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控规已覆盖的城市片区,城市设计如何体现城市特色与提升城市品质,有效引导地块开发建设是重点与难点。研究建立"片区—地块"的复合型空间管控框架,提出针对性强的管控措施是本文的目的。通过对系统规划的梳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了片区建设的方向及总体要求;构建"总体—分区—节点"的空间控制体系,实现逐层落实空间意向与开敞空间控制要求;突出空间形象塑造的图则制定,增强管理实施的操作性,有利于实现城市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从四川汶川水磨镇重建实践中解读城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汶川水磨镇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过程与建成效果,回顾其灾后重建城市设计中安置—文化—生态—经济统一结合的发展理念,并总结了水磨镇灾后重建过程中采取从策划—概念规划—总体城市设计—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全过程的设计服务,指出水磨镇的经验在于全过程的城市设计保障城市形态的完整性以及总设计师负责制这一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城市设计的高效运作对于城市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我国特色的城市设计体制环境,基于杭州下城区七个片区城市设计,对其运作过程中遇到实施障碍的原因、表现以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实施障碍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层次定位模糊、前期研究不充分、转译机制未完善、开发主体多元化、公众参与不全面等方面,表现在设计层次不清晰、管控内容不成熟、机制建设不完善等方面。据此提出以"整体统筹,层次清晰""设计提升,成果深化""机制保障,有效实施"为核心思想的各类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关于空间统筹与要素协同的建设理念与国土空间规划全要素管控的改革思路一脉相承,其建设行动落实应充分依托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与传导体系。针对现阶段将统筹流域、城市、社区等空间层次为背景,协调“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不同要素为重点的海绵城市建设。以东莞市为例,提出按照水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系统性规律,将“流域统筹、要素传导、系统治理”作为海绵城市建设总原则,以流域为基本技术单元,研究面向空间统筹与要素协同的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明确生态空间管控、建设指标、设施布局等方案内容,依托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协调相关专项规划,实现从“流域区域”向“建设区域”的有效传导。对我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的热潮,但一直存在管控落实难的问题。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为理顺总体城市设计管控传导机制带来历史性机遇。通过分析4个样本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管控和实践,梳理总结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的衔接不畅、向下传导约束力不足、项目行动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借鉴国内外总体城市设计管控机制和经验,提出总体城市设计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横向衔接、纵向传导的管控策略,项目行动实施管理保障策略以及完善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新时期适应性转型,城市建设对建成环境品质,尤其是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团队基于"精细化"理念,相继于广州琶洲西区、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白鹅潭中心商务区核心区开展城市设计实施工作,简述相关城市设计优化、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管控工作及精细化实施效益.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中央公园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与实施管控工作是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统筹部署的关于城市设计与实施管控的系列工作探索,具体包含区域、重点地段两个层面的设计任务。区域层面主要任务在于搭建技术统筹平台,定位总体形象,明确系统结构,协调周边区域空间形态,同时以中央公园及周边地区为研究范围,细化城市空间形态,指导控规编制与修改。重点地段层面以中央公园周边地块为管控对象,结合项目建设的动态特征,具体落实、深化并校正区域城市设计的管控要求,对空间形态、建筑及景观风貌进行详细控制,同时采取与控规并行的双控机制,纳入土地出让条件,突出城市设计的实施性。  相似文献   

8.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管控的刚性指标,但在其管控和落实上未体现区域间的差别。以厦门市为例,依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和内涵,结合厦门市所处地域的特征,针对海绵城市试点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明确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地块及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并进行片区之间的径流统筹平衡。同时,开展海绵适宜性基本研究,优化海绵城市设施,以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厦门本地的管控实践经验,可为同类型地区的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析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内外部背景,提出改革的目标是让总体规划更有用.从国家、城市、各方主体和规划部门四个“用户”视角分析,提出其作用分别是:“落实中央精神的顶层设计,统筹全市工作的施政纲领,协同各方利益的沟通平台,实施建设、管控的法定文件.”为此,要转变规划理念、承接国家责任;实现统筹规划,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形成“一张蓝图”;推进规划统筹,建立规划编制与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规划统筹空间资源保护与建设;明晰政府/市场的事权边界和各级政府的事权边界,优化刚性内容传递,推进存量用地盘活.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城市设计管控提升城市品质,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下半场”建设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从城市设计的形态指引、审核准则、管控规程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典型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提出通过《城市设计通则指引》引导城市空间形态设计,通过《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规范城市设计内容审核,通过《城市设计管控规程》协调开发管理利害关系,这种整体、统筹、持续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管控体系,使得城市设计更具由大到小、由控到建的穿透性,从而保障城市设计场景的还原度。同时结合我国现行规划体系构建理想的管控模式,对《指引》《准则》《规程》的技术路线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多围绕城市尺度进行管控单元指标的分解。而对于小尺度新建片区,多采用落实上位规划固定指标的方法。本文针对小尺度新建片区的具体情况,结合新建片区的高标准规划建设要求及绿色建筑要求,以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详细介绍其总体目标的确定方法,划分汇水分区,梳理指标分解流程,确定片区地块指标及道路指标,并运用SWMM模型进行核算,以期为小尺度新建片区的海绵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建筑乱象”、城市风貌趋同、城市特色丧失等现象入手,分析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空间管控缺失问题,提出加强城市设计是新型城镇化对城乡规划变革的必然要求。进而分析了城市设计面临的认识不统一、定位不明确、体系不完整、管控机制不成熟等现实困境。通过分析这些困境出现的原因,从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1)明确城市设计的定位,借鉴欧美设计控制的经验,在我国现有规划体系框架下建立与规划控制并重的设计控制体系;(2)建立城市设计相关制度,统一认识,规范城市设计的编制和管理;(3)建立与规划管理对接的城市设计管控机制,强化城市设计实效性;(4)加强城市设计教育培训,培养城市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3.
陈智波  吴访  沈越 《规划师》2013,29(1):81-84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城市非建设用地作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主要的生态服务来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防城港市红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大力发展沿海工业的背景下,以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为重点,以生态保护、风貌保持和功能拓展为指导,通过统筹红沙片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探索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模式,逐步落实片区发展内容,从而促进片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城市建筑风貌作为彰显城市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维度,其公共价值属性愈发明显。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学界,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市建筑风貌进行管控已成为共识。本文通过对城市建筑风貌管控体系的梳理,以片区级城市建筑风貌管控为研究侧重,分析要素,梳理方法,形成路径。希望对我国的风貌管控和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精细化治理成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之一,城市设计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我国城市设计数字化工作的背景,探讨实现城市设计数字化管控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总结珠海城市设计数字化管控的做法,即构建城市设计数字化管控规则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提出城市人居空间三维量化分析方法,搭建城市设计数字化管理平台,并按统一标准将城市设计二维、三维成果规整入库,实现城市设计成果的规范化管理、智能化审查和科学化决策。  相似文献   

16.
统筹政府、平台公司、开发主体等相关主体行为,保障项目有效运行,对于区域开发项目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围绕战略目标的落地,提出“1+X+N”创新管理模式下的规划建设统筹总体框架,并从主体职责、协同工作机制、统筹工作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规划建设统筹工作机制,以滴水湖核心片区建设为例进行探讨,希望以此明确统筹规划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模式,打通政府、市场“横向”与“纵向”间的协同,探索一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质建设、多主体参与、全生命周期管控的统筹模式,形成“一套机制”保障片区开发项目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7.
以常德市海绵城市示范区柏子园片区为例,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的角度系统梳理了老城区现状问题成因,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构建了老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并利用模型模拟分析,探讨了老城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系统化海绵建设技术措施,以实现片区管控指标要求。通过构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改造、管控系统性方案,柏子园片区被打造成一座会“喝水”的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18.
街道设计从空间属性上看是街道空间与设施的综合统筹,从社会属性上看是街道资源与路权的再次分配。我国街道设计目前还面临着上位规划支撑不足、街道设计环节缺失、街区组织协调有限等问题。街道设计引导本质上是城市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政策的外在表达,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厦门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在城市公共政策导向下,构建由交通政策和系统规划组成的"城市—片区—街区—街道"的街道设计引导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露  薛斌 《云南建筑》2013,(5):133-137
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及大通道建设等发展背景下,瑞丽城市空间结构和职能内容将发生极大的拓展,正努力建设成为中缅边境贸易的中心城市、绿色休闲度假的黄金口岸区、沿边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结合城市CBD片区发展RBD区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城市魅力,赋予城市新的增长活力,是瑞丽实现城市功能转型、拓展城市空间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20.
《城乡建设》2022,(3):26-27
四川省成都市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创新机制,推动城市结构调整、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一、片区统筹城市更新(一)全面实施片区有机更新行动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以保护传承为主,以拆旧建新为辅,加强片区统筹,下足绣花功夫,精细化、渐进式推进城市更新。按照“先体检、后更新”原则,以城市体检评估结果为依据确定片区更新项目。动态建立城市更新项目库,合理安排实施时序,按照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推动成片连片更新,争取“更新一片、提升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