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鸦巢金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水口山矿田中部,出露地层为上泥盆-下白垩统海相碳酸盐岩、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和陆相碎屑岩。老鸦巢金矿赋存于受F1断层及4号花岗闪长岩体控制的隐爆角砾岩筒中,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闪锌矿化和黄铁矿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金以自然金为主,呈显微和次显微粒状分布于石英、黄铁矿和闪锌矿等矿物的颗粒中或晶隙中。成矿期大致可分为矽卡岩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为主成矿期。石英-黄铁矿-闪锌矿-自然金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隐爆角砾岩为主要的找矿标志,硅化、闪锌矿化和黄铁矿化为主要的矿化蚀变标志。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3年的多金属普查工作,在内蒙古达茂旗哈力齐地区发现了一个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床产于下泥盆统查干合布组浅变质岩中,受乌德岩浆构造混杂带北侧断层控制,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糜棱状蚀变岩型两类。矿石的组成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毒砂、自然金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偶见晶洞构造;矿石结构为交代反应边结构、交代港湾状结构、褐铁矿残留结构及环带结构等。围岩蚀变则以硅化、绢云母化及黏土化为主。流体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早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自然金主成矿阶段和碳酸盐-石英细脉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主期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流体密度约0.85~0.9 g/cm3,估算其捕获温度为190~370℃,捕获压力约为61~183 MPa,成矿深度约6.1~6.9 km。研究表明,哈力齐金矿床为低密度低盐度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娄家店金矿床位于辽西凌源—北票金成矿带北东部,矿区内已发现5条金矿脉,均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硅化、黄铁矿化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密切,成矿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综合分析表明,娄家店金矿床为受太古宇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地层、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及鸡冠山断裂次级断裂控制的复合成因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庙梁金矿位于山柞旬泥盆系北部多金属矿集区的中心地带,地处华北板块与杨子板块拼接消亡带南缘的南秦岭造山带内,总体构造线呈北西西向,有北北东及近南北向构造叠加。矿体受构造控制时,矿液沿层间脆-韧性破碎带、层间裂隙带贯入、沉淀,形成构造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在隐爆角砾岩中受断裂破碎带和角砾岩间隙的共同控制,形成蚀变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成矿热液属于低温变质热液+岩浆期后中温含矿热液侵入赋矿构造、在隐爆角砾岩中还萃取地层岩石中有益组分。因此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浅成岩体侵位期后热液-迭加地下水循环改造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早期花岗斑岩体的侵入,是形成矿区金矿床的重要条件。岩浆侵入活动产生了隐爆角砾岩,叠加改造了地层岩石的变形变质程度,形成相对高级别变质岩石和断裂破碎带,岩浆期后产生了丰富的含矿热液,为构造破碎带和角砾岩的蚀变岩和金矿床的形成奠定了成矿物质基础,且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成矿热液多次叠加,成为本区主要成矿组分金的富集成矿起到了关键作用,是矿区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成矿机制。本文在充分收集和研究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内金矿体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对庙梁金矿床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总结出此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并结合地质特征及与热液成因类型,认为本矿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鹿儿坝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的一处中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中三叠统光盖山组长英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板岩等。在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成矿元素组合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金矿体主要受近EW向脆性断裂构造控制,与闪长玢岩脉关系密切;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闪锌矿;石英、黄铁矿、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矿石类型主要有蚀变构造角砾岩型、蚀变闪长玢岩型、脉状及浸染状硫化物型、褐铁矿化碎裂岩型;流体测温、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显示本区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结合区域矿床研究结果,认为鹿儿坝金矿床形成于印支末期,为与闪长岩脉有关的斑岩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剥蚀深度较浅,目前所见到金矿体可能大部分为闪长玢岩脉(体)上部破碎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萑香洼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安山岩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主要的蚀变类型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其中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自中心向外划分出3个蚀变矿物组合带,其中矿化蚀变岩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蚀变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石英-钾长石-黄铁矿阶段是主成矿阶段。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流体-岩石反应,造成Au、Ag、As、Sb等成矿元素含量增加和金的富集。流体-岩石反应引发的围岩蚀变是造成萑香洼金矿床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万隆店金矿床(体)赋存于太古界红旗营子群第二岩组第一岩性段底部石墨(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墨(含石墨)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矿石的工业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少量为构造带硅化蚀变岩型.金主要以银金矿和自然金出现.成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明显.矿床成矿物质来自深部岩浆热液及围岩,属多期次叠加的受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地层和构造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伊东林场金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宁远村组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石英脉型和硅化角砾岩型,成矿地质体为闪长玢岩和英安玢岩。矿石中的金属矿物有银金矿、辉银矿、自然银、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含金、银的矿物主要有银金矿、辉银矿、自然银;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斜长石、绢云母,还含有少量石膏。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胶状构造、孔洞状构造、梳状构造、晶簇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叶片状构造。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黏土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等。以矿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发育典型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带: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总体呈环带状。综合典型矿床分析,确定宁远村组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强硅化、碳酸盐化和石英脉,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Au、Ag、As、Sb组合异常,高阻低极化低磁化等条件为伊东林场金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那仁陶勒盖金矿床位于蒙古国最重要的北肯特金成矿带内,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上奥陶统哈拉群变质砂岩中,呈脉状、似脉状、透镜状等产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及绢云母化等,其中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矿石矿物组合和生成顺序,成矿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初步分析认为,那仁陶勒盖金矿床为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的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藏北商旭金矿床控矿因素及其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中段,主要矿体呈透镜状或脉状产于中一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海相复理石建造中,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为蚀变岩型,近矿围岩蚀变较弱,蚀变类型包括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以及黏土矿物为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包括岩性及构造标志、蚀变标志、硫化物标志、化探异常及古采矿遗迹标志等,并认为区域上存在找到商旭式金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本区内含金岩性主要为碎裂岩、碎裂状石英闪长岩(夹褐铁矿化石英脉),矿化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局部硅化、碳酸盐化及高岭土化。区内金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极为明显,矿体均产于北西向、北东向破碎带及层间裂隙中,断裂的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矿液运移的通道和储矿的空间,矿化体展布形态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初步分析本区金矿成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雪峰山地区白岩垄金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南华准地台过渡地带,即雪峰弧形构造成矿带中段。白岩垄金矿床赋存于震旦系长滩组砂岩中,受溆浦-武阳和安化-黎坪等深大断裂的地质构造影响,其金矿体产出于硅化石英岩、黄铁绢英岩化强烈部位及硅化石英岩两侧有石英脉穿插的黄铁矿绢英岩蚀变带。本文详细分析了该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型,为该矿床未来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饮马河金矿产于秦岭造山带三叠纪浅变质岩系中。金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和三叠系接触带附近的硅化角砾岩中。另外,背斜的转折端亦为褶皱的虚脱部位,是有利的成矿空间,因此大桥矿区主矿体主要赋存于复式背斜的转折端附近,且褶皱核部的硅质角砾岩比北翼其它硅质岩含矿性好。综合上述认为矿区赋矿层位主要以充填、交代的方式形成了强硅化的硅化角砾岩、复成分角砾岩和硅化岩,硅化岩与角砾岩呈过渡关系。角砾岩与硅化岩在相邻工程、剖面间可大致对应连接。金矿化主要赋存在硅化角砾岩及其周围的硅化岩中。大桥-饮马河金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对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甘滩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勘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体主要呈脉状、板状、透镜状赋存于下三叠统隆务河组长石石英变砂岩、粉砂质板岩内,并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与硅化、赤(褐)铁矿化、碳酸盐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等关系密切。通过对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蚀变组合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成矿热液具多期性,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尉犁县胜利大道北金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之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内。古远古代吕梁运动,区内发育大面积岩浆弧花岗岩,该酸性侵入岩携带含矿热液形成初始矿源层,晚志留-早泥盆世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对初始矿化进行了叠加改造,形成了区内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及断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金蚀变岩矿石及含金石英脉矿石。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石矿物为金,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萤石。岩石碎裂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是矿区最主要的蚀变类型,其中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碎裂岩化、绢英岩化、褐铁矿化。经研究该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区域侵入岩标志、矿床蚀变特征、构造及化探异常标志等可以作为矿区及区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荆竹大山金矿位于湖南省临湘市北部,属于湘东北金矿矿集区。矿区处于扬子地台褶皱区的南部,新华夏系北东向沙湖-湘阴深切断裂的东侧,临湘山字型弧形构造的中心部位,区内构造复杂,有利于成矿。出露元古界冷家溪群地层,岩性较单一,岩浆岩不发育。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成矿条件等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该矿床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沿断裂带局部充填石英脉,并出现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矿化蚀变。该金矿成因类型应属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工业类型为蚀变破碎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其中蚀变破碎岩型金矿是区内的主要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17.
安溪沟金矿位于吴家山复式背斜西转折端的安家岔组中,主要受张扭性断裂构造等控制,强黄铁矿化、褪色蚀变、铁白云石化、硅化等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型。目前发现金矿化带两条,圈定金矿体5条,金矿化体5条,矿石类型为构造角砾岩型和顺层挤压片理化蚀变岩型两种。矿体与Au相关的化探异常、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对应较好,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相邻金矿床对比,矿区及外围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18.
1号矿脉为北地金矿区主要工业矿脉,产于燕山期石英二长岩内,受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对北地金矿床金矿石进行了镜下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北地金矿床中金矿物主要以银金矿为主,成矿作用可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具有多阶段性特点,围岩蚀变发育。金矿石石英中主要发育含CO_2包裹体、气液二相包裹体、含CO_2三相包裹体和纯CO_2包裹体,成矿过程中流体经历了NaCl-H_2O-CO_2体系的不混溶作用;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1.63%~9.34%NaCl_(eqv))、低密度(0.66~0.96 g/cm~3)的特点;成矿温度集中于260℃~320℃,成矿压力为63~124 MPa,成矿深度为6.39~9.26 km。综合分析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摘 要:葫芦沟金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和石英;矿石结构为他形-半自形、自形晶粒和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以团块状和碎裂状为主;矿区近矿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钾化、黄铁矿化和绢英岩化。通过对矿区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葫芦沟金矿床物质来源于太古宇太华群,属于赋存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中低温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下蒿坪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河南嵩县下蒿坪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受地层、断裂、火山角砾岩和爆破角砾岩联合控制,以构造控矿为主,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简单,以混合矿为主,其次为氧化矿和原生矿。金以不规则粒状自然金和银金矿形式存在,以裂隙金、晶隙金和包体金产于黄铁矿、石英等载金矿物的内部及其裂(间)隙中。金粒度以细粒和中粗粒为主,微粒金较少,易于选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