种模式,以“识别—构建—管控”为规划路径,对ESs供需基础研究的应用领域进行综述。【结果】1)ESs供需基础研究成果能够针对性解决生态规划面临的缺乏生态与经济社会系统的互动考量、生态保护与开发目标模糊的问题。2)ESs供需量化通过指标体系评估、复合指数构建、空间叠图分析3种途径进行要素识别;ESs供需关系判定在绿色基础设施源斑块提取、生态网络连通性提升、生态安全等级判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3) ESs供需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多层级衔接体现在:宏、中观层面重在划定管控边界线、管控分区;微观层面通过协调ESs供需开展详细设计,并针对特定生态要素承载的ESs功能进行专项规划,强化空间管制。【结论... 相似文献
2.
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系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于效用。文中以城市规划的视角,回顾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概念的演化过程,并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关系,同时提出生态系统空间服务价值、生态负效应的概念以及对城市规划工作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的生活中,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是其他生产生活进行的保障。而河道河流是掌握着水的储藏,可以说,河道掌握着人类的命脉。文章阐述了河道治理和和河流生态修复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河流生态修复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探索中的德国鲁尔区城市生态系统:实施战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步入2l世纪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未来的城市应该是更加可持续的。为了使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将现有的规划范式转变为以生态系统观念为导向。这种新范式应该考虑每个场所、产业以及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输入,输出之间的平衡。本文概述了生态规划理论的发展;并通过德国鲁尔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实例,探讨了现在正在进行的各种创新举措,是如何运用于闭合回路循环系统、实施战略和地方2l世纪议程,分析了创新项目在规划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具有多种功能和服务价值的乡村生态空间成为当下国际生态规划研究与合作的关注热点之一。为实现乡村生态空间的精准管理与规划,中德双方围绕联合课题“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德国鲁尔与中国大都市区韧性发展模式下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了生物群落类型,并基于调节、供给、文化三大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选取了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权衡的指标和对应权重,构建了乡村生态空间规划场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测模型。以上海市水库村为例,运用该课题的评测模型,初步评估了典型乡村生态规划场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后,从应用尺度、研究范围以及操作流程三个方面总结了该评测模型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影响生态格局和过程,改变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并深刻影响人类的福祉。通过探讨城乡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相互关系,从结合生态系统服务识别与量化的规划分析、融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规划内容、关联社会网络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管制政策 4 个方面,尝试构建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概念框架。通过将生态服务功能与不同尺度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结合,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与传统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是河流生态健康的免疫系统。恢复和提升城市河流生物多样性,让生命回归河流,是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以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五源河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河流修复前生态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本底的基础上,论述五源河河流生态系统修复设计技术与实践,提出生态修复的4项策略:1)河道生态恢复——三维生态空间重建;2)河岸生态修复——柔性生态河岸设计;3)河流与湿地协同——河流–湿地复合体建设;4)多功能生境恢复——生命景观河流重建。基于生物多样性提升目标,从生命景观河流修复的角度,探索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创新路径和模式。最后,评估修复后五源河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修复后的五源河河流生境类型多样,生境质量优良,生物多样性提升效果明显。生态修复实践表明,针对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更有利于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及河流景观品质的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9.
进入人类世之后,人类作用力被认定为一种地质力,人类直接或间接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变化、物种引入和土地废弃等结果,使生态系统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由此产生了新型生态系统(Novel Ecosystems)。该概念一经提出,在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Richard Hobbs新型生态系统理论的来龙去脉,包括概念的起源、产生机制及其相关认识等内容。然后介绍了Jack Ahren的新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理念,即将生态系统服务和危害作为评价工程项目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指标,并引导适应性设计。本研究为风景园林学科在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1)以恢复到历史状态为目标的传统生态修复方法值得反思;2)我们应承认新型生态系统的存在并调整生态修复的管理方向,将生态系统服务和危害作为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促进跨学科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结合洛阳宜阳农村河道存在问题及具体整治需求,分析河道综合整治的必要性,通过以河流生态修复为切入点,着重流域生境的修复重整,实现打造生态条件优良、产业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2.
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北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降低,难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切入,构建了北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体系,通过供需比、供需匹配—供给水平分布模型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与实际效能,并以济南市兴济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服务是兴济河亟需提升的服务类型,净化水质、营造健康栖息地、增加游憩机会和亲水机会是需重点提升的四个服务维度。基于结果,提出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优化策略。可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北方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欧洲城市河流与开放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英国伦敦、德国埃姆舍地区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绿道、生态廊道、生态网络等多个可持续的规划理念中,河流和开放空间作为遏制城市蔓延的重要生态资源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德国鲁尔区埃姆舍地区公园和英国东伦敦绿色网格规划为例,首先从空间结构、规划策略两个层面探讨了城市区域河流和开放空间的耦合关系的形成,其次对比两个案例,分析了河流与开放空间的耦合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河流是城市开放空间组织的重要的中枢系统,开放空间在河流的组织下和其他城市结构相结合使得城市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对生态空间的高效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失衡、生态要素缺乏统筹以及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不当的问题,是当前规划学界普遍关注的理论研究热点。【方法】以契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生态系统服务多目标协同为导向,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城乡规划学理论及系统协同的决策方法。【结果】提出了协同“过程-格局-尺度-功能”的规划理论架构,并从“体系—流程—关系”3个维度建构了协同生态系统服务目标的绿色基础设施(GI)规划技术框架,厘清了GI规划编制流程,提出了刚弹结合的管控措施,完善了功能协同与供需平衡的GI规划逻辑。【结论】该研究成果将对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并可作为市级GI专项规划编制的技术依据,因而具有理论借鉴研究及规划设计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态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是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生态红线从政策和技术层面保护重要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生态红线的划定与管控提供了科学支撑:(1)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分区为生态红线的功能分类提供参考;(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生态红线划定、管控提供依据,为生态补偿提供标准;(3)生态系统服务制图为生态红线方案制定和调整提供具体方法 ;(4)生态系统服务的尺度特征符合生态红线的层级管控需求;(5)生态系统服务网络理论为公众参与提供了路径,增加了生态红线管控的系统性和弹性。总体而言,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生态红线制度的有效结合,可以促进国土空间资源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生存发展需求的提供者,而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又直接决定着生态系统的服务水平.利用GIS对2006年和2016年的青岛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比较,揭示了10年间青岛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青岛市林地和耕地的面积呈下降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呈上...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城市河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性发展,该研究
在长江生态大保护规划背景下选取武汉段作为研究对象,引
入生态系统服务(ES)理论,基于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
工具集,筛选计算了代表研究区综合特征的5个模块(生物多样
性、微气候调节、水净化、审美质量、休闲与娱乐),并通过
可达性评估了其高值与人口之间的耦合度。结果显示区域ES
与人口的空间匹配较为失衡,呈现区段梯度变化趋势。根据耦
合度结果,建议划分4类优先区域,提出优化蓝绿空间格局和
构建蓝绿空间网络的建议,目的为均衡区域的ES存量和激活
ES流量。本研究的存量和流量测定评估体系能有效识别ES转
化的薄弱区,助力区域综合效益提升,为城市河流廊道的空间
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国土空间规划整合了各部门空间规划与管理职能,赋予了生态空间不可代替的地位,推动了生态规划由单一红线划定向全域空间综合管控演进。生态规划由于自身的学科复杂性,对传统规划体系产生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其内容、方法与实践有待梳理。本研究提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规划应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分析,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功能导向、以保护与修复全域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资源管控、系统服务与空间规划的联系。结合齐齐哈尔市的规划实践,从生态信息数据的获取、整理、分析到规划传导过程中的格局建立、分级分类分区管控落实,剖析当前生态规划各环节面临的问题与实践对策。为市域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的内容范畴界定与操作流程再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