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刘立明 《广东化工》2010,37(1):179-180
文章结合江南大学建设具有发酵产品绿色制造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从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构建了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平台。通过课程实验、科研训练、跨课程综合实验、工业过程实践和本科创新计划等五个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的训练,造就基础知识厚、专业技能强、创新能力优、综合素质佳的具有生物工程专业创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基于化学工程视角的"2121"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即,建设校内和校外"两支"师资队伍、构建"一个"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个"培养平台、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化工专业核心课程的相互关系及开设顺序。探讨了实验课程、校内实习实训、校外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的开设方式与相互关系。提出了开设多套成体系的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最后,通过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职业教育平台,形成了三层次、多维度的化工专业工程教育网络,为同类院校在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文章对地方院校化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对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训、实习两部分进行了探索,提出构建以"合成制备-分析表征-性能应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具有"一体化、三阶段"为特色的化工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及构建校内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训、实践体系;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积累的不同阶段,构建校外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互联网+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全面实现校内、外所有化工实践教学基地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5.
《粉体工程》课程是材料类专业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与粉体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的授课需紧跟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对口的教学设计。《粉体工程》课程施教的过程中,设有校内授课教师和校外企业教师,校企教师共同进行施教过程,在校内学习了基本的课程知识点后,将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经由企业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研讨形成专业教学设计方案,将生产共性问题直接搬上课堂,结合课程施教理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再经由学校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得到基础数据,进而在学校中试平台进行工程实践,得到合理性操作参数后经由企业教师在企业生产中进行适时的放大试生产,形成理论-实验-中试-工程实践的校企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广州市生物产业发展,围绕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在创造性地整合出"生物工程上游技术实验"、"生物工程中游技术实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3门专业实验课程基础上,将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30门课内实验课设置成13门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形成了基础性实验课程、提高性实验课程、研究型实验课程"三层次"的实验课程新体系;构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校内课堂实验—校内科技/专业技能竞赛—校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教师科研"四结合"实践教学体系。这些教改成果陆续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得到贯彻实施,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建设有机衔接了实践教学各环节,学生得到了多方位的锻炼。  相似文献   

7.
在IEET工程认证的背景下,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习实践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索研究。从IEET工程认证的标准出发对实习实践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校企共同制定实习培养方案,建立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建立仿企业装置的实训平台,借助平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实现校内学生的自主实习;在校内实习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生产的顶岗实操。通过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实习实践的效果,达到IEET专业认证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邵蕾  李德江  代忠旭 《广东化工》2016,(19):186-187
根据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从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从建立校内实训平台和融合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设置专业综合实验,将科研项目引入实验教学,实行分散式实践,校企协同指导毕业设计,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校内SPOC在线课程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改性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SPOC课程平台版块构成和课程内容结构框架,并以课程知识点"注塑制品缺陷分析—飞边"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SPOC课程平台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借鉴CDIO教育方法中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大工程理念,构建了以课程教学体系的"3平台+1体系"模式、实践创新体系的"3实践+1认证"模式和培养时间上的"3校内+1企业"模式等三个"3+1"结构为特色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于CDIO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就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安装化工模拟计算软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按照化工设计大赛模式进行课题设计,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校内实训平台的建立,提升学生模拟优化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以上方面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存在没有充分整合和利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结合本专业建设情况提出了建成校内实训中心、更新和扩充现有的实训装备、建立技能鉴定所、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开发化工仿真实训平台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芬  邓祥 《广东化工》2014,41(23):177+172
化工原理校内实践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通过对各单元操作的实践应用达到对工程的初步认识,而精馏及塔设备单元体现了化工操作的特色。通过对精馏单元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展开讨论,为化工原理实践教学提供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红萍  李小芳  黄玉  阳怡锋 《广东化工》2013,40(18):160-161
以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结合我校"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设计了"通才教育+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发展课程平台,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以化学理论与应用为基础的实验课程平台、以专业能力提升训练为主的实践课程平台、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大块。  相似文献   

15.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一体化、三层次、多模块"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涵盖基本技能、实操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中注重实践教师团队建设和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开放校内科研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专业群基础共享课程《有机化学综合实验》综合实验实践性课程中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建立包含在线演示实验操作的网络课程设计体系,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阿司匹林制备实验项目为载体,深入挖掘该项目实验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完善综合实践教学过程,形成宝贵的教学经验,以期能在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为抓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及构建"创客"团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实现了分层次教学、多元化和个性化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开辟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加强校内中试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导游服务技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探究.本文理清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并从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室建设、校外实训实践三个角度对该课程的实践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于丽颖  杨英杰  金星 《广州化工》2014,(2):142-143,145
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实践表明,理论课程新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完整性和新颖性,实验课程形成了一体化、三层次、多模块化学课程群实验平台,对普通高等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高校对环境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至今仍尚未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因此,亟需通过强化和改革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专业实习四个教学环节,建立培养学生"技术"和"创新"两大能力的应用技术性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校内模拟"与"校外实战"两大实践平台,以促进高校环境专业综合改革的建设,使之成为我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