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二氧化氯对仔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新鲜仔姜为试材,在室温条件下,用80 mg/L二氧化氯处理,以去离子水作为对照,分别浸泡10 min,自然风干后在4 ℃条件下贮藏28 d。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显著降低了仔姜在整个贮藏期内的呼吸速率和腐烂率,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TSS)的下降,明显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同对照组相比,二氧化氯处理明显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上结果说明,二氧化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保持仔姜贮藏期间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真空包装结合低温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期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水率、褐变度、硬度、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真空包装结合3 ℃低温贮藏有效的保持了鲜切菠萝的品质,整个贮藏期间鲜切菠萝的失重率减少了4.31%~7.22%;褐变度降低了1.4~2.6;果实硬度提高了4.07~7.51 N;总可溶性固形物20 d时处理组比对照组高1.48;另外,经处理组处理后,相比对照组PPO活性降低了10.33~44.52 U·min-1·g-1 FW;POD活性前8 d降低了19.36~27.25 U·min-1·g-1 FW,有效的降低了酶活性,防止鲜切菠萝褐变的发生和维生素C的氧化,20 d时处理组维生素C的含量比对照组高8.44 mg/100 g,经处理后贮藏,鲜切菠萝的保质期从4 d延长到11 d。 相似文献
3.
为延长仔姜保藏期,探讨了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处理对低温贮藏仔姜品质的影响。将仔姜分别采用5、10 μmol/L EBR溶液浸泡30 min,以蒸馏水为对照,在4 ℃下低温贮藏25 d,定期监测其冷害发病率、色泽、VC、姜辣素、总黄酮、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EBR处理显著抑制了仔姜在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发病率的上升(P<0.05),维持良好的色泽,并保持较高的VC、姜辣素、总黄酮、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水平。贮藏结束时,10 μmol/L EBR处理组的冷害发病率仅为对照的38.4%(P<0.05),而姜辣素、总黄酮、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高出对照的27.6%、25.0%和40.8%(P<0.05),VC、可溶性糖分别为对照的1.71和2.50倍(P<0.05)。EBR处理可提高仔姜在低温贮藏下的耐冷性和贮藏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胡萝卜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鲜切胡萝卜为试材,采用0(冰温)、4、7、10℃不同温度进行贮藏,通过测定失重率、可溶性糖、菌落总数及感官评价等指标,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胡萝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温贮藏食用贮藏期可以达到16 d,而4、7、10℃分别是12、9、5 d,并基于试验数据,回归了鲜切胡萝卜贮藏期与贮藏温度的关系式,发现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并不符合温度系数Q10的指数规律。综上所述,在0℃(冰温)贮藏条件下能够较好的维持鲜切胡萝卜的贮藏品质及感官 相似文献
5.
通过三种不同透性的包装材料对鲜切马铃薯进行包装处理,探讨了其对鲜切马铃薯丝贮藏品质的影响。清洗切分后的马铃薯丝于4℃冰箱中贮藏,对其色差(L*,△E*值)、褐变度(BD)、气体含量、呼吸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及整体感观质量(OVQ)进行检测与评定。研究表明:透气性好的PE2包装较其他两种包装材料更有利于保持鲜切马铃薯的感官品质,延缓组织内MDA的积累;O2和CO2含量易于达到动态平衡,能够有效抑制褐变及呼吸速率的加剧,从而延缓了组织衰老的进程,改善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6.
7.
不同贮藏方式对鲜切大白菜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于鲜切大白菜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包装及贮藏温度对鲜切大白菜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其感官品质、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鲜切大白菜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冷藏(4±1℃)条件下(即冷藏与冷藏PE)鲜切白菜的感官品质均显著优于两种室温(18±2℃)条件(即室温与室温PE)(P≤0.05),且两种冷藏条件下可明显延缓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抑制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其中,以冷藏PE贮藏方式对保持鲜切白菜的食用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9):226-231
为研究间歇热处理对鲜切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对鲜切甘薯进行间歇热处理(48℃/100 s+20℃/120 s+48℃/100 s+20℃/120 s+48℃/100 s+20℃/120 s)和连续热处理(48℃/5 min),室温下晾干水分后用聚乙烯包装袋包装,10片为一袋,包装后放入4℃、RH 90%~95%环境中贮藏,研究贮藏过程中甘薯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至第12天,与对照组相比,连续热处理组具有更小的色差、失重率和冷害指数,连续热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35、1.22、1.23倍,差异显著(p0.05),表明连续热处理组能够减轻冷害提高贮藏品质。间歇热处理组色差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为连续热处理组的70.37%和66.37%,SOD、POD、CAT活性分别为连续热处理组的1.21、1.27、1.29倍,差异显著(p0.05)。因此,间歇热处理对鲜切甘薯的保鲜效果优于连续热处理组。 相似文献
9.
以鲜切马铃薯为原料,探索不同浓度的生姜提取液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0.05%、0.10%、0.50%和1.00%的生姜提取液浸泡鲜切马铃薯,以蒸馏水为对照,在4℃下贮藏5 d,通过测定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来综合评价生姜提取液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0.50%生姜提取液对鲜切马铃薯的贮藏品质维持最好。0.50%生姜提取液处理能显著降低鲜切马铃薯的失重率和褐变度,减缓还原糖的上升速率,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的损耗,有效抑制了PPO活性,较好地保持了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因此,生姜提取液可以作为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保鲜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中短波紫外线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蓝光联合处理鲜切杏鲍菇,探究光处理对鲜切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处理可有效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色泽,延缓总酚、类黄酮及VC含量下降,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鲜切杏鲍菇经LED蓝光结合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和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后,VD2的含量可达0.77 μg/100 g mw,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贮藏第2天较初始提高了20.85%,在贮藏第10天时还原糖含量是对照组的2.06 倍;LED蓝光结合UV-C/B处理增强了活性氧代谢、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力,抑制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鲜切杏鲍菇微观结构表明LED蓝光和UV-C/B光波处理均可抑制细胞壁、线粒体的降解。综上所述,LED蓝光结合UV-C/B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鲜切杏鲍菇的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效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贮藏温度对鲜切菠萝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持和改善鲜切菠萝的贮藏品质,研究不同贮藏温度(0、4、6、8和12℃)对鲜切菠萝的品质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4℃贮藏能够显著抑制鲜切菠萝的硬度下降现象以及含糖量(TSS)、含酸量(TA)和VC含量的降解损失,维持鲜切果实较低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延缓果实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使鲜切果实的感官和综合品质好,贮藏寿命长于6、8和12℃的果实.在0、4、6、8和12℃条件下,温度越高,鲜切菠萝的品质劣变越快.建议04℃为九成熟菠萝鲜切产品保鲜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延长西兰花货架期,采用4 种膜包装鲜切西兰花,研究其在贮藏期品质的变化。将鲜切西兰花分别用 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聚乙烯(polyethlene,PE)、低密度PE、聚甲基戊烯4 种膜 包装,贮藏期间每3 d测定西兰花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西兰花的品质逐渐下降;贮 藏12 d时,采用PVDC膜包装的西兰花的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力最高,质量损失率、 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力最低;但PVDC膜在叶绿素保持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方面不如PE 膜。综合分析得出,鲜切西兰花贮藏0~9 d,PVDC膜保鲜效果最好;贮藏9~12 d,PE膜包装的商品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10、15、20和25 g/L)GABA溶液浸泡处理鲜切马铃薯片,通过测定各处理在贮藏过程中色泽、水分、总酚、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GABA处理均能有效抑制褐变,至第6天时L*值分别比对照高1.69%~5.39%,以15 g/L GABA浓度处理效果最佳,有效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降低了总酚的利用;进一步研究发现,GABA处理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上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P<0.05)下调;另一方面,GABA能够降低水分散失和减弱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损失,进而有效维持鲜切马铃薯的品质。GABA主要通过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抑制PPO转化成酚类,进而抑制酶促褐变反应。同时减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最终保证鲜切马铃薯薄片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鲜切莴笋的贮藏品质,该研究采用超声波(300 W, 45℃;ultrasonic, US)、纳米氧化锌(0.07 g/L;ZnO nanoparticles, ZN)、超声波协同纳米氧化锌(300 W, 46℃, 0.07 g/L;ultrasonic+ZnO nanoparticles, UZ)3种方法对鲜切莴笋进行保鲜处理(10 min),后在4℃冷藏8 d,以评价其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均可以有效提高鲜切莴笋的保鲜效果,其中US处理组的营养物质含量和表观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而ZN处理组的失重率和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相较于单一处理组,UZ处理更能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提高抗坏血酸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减少鲜切莴笋褐变和水分流失,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控制硬度和感官评分维持在较高水平,贮藏8 d后UZ处理样品的褐变指数比US、ZN和CK处理分别降低了21.91%、31.12%和37.55%,呼吸强度比US、ZN和CK处理分别降低了17.66%、20.49%和...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研究了热处理对鲜切牛蒡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对鲜切牛蒡进行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处理后的牛蒡切片置于23℃±2℃条件下5 d(模拟货架期),对货架结束后的牛蒡色泽L*值、失重率和维生素C(VC)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牛蒡色泽L*值、失重率和VC含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热处理鲜切牛蒡的最佳处理温度为46.5℃,处理时间28.8min,在此条件下,牛蒡色泽L*值、失重率和VC含量理论值分别为66.07、0.78%和6.16 mg/100 g。实际测得L*值66.13±1.7,失重率(0.79±0.03)%,VC含量(6.12±0.12)mg/100 g,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结论热处理可有效降低鲜切牛蒡贮藏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延长鲜切兰州百合贮藏期。方法:以兰州百合为原材料,经鲜切加工处理后,采用0(CK),1,5,10 g/L的异抗坏血酸钠(SI)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分析贮藏过程中鲜切兰州百合的品质变化。结果:10 g/L的SI浸泡处理可以更好地维持鲜切兰州百合鳞片的亮度,贮藏21 d时,褐变度、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比CK组低23%,8%,45%。在贮藏结束时,SI处理组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脂氧合酶活性分别为97.22,0.09,11.89 U/g,显著低于CK组(P<0.05)。电子鼻分析表明,SI处理对贮藏期间鲜切兰州百合的风味有调节作用。结论:SI浸泡处理是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采后处理技术,可以延缓鲜切兰州百合氧化褐变,从而维持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抗坏血酸是一种常见的抗氧化剂,对多种鲜切果蔬都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以不同浓度抗坏血酸溶液(0.5%、1%和1.5%)处理鲜切竹根姜,探究抗坏血酸对其保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能够延缓竹根姜内源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含量的下降,抑制活性氧含量和褐变酶活性上升,有效保持鲜切生姜硬度、色泽等贮藏品质。至贮藏12 d,经1%抗坏血酸处理后的鲜切竹根姜内源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70.66%和32.35%;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降低41.52%和25.31%;同时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丙二醛含量和失重率也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结果对鲜切竹根姜的保鲜以及货架期的延长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