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针对我国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绝大部分空间形态,都出台了有关法律法规,形成了部门分治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衡的国土空间管制状态。此种状态在保障支撑国家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因管制制度自身的分散与割裂,产生了一系列空间冲突和治理矛盾,难以有效解决国土空间上无序发展、功能错配、效率低下、公地悲剧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不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模式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的回顾及总结,结合国家空间治理改革的新要求,提出新时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要以山、水、林、田、湖、海等自然资源要素,重要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等为对象,着重建设法律法规保障、国土空间规划、行政管理运行以及国土综合治理四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落实规划管控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制度,涉及全域各要素分区分级的精准化管制和全生命周期管制.国家、部、省大力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其中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是重要的数据汇集、共享中台.为实现平台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自然资源业务的有效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保障各级各类规划的实施监督,平...  相似文献   

3.
高群  潘蓉  杨毅栋  蒋迪刚 《规划师》2021,37(10):49-54
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协同纵向和横向政府事权,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全过程,确保规划刚性控制和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空间治理和规划变革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杭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规划管理全过程系统"补短板",初步探索了市级层面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5.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地为主”的项目式整治模式对国土空间格局整体优化作用不足。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期,要求实现跨区域统筹、多途径实施、多措施保障,亟须以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驱动乡村生态优化、经济发展与功能提升。基于此,文章剖析了现有国土空间整治相关规划的特征与问题,构建耦合三层尺度、“三生”空间与“三规”技术的乡村国土空间精细化整治规划框架,建立“规划—设计—工程”有效衔接的规划策略与路径,面向实施提出完善组织协调、制度管理、资金运营等保障措施,以期为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筑牢生态安全格局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广东省惠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实践,提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具体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三调”结果和各类调查评价,理清资源本底;开展功能分析,划定保护格局和范围;制定空间用途方案,明确准入和转换规则;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台账,创新管理和动态评估体系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思路,形成可操作、有效管用的制度框架,以期促进资源利用水平切实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用途管制准入体系仍存在要素与分区管制脱节、用地审批“放权”未全覆盖、管制刚性与弹性难以平衡、分区管制事权划分不清等问题,已无法适应国家简政放权和新时代系统管理的需要。文章在明晰用途管制分区准入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准入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分区管制视域下探讨准入方式和事权管理办法,构建差异性陆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准入体系,即统一划分管制分区体系、构建分区事权分级系统、探索差异化准入管制方式和完善准入内外监管机制。如此,促使管制部门既“放得下权力”又“抓得住重点”,推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以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李林 《城市住宅》2021,(6):203-204
作为人类管理社会资源的具体方式,国土综合整治已被列入国家顶层战略规划,是国家推进城镇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传统的土地资源整治模式主要以加大耕地面积为主,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国土资源规划需求,也不利于优化国土资源.因此,新时期的国土资源整治应从综合治理角度出发,在城镇空间建设、乡村土地建设以及生态修复建设中作重...  相似文献   

9.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详细规划具有实施性和管控性双重功能。详细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底线管控”和“分区引导”的管制工具,迫切需要探索详细规划用途管制的技术路线。本文辨析管制工具“分区”“分组”“分类”的差异和关系,参照国外城市的分区管制技术经验,构建基于“用途分区-用地性质-建筑用途”的管制规则,强调管制目标与管制要素内在的关联性,完善从规划编制到建成环境管理的全流程用途管制。分区管制可适用于现行单层控规编制,也可结合“单元-地块”的分层编制体系,建立“市-区”两级的分级管理机制,优化详细规划事权划分与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研究三者的关系发现:(1)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初衷是立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其中的连接点;(2)自然资源监管可以区分为载体使用许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3个环节;国土空间首先是自然资源的载体,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应资源载体使用许可,是载体产权许可和产品生产许可的前置条件;(3)空间规划服务并作用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现实类型多,但内容、管理逻辑基本相同,产生的冲突是因土地发展权管理权力之争带来的;(4)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表明,以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的一级土地发展权管理,对属于地方事权的二级土地发展权管理产生了更强的约束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容也将包括"建还是种"、"种什么"、"建什么"、"建多少"等;(5)未来两级土地发展权的统一归口管理,要求空间规划管理既要管好全域国土空间的重要控制边界,也得管住微观的用地、用海行为,这对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长远大计,承担起基础性、指导性、约束性的功能;结合"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管""用"前提,设想构建"一总四专、五级三类"的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三基一水两条线,两界一区五张网"的保护开发边界"落地"。  相似文献   

11.
12.
构建科学高效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管控指标传导体系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理念,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厦门市近年来工作实践及营商环境优化改革背景,提出解决用途管制管控指标传导问题具体方案。包括统一规划编制及入库标准,消除规划矛盾;建立规划实施传导体系,主动衔接规划与实施计划;开展项目策划及要素保障,促进管控指标更加齐全明晰;梳理管控指标内容,明确指标传导及监测预警校正规则等。通过实施探索,以期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管理提供参考思路借鉴,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加快国家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体系的梳理,明确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划定以及管理的法规依据,考察日本如何通过法律体系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统筹、规划、利用与管理,并获得开发许可。根据日本《国土利用规划法》第9条,都道府县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规划,将国土分为城市地域、农业地域、森林地域、自然公园地域及自然环境保护地域五大地域,即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分类,这是用途管制的基础,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的分类是规划行为,也是国家的公共行为,规划主体是政府,政府依据国土资源与相关法规进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途边界划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本质是追求公共福祉,在土地财产权和国土利用的公共性基础上,确保国民健康的生活环境,坚持国土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日本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体系由《国土利用规划法》和个别法(五大地域类型法律)构成,规定了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主法与个别法叠加的综合管理体系。用途管制是依法进行的制度化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法律及规划对国土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针对我国现行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存在的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及标准制定各自独立封闭、内涵不清等问题,借鉴国内各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云南省的生态、民族和边疆等特色,细化分类,构建了涵盖3个大类、18个一级类、88个二级类和45个三级类,覆盖城乡、地上地下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揭示当前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管制的主要问题与转变目标,为其制度构建提供经验借鉴。通过研究我国台湾地区由都市、非都市的二元管理体系向全域空间管控的转变过程,总结归纳其土地使用分区管制的方式、总体框架及法律法规体系。发现我国台湾地区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这一落实规划目标的基本工具贯穿始终,且分区分类体系完整,管制规则及法规体系已成型。基于相似的空间整合背景与国土空间总目标下,提出在全域空间上建立通则式的分区管制制度,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现有的“五级三类”体系拟定了分区管制框架构想,并总结了整合路径的经验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李娜 《城乡规划》2021,(1):82-89
乡村空间处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终端,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本文从空间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乡村空间的治理转型,同时结合乡村空间的"三重模型",构建物质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互嵌"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提出蓝图导向式的物质空间治理、干预式的空间生产过程治理、反馈式的社会再生产治理三层实践机制;此外,在县域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意义,对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进行讨论,提出了要想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实施基于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国城乡发展从“乡土中国”演变到“城市中国”,正逐步向“城乡中国”转变,乡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聚落结构等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亟待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乡村空间治理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江苏省作为全国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已进入了“城乡中国”时期,并积极在一盘棋谋划空间、“三生”空间联动治理和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实践。以江苏实践为例,通过对江苏乡村空间治理的历程回顾,总结提出江苏三个不同时期的乡村空间治理阶段及其重点、逻辑和特征,认为江苏探索出了“规划统筹—行动协同—政策合力”的乡村空间治理系统路径,为新时期的乡村空间治理提供了现实样本,并从理论框架、治理模式和治理规则对江苏乡村空间治理实践的模式特征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丰富完善乡村空间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主要包括遵循乡村发展“人—地—产”耦合运行系统的理论框架、针对四类乡村探索了与其相适应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发挥了村庄规划作为乡村空间治理基本规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空间开发保护关键环节。首先回溯了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演变,提出土地私有制下空间用途管制目的在于限制私人土地开发权;而我国在土地公有制下重点在于抑制地方政府的开发冲动。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分析现行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仍存在对地方开发的管制盲区,未能有效制约土地开发的低质低效趋势,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进而提出严格层级传导,保障管控要素精准落地;通过精细化空间管制提高地方土地利用集约度;以及生态优先,强化空间用途管制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