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信江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河道采砂等人类活动不断增加的现状,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活动对信江水沙输移特性的影响,确保对水沙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基于信江梅港站近60年径流量输沙量实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对信江水沙分配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人类活动对水沙输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梅港站各年代径流量、输沙量年内分配基本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在6月到达峰值;水沙关系呈现出"大水多沙,小水少沙"的态势,泥沙主要集中在主汛期,月最大输沙量与洪水相对应;汛期与非汛期径流量呈上升趋势、输沙量呈下降趋势,且输沙量下降趋势显著;汛期径流量、输沙量波动较大,明显大于非汛期径流量、输沙量波动幅度;历史上信江流域水沙相关性较稳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规模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及河道采砂等人类活动不断增加,对水沙关系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东江博罗水文站水文特征变异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人工采砂和潮汐上溯成为东江下游河道水文特征变异的重要因素,该文以博罗水文站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人工采砂和潮汐上溯因子影响下,断面变化、水位特征值、水位流量关系等水文特征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3.
水文情势演变及归因分析是变化环境下水利发展研究的基础。以信江流域为例,根据信江入鄱阳湖控制站(梅港水文站)1953—2020年实测水文资料,对其近70年来年平均流量和水位的非一致性变化进行诊断;通过在基准期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模拟影响期的流量和水位,利用残差分析方法量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年平均流量和水位变化的贡献率;针对梅港站水文情势演变特点,提出了一种先采用保证率频率法推求其设计最小通航流量,再通过不同时期的水位流量关系推求变化环境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方法。结果表明:梅港站的年平均流量序列呈微弱的上升趋势,1991年为界的前后2个子序列的流量差异最大,气候变化起主要作用;年平均水位序列有显著下降趋势,2002年为界的前后2个子序列的水位差异最大,人类活动起主要作用;当最低通航水位的设计频率为80%时,2020年(代表现状环境)梅港站95%和98%年保证率的最低通航水位设计值较1991年分别下降1.78和1.79 m。研究结果可为变化环境下的航道航运、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宇 《陕西水利》2016,(5):30-32
本文依据太子河干流本溪、辽阳、唐马寨水文站水文资料,分析了不同代表站大断面不同年份河道形态变化,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研究结合代际特征,选取1964年、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2010年大水年为代表年,分析过流能力变化趋势;从自然因素的年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变化、年径流系数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量、流域下垫面、水利工程、水资源质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河流演变因素,为太子河河道生态治理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青弋江西河镇断面变化、水位流量关系和洪水水面比降的分析,揭示了河道采砂对青弋江河道水文要素的影响规律,为西河镇水文站防汛三线水位的调整和今后河道整治规划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沂河临沂站以上河道内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增多,特别是河道内多级橡胶坝的建立,天然河流的水文特性发生了很大改变,导致降雨的产汇流条件和洪水传播时间都有较大变化,形成"增峰"和"消峰"的现象。由于临沂站上、下游的采砂活动,河道断面发生变化,预报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河道出现下切导致水位流量出现明显变化,行洪能力增加,给水文预报也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河道采砂对河道河床和行洪的影响。根据河段的泥沙、采砂、河道断面和上下游站的水位流量关系等资料,对采砂引起的河道下切和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其成果对于防洪、规划设计和河道管理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河道采砂、航道整治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石角水文站测验河段河床下切严重,导致水位、流量以及断面面积等水文要素亦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该文通过该站的长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测验河段河床大幅下切对水文要素的影响,针对该站近年来枯水期感潮现象,提出了潮洪混杂情况下的水文测报、整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江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等活动产生的水文效应随着信江干流梯级电站相继建成而逐渐凸显。采用信江流域代表站系列水文资料,对典型站径流量、输沙量年内、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统计不同水文站径流量、输沙量年际变化,得出流域的水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信江流域水沙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幅度较大;1997年开始,流域年输沙量呈现下降趋势;流域内水沙关系相关性较好,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东江中下游河道近期洪水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30年来东江大规模人工采砂导致的河床下切现象,对最新水文、地形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点阐明近期东江河床变化和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化,构建东江中下游整体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东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现状洪潮水面线变化,为东江中下游防洪减灾、河道整治和人类活动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渡江龙塘站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化环境下世界众多河流水位流量关系均发生显著变化,分析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对准确预测水旱灾害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南渡江下游龙塘站水文资料,研究河段冲淤变化、断面形状变化、河流流速变化等,运用综合落差法消除各种影响因素,获得单值化流量并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模型,通过分析水位流量单值化图,发现近年来龙塘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现逐年抬高趋势,导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修建水库堤坝、森林砍伐以及河流采砂。  相似文献   

12.
大王庙水文站属国家基本水文站,国家重要水文站.介绍了从水文站概况、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到测验断面基本情况.整理了测验河段的实测水文数据,分析了水文站降水特性、水沙特性、断面冲淤情况、水位流量关系、径流量及相关特征值.为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农业用水等方面提供基础水文资料信息,在流域...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游黄州河段采砂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道采砂等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是河流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长江黄州河段为例,在实测水沙系列的基础上,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流量级下工程河段采砂后水位、流速和汊道分流比等变化规律,并模拟了不同典型年水沙条件下洲滩河段演变过程和采砂区冲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条件下,随着流量的增加,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有所减小、影响程度降低;分流比对平滩流量反应更加敏感,平滩流量条件下分流比有明显增加;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在不同典型水文年条件下,随着洲滩的冲刷后退加剧,布置在洲尾的采砂区泥沙回淤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信江干流3个水文站(上饶站、弋阳站、梅港站)近60年的实测流量、含沙量资料,分析了信江流域年径流、年输沙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1990 s水量异常偏多(+20%),径流序列存在29年、9年的主周期,但未来径流量表现为明显的随机性;(2)输沙量在1990 s起显著减少,导致水沙双累积曲线发生转折,R/S分析表明未来输沙量继续减少;(3)2000 s径流量偏少(-5豫)是输沙量减小的原因之一,1990~2000年间建成的界牌水库、大坳水库、七星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拦截泥沙,是梅港站2000 s输沙量异常偏少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水利工程建设等,预计今后梅港站输沙量仍将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5.
余超  廖芳珍 《人民珠江》2023,(S2):56-64
珠海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位于珠海市金湾区鸡啼门水道鸡啼门大桥下游鸡啼门水道左、右岸,大林水文站正好位于项目建设范围内,因此亟需评估项目实施对大林水文站影响,为实施后续减小对大林水文站影响提供依据;对大林水文站影响分析采用一维、二维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项目实施前后各种水文条件下的水位、流量、挟沙能力的变化,评价项目实施对测验河段及水文测站(断面)控制、水文资料、水文测验设施设备、水文测验方式方法、水文情报预报以及测站人员生产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影响;项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对水位、流量、挟沙能力影响较小;项目种植的是红树林,未来长势影响到大林水文站测验断面及下游河道断面,若红树林种植范围按照设计方案的预期效果进行生长,对河道水位、流速观测基本无影响;若红树林出现无序生长,面积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测验断面被挤占,河道过流断面被束窄,会造成测验断面附近水域水位被壅高、流速加快,从而影响水文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修河一级支流渣津水文站建站以来的实测水文资料,通过实测大断面面积、流速、流量等水文要素,对渣津水文站测流断面变化及水位流量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探求渣津水文站流量测验现状及历年变化情况,进一步提高流量测验精准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冬英  陈玺  黄燕  秦智伟 《人民长江》2018,49(22):112-117
水文资料作为水文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精度和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水利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决策。通过对伊洛瓦底江干流密支那、杰沙、德贝金3个水文站的水位、流量资料来源,上下游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密支那站的水位、流量进行比测分析,论证了其水位、流量资料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伊洛瓦底江干流密支那、杰沙、德贝金3个水文站的水位资料基本可靠,流量资料的精度和可靠性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评价结果为伊洛瓦底江流域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梧州自1992年以来每年均发生1-3次水位在20m以上的灾害性洪水,其中水位在23.00m以上的洪水有5次(4年),给梧州及西江下游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应用梧州水文站百年长系列水文资料,通过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上游来水来沙、断面变化、河床冲淤、防洪堤对洪水的影响、灾害性洪水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并未改变西江下游河道特征、梧州站洪水原有周期性演变自然规律及水文要素原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水库运行对水文站测验河段的影响,结合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实验河段的相关资料,包括实测水位、流量、含沙量、大断面等,通过对上游来沙情况、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同流量级水位变化、测验河道过水能力、洪水传播历时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行对花园口水文站测验河段产生的影响,探讨水文站测验河段河道的一般特性和洪水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水位流量相关性良好是水文测站能否进行流量巡测的基础。以王家会水文站为试点,确定资料收集年限和内容;通过分析测站断面变化,确定断面变化相对稳定;进行了流量级划分。主要对高水和中水的水位流量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单值化处理后相关性较好。经过分析王家会水文站满足《水文巡测规范》的要求,进行流量巡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