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当今时代,电子信息和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地两种流行方式,但我们不可忽视纸质图书所具备无法被代替的优势。但在当下,纸质书籍阅读确实受到了电子和网络阅读地强烈冲击,而且纸质书籍的纸材料又导致它极容易被破坏,所以图书馆作为纸质书籍集中地,加强纸质图书管理变得非常必要。所以我们应该改革图书馆对纸质图书管理策略,满足读者需要。  相似文献   

2.
赵方 《中华纸业》2024,(2):137-139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完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工作者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工作理念,结合期刊管理发展趋势要求与受众服务体验需求,创新运用各项新技术与新设备进行纸质期刊管理,确保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期刊服务,充分发挥出期刊的应用价值。本文将进一步对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管理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优化改进纸质期刊管理工作模式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超 《造纸信息》2023,(4):111-11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电子图书来势迅猛,纸质图书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高校图书馆也逃脱不了纸质图书借阅量下降的命运。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持续下去,高校图书馆需要以读者的需求为主导,提升阅读纸质图书的服务质量,积极解决纸质图书借阅量下降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的现状,以及借阅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纸质图书馆藏具有稳定阅读特性和长久收藏价值,读者可以通过纸质书籍的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高校专业资料室是各类专业纸质图书收藏地,其中的大量的专业纸质馆藏廊括了高校系院各专业知识的逐级提升,其作为教学科研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服务部门,履行着利用专业纸质馆藏的借阅流通促进高校专业人才自然孵化的职责。为更好地辅助师生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专业资料室一直把提高纸质馆藏的质量和更新纸质馆藏资源服务研究作为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5.
陈红敏 《造纸信息》2024,(1):150-152
摘要:在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中,纸质材料作为阅读和学习的基础媒介,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了各类活动中,如读书推广、讲座研讨会以及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等。因此,文章将探讨纸质材料在图书馆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与推广策略,以期为图书馆文化活动的创新和推广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欢 《造纸信息》2023,(8):92-9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和智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促进了信息化社会完善发展。高校图书馆仍应秉承着“纸质图书是获取知识和吸取学习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的观念,推动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完善, 提高纸质图书的借阅量。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高校是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和硬件配置,提高学生对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和图书馆学习质量,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和运行体系,满足多种读者需求的。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加快推进本刊媒体平台多元化建设,积极提升《西部皮革》杂志影响力,扩大本刊登载的行业信息和专业论文阅读量,努力提高纸质期刊广告的传播效果,自本月起,本刊推出《西部皮革》杂志(手机版)。《西部皮革》杂志(手机版)系本刊纸质期刊的电子版,内容与本刊纸质版一致,每月与纸质版同时出刊。《西部皮革》杂志(手机版)的问世,意在通过不同媒体介质和传播渠道,让广大读者及时阅览当月期刊全部内  相似文献   

8.
何霞雯 《造纸信息》2023,(6):126-127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之一,纸质图书相对于电子书更具权威性,是不可代替的资源;阅读纸质图书是学生感知精神内涵、获取正确思想感情的形式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纸质图书存在的价值优势,然后探索了纸质图书管理的改进策略,最后分析了改进高校纸质图书借阅方式的策略,以期提升图书的借阅量。  相似文献   

9.
李筱翔 《中华纸业》2024,(2):107-109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新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甚至出行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这些新技术也在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随着各类通讯设施的越来越普及,手机、电脑已成为人们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甚至是阅读的常用设施,这就对纸质图书的推广造成了很大冲击。高职院校图书馆迎来了纸质图书与数字图书的互补时代,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当前数字化阅读的不断发展和纸质书籍阅读量下降的问题,对纸质阅读推广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共享单车"共享的服务理念,为提升生活中的纸质书本阅读的便利性提出方案建议,以鼓励和支持大众积极参与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应用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研究图书馆纸质图书的保护策略。对纸质图书的保护重要性进行论述,探讨当前纸质图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应用项目管理原理来制定和实施图书馆纸质图书保护策略的观点。通过案例分析研究,验证基于项目管理的图书馆纸质图书保护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资源日益丰富,但纸质文献仍然是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重要存储中心,面临着纸质文献管理和检索效率的挑战。因此,如何高效管理和检索这些纸质文献,成为图书馆工作面临的重要议题。文章就图书馆中纸质文献的分类管理和高效检索方法展开探讨,旨在为图书馆提供实用的管理策略和技术支持,以期望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气息的代表,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虽然数字馆被认为是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来看,纸质文献资源仍然是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建设与典藏管理,仍然是当下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纸质文献资源建设与典藏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种措施,希望能够充实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提高典藏管理水平,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14.
王紫威 《造纸信息》2023,(11):120-121
当下,人们都渴望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知识、充实自我并开展阅读活动。但纸质书籍的设计较为单一,无法满足读者短平快的阅读需求。因此,加强纸质书籍的趣味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立足于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特点,围绕纸质书籍趣味性设计的重要意义与原则,探索出良好的纸质书籍趣味性设计策略,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大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王海 《中华纸业》2024,(3):121-123
中国传统的视觉设计在平面视觉领域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纸质期刊设计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入是常态。对于纸质期刊而言,巧妙地整合传统视觉元素,是推动纸质期刊设计创新的核心,要求设计既能彰显纸质媒介的独特韵味和深层含义,又能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特性,从而有效捕获读者的注意力。本文的核心将聚焦于探讨如何在期刊纸质包装设计中有效应用传统视觉符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涵 《造纸信息》2022,(12):52-53
纸质书籍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大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都在发生改变,纸质书籍也面临着许多设计上的新挑战。文章从诗性设计在纸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纸质书籍的编排、装帧、整体氛围打造等方面,发掘纸质书籍的诗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外媒视点     
正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的阅读差异(2016年8月7日)如今,电子阅读几乎占据了我们整个生活,然而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的阅读习惯、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这就使读者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会产生差异。2014年,挪威的高校做过一项联合调查:让50名成年人阅读故事,其中一部分人阅读电子图书,另外一部分人阅读纸质图书。调查结果显示,电子图书的读者按照时间顺序绘图的难度更大,人们对于纸质图书的记忆以及理解能  相似文献   

18.
杨军 《今日印刷》2010,(8):12-12,14
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处于共存、共融的状态中,彼此都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但是却有一种论调:数字阅读代表着明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将对纸质阅读取而代之。显而易见,这是纯IT技术角度的论调,早在十年前,比尔盖茨就曾预言,十年之内纸质图书将消亡。但是,十年过去了,纸质图书并没有消亡,它只是在发展中见证了数字出版的崛起,这个崛起不是以逼迫纸质图书消亡为目标的,而是延伸和发展了阅读。  相似文献   

19.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预言:"到2050年,纸质图书将可能消亡。"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飞利浦·迈尔提出了报纸消亡时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子舟说:"20年内,纸质阅读将被边缘化,报纸、期刊将成为第一批消失的纸媒介,随后是休闲读物,最后是学术  相似文献   

20.
牛丽娜 《造纸信息》2023,(6):117-118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虽然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方式,但纸质书籍在数字时代依然具 有生存优势。纸质书籍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数字阅读无法完全代替纸质阅读。文章探讨了纸质书籍在数字时代 的生存优势,展望纸质书籍在数字时代的未来前景,以期为纸质书籍的保存与发展提供参考,为加强对纸质书籍的 保护发展和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