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降低居民居住地和职工工作地的过度分离,可从源头降低通勤交通总量,成为理论、实践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测度职住分离(或职住平衡)有多种方法,基于职住比的单元平衡法长期处于主流地位,其局限性也很明显,而且以单元尺度、边界隔离问题最难解决.研究提出,用通勤距离为自变量的函数估计职工居住密度,和从业居民的实际密度相比较,将两者的偏差来测度职住分离.用于估计密度的函数应符合交通出行分布特征,函数的概率期望值等于调查得到的平均通勤距离.因函数连续,不存在边界隔离问题,也可化解单元尺度的局限性.以上海中心城区为实例,以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为基础资料,手机信令为辅助资料,本方法得到初步尝试.根据经验认知,本方法得到初步验证.分析结果基本符合上海中心城区的产业、居住分布特征,可以进一步体现工作岗位、居住人口的分布密度对职住分离、通勤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暂住人口以及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对南京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职住分离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分离进行定量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然后分剐就"居住-就业"空间的单因子、主要影响因子以及空间分异在空间上的聚类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分别从个体和外部两个层面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职住平衡与通勤的苏州城市职住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平衡是城市规划考虑的重要课题。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交通出行调查数据,从不同的空间尺度,采用平衡度指标、自足性指标以及平均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测度苏州市职住空间的结构特征和职住平衡情况。研究认为,苏州市总体职住平衡处于合理范围,但由于苏州市的产业布局导致职住空间分异明显,随着城区一体化的发展,职住空间结构正在加速重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和住房等城市发展政策方面提出优化苏州市职住平衡的建议,为苏州市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市为例,采用早晚高峰OD数据、百度地图实时拥堵数据及POI数据等多元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提取天津市早晚高峰时段“郊住城职”典型通勤行为线路,分析职住分离、道路拥堵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职住分离下的通勤路线主要集中于城郊“住”空间与6—8 km外的中心城区“职”空间之间。职住空间各自高聚集且在一定距离下相对分离会造成通勤路线重叠短时集聚,从而产生拥堵碳排放,但早晚高峰拥堵碳排放特征及形成机制有所差异。“郊住”周边土地功能、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设施在早晚高峰对拥堵碳排放产生差异化影响,如果增加道路网密度及公共交通站点可达性,那么无论早晚通勤均可有效降低拥堵碳排放。以期为大城市功能疏解和交通改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利用各街道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计算18个行业门类的空间错位指数及各行业人口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的差异,并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状况存在明显不同,其中第二产业要明显比第三产业严重,同时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间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不同行业就业的郊区化进程及其集聚状况,成为行业间职住分离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居民通勤交通出行调查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就业—居住比、独立指数及平均通勤距离、通勤时间等指标,分析郑州市各分区的职住结构特征及职住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郑州的职住空间关系整体呈现非平衡状态,城市各分区职住空间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上街区、金水区和惠济区的职住独立指数较高,具有相对较好的职住自足性;中原区、二七... 相似文献
8.
基于南京市新就业人员典型聚居区的调查数据,对3类聚居区内人员的通勤特征、职住空间关系及各聚居区的职住平衡进行分析与测度,发现:新就业人员的通勤表现出时间以半小时为主、方式公交化、费用扁平化的总体特征,且各聚居区人员的职住空间关系依区位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城乡结合部住区(南湾营)和城市老住区(四方新村)的人员职住相对平衡,而大学生求职公寓(大巴士和万和)的职住则趋于不平衡.进一步比较职住平衡与不平衡的聚居区内人员个体内在属性差异,得出职住平衡的聚居区人员具有年龄26岁以上/来自农村且学历较低/收支水平中等偏高/住房方式以合租、单住和同居为主,而住宅套型与人均居住面积多样化等社会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腹地是城市就业中心规模维持和增长的必要条件,反映了就业中心职工的职住关系特征.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极高抽样率特征,提出了按照职工居住数量比例排序的就业中心劳动力市场腹地新的计算方法,并与按照职工居住密度绝对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通过新方法计算得到的劳动力市场空间分布范围更符合空间经济理论的区位特征,腹...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社会发展呈加速发展状态。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人类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社会面貌。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居住环境,并产生出新的居住理念和模式。因此建筑设计者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预测人类生活方式、心理的变比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居住区的开发与社会的发展相符合。 1、对城市居住区规划现状的分析 从我国城市和居住区规划建设的现状看,我们的设计规划思想主要受《雅典宪章》、C·A·佩里的“邻里单元”和前苏联生活居住区模式的影响,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居住区的单一功能性。这种城市建设方式是以大工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户籍人口“人户分离”现象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人户分离"迁居(入)地实际"常住人"角度,系统考察了近年来上海市内户籍人口迁移过程中出现的"人户分离"的总体状况、"人户分离"人口的基本属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人户分离"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后果,提出了解决"人户分离"的时策建议.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城市户籍人口在市内迁移过程中出现"人户分离"现象,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特别要影响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及行政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人户分离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口数量和人口比值2个指标,从市域分区、市域圈层、社区单元3个空间视角对上海市内部分离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外来人口是上海市人口空间战略面临的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14.
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新一轮以"大基地建设"实施保障性住房计划的规划工作,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贯彻实施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优化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完善住房供应结构,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和水平。规划从指导思想上突破传统居住区概念,由"大型居住基地"转变为"大型居住社区",突出城市社区的整体发展理念,突出社会和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选址研究、规划编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景观住宅"流行开大面积门窗对建筑节能带来的问题,通过对有关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选用门窗以保证节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城市居住社区变迁及其规划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的城市居住面貌和空间格局发生极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强烈急遽的变迁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凸显出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急待我们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18.
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指导意见》的目标和任务,结合上海实际,论述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大力发展节能省地住宅所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人口迁居与住宅布局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上海市各区县近几年人口和住宅的变迁过程和现状,分析了上海市人口与居住房屋分布变化和它们之间的正相关性,以及人口和住宅疏散的原因,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上海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似乎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浦东开发,这一决策使其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殊不知,在十九世纪的城市发展,也有一个重大的转折,那一场结构性的变化,奠定了如今的城市基础.通过对当时城市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租界的认识和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更进一步了解上海城市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