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研究和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分别从保护规划定性、遗产构成与筛查、遗产评估与分析、保护区划与管控、保护规划分期等方面探讨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总体思路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类普遍性、原则性的技术层面上的思考和认识,希望能对各地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工作乃至大运河申遗工程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杨丽霞 《华中建筑》2010,28(3):170-173
英国哈德良长城1986年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大运河申遗业已启动,两者在其跨区域的线性特征、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构成、管理规划编制等方面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和相通,该文通过哈德良长城保护管理的介绍分析,从专项评估、申遗候选点及申遗范围、运河遗产管理及展示利用等几个方面对大运河申遗及保护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运河文化遗产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大运河保护工程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向动态化、巨型化、线型化和生活功能化等方向扩展的趋势"。其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也几乎涵盖了当前遗产保护领域所有的新热点与难点问题。在笔者参与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的制定工作以及江苏省市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工作中,逐步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涉及管理体制方面,也涉及技术层面,关于这些问题的思索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引起对这一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申遗背景下,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是一项具有学科交叉特征、需要众多专业协作的繁复工程.其中,遗产价值特色的评估作为规划的重点环节,实质上为遗产的合理划分层级.编制保护区划、制定多元策略和管控要求提供了核心依据与前提保障.为把握“价值判研”的科学合理性,本文结合常州段的河道类遗产保护,尝试着采取”横向+纵向”、时空维度相结...  相似文献   

5.
大运河开凿至今2 500余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承载着厚重的遗产资源,是华夏大地的历史瑰宝。但长期以来,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冲击下,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等困境,遗产价值逐渐被消解。基于遗产廊道理论,以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苏州为例,从大运河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适宜性两方面分别对遗产资源点及城市空间环境展开分析,为大运河遗产保护与规划布局提供重要依据。这对各地进行的遗产保护规划、线性廊道构建、城市风貌建设等内容同样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运河聚落遗产的长期动态保护和有机更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以运河古镇道口镇为例,在充分保护运河古镇历史遗产的基础上,针对原住居民在改善生活、提供就业、传承文化、发展经济等方面的迫切要求,采取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的动态更新模式,并根据古镇自身特点,给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十三五"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不仅影响到了运河的岸线,也影响到了运河周围的生态环境。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它表明中国大型运河遗产廊道保护、规划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国外运河遗产廊道理念、慢行系统建设逐步兴起,而淮安水网密集、遗产丰富,这正是一个发展运河遗产廊道来促进淮安市经济、文化、历史传承、保护生态环境的好时机,也能为我国其他大型线性文化的规划保护提供样例。京杭运河是世界上第一大运河,途经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个省份,大运河淮安段  相似文献   

8.
协同规划——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运河属于目前尚在使用的活态文化线路遗产,特别是大运河浙江段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在用河段之一,航运繁忙,防洪排涝等水利功能不可替代,因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界定、保护与利用突破了一般文物、文化遗产的概念,是遗产保护领域前所未有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特点、保护与发展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大运河(浙江段)保护规划编制中综合各专业、各部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采取协同规划的编制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源考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大运河列为遗产名录,从而开启了中国跨域的线性遗产保护的国际视角.2017年7月初,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推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工作时强调,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根据《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大运河遗产北京段保护以元至明清的京杭大运河作为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核心,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一线河道作为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主线.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2012,(6):116-117
14日下午,大运河(江苏段)保护和申遗考察汇报会在扬州召开,在两个小时的会议中,大运河考察组成员纷纷发言,在总结各个地区运河申遗工作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一座申遗资源相对少的城市甚至对其他申遗资源较多的城市产生。妒意",引发众人大笑。会议中,有考察组成员直言不  相似文献   

11.
12.
铁路遗产的保护实践拓展了工业遗产的内涵与外延,而火车站是铁路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1960年代,围绕城市历史火车站保护与拆除的问题展开了论争,英国的工业考古学与美国的建筑保护运动开拓了各自的遗产保护领域。首先分析从1950年代开始逐步成熟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简述早期铁路遗产的保护实践,重点回顾铁路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尤斯顿拱门"事件,分析工业遗产认知的转变,从单纯地认识价值转变为在再利用中延续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北京地区古建筑传统材料的生产遭遇寒冬。文物建筑修缮时使用的传统材料难以为继,掌握传统材料制作工艺的人才流失严重,文物建筑修缮面临无材可用的窘境。本文通过解读“二十二字文物工作方针”,尝试找出帮助传统材料生产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使北京地区古建筑传统材料得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开始较早、进展较快,本文在介绍工业遗产研究起源和发展概况的同时,简介了欧美若干国家的研究情况,并在文献分析和个案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工业遗产研究发展的特点和态势.  相似文献   

15.
遗产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遗产”概念的再认识:遗产不等于文物我们总习惯于强调自己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用文物的标准来衡量文化遗产而事实上文物价值只是文化遗产价值的一部分。世界文化遗产的全球战略研究将人与环境。自然与文化之间的有机关系放到了突出位置。在以往关于文化遗产的人是基础上,人们一方面开始关注近代的和二十世纪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对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性的、活的文化景观上来。如:瑞典去年成功申报了一家上个世纪20年代使用的无线电电台这家电台完整地保留了当时一整套的设备和建筑物它代表了世界通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同样墨西哥著名现代派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路易斯巴拉干的设计事务所和他的住宅共一千多平米的建筑物也被列人了世界文化遗产。巴拉干在现代建筑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影响了拉美地区现代建筑和景观的设计风格。许多人会质疑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是否能够上遗产的标准,因为我们总在强调自己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用文物的标准来衡量文化遗产而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文物只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一种文化遗产、一种景观,  相似文献   

16.
张倩 《华中建筑》2011,29(4):18-20
探讨欧洲国家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建筑及其毗邻环境的保护、更新、合理的再利用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的现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法国图卢兹现代与当代艺术中心,在历史建筑再利用方面的设计工作和实践结果,提出对历史建筑再利用对其自身和所在地段及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博  宋峰  孙铁 《中国园林》2022,38(6):86-90
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改变和多元保护思潮的涌现,世界遗产权威话语体系下客观理性的自然保护观念逐渐被挑战,自然遗产保护展现出文化转向。从遗产话语的视角切入,分析文化转向的动因、机制、过程。通过对相关文本的解读和分析,从自然遗产保护价值观转向、对象内涵转变、操作机制修订3个方面总结自然遗产保护文化转向的全过程,批判性地理解转向中自然遗产话语的建构手段,进而为中国自然遗产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工业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为了呈现国内外专业人士对工业遗产问题的研究与见解, 《城市环境设计》编辑部组织了这次对话,通过网络的平台,深入探讨了有关工业遗产及景观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戴湘毅  刘伟国  徐敏 《中国园林》2012,28(8):112-115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其相关的产业遗产也是中国最为典型的遗产类型之一。无论从陶瓷文化的重要性和世界遗产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文化主权出发,中国陶瓷业遗产申报世界遗产已刻不容缓。以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为数据来源,确定了789项陶瓷业遗产,并以此分析了这些项目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陶瓷业遗产应该以瓷器生产的历史阶段为重点,以陶瓷文化的整体价值为依托,采取多项联合捆绑申报的方法申报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20.
作为振兴伍斯特Lowesmoor区这个广泛长期项目的一部分。Crittall钢窗被指定用在了现场人们最熟悉的一座建筑上,这就是Great Filling Hall。它是伍斯特历史上著名的制醋厂建于这座城市因其工业遗产而闻名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