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凌开成 《煤炭转化》1991,14(2):37-39,46
笔者根据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太原工业大学与加拿大阿尔伯他省研究院(Alberta Research Council 简称 ARC)签定的技术合作协议,于1989年9月至1990年10月在该研究院的煤烃加工部,利用该部的煤油共处理设备和技术,对山西省的两种煤焦油和两种煤进行了加氢与共处理研究,有关这部分工作将另文发表。本文仅就在加期间所了解的加拿大煤油共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现状作一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铁系催化剂对煤油共处理产物组成和性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用两种铁盐,采用催化剂预分散在原料油中以及预担载在原料煤上两种催化剂制备方法,并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煤油共处理反应体系中考察其对产物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较分散型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适应性更好,Fe2 较Fe3 与反应体系的适应性好,由此可知,四种催化剂催化效果的优劣顺序为:负载Fe2 >负载Fe3 >分散Fe2 >分散Fe2 ;此外,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中间产物前沥青烯向液化产物沥青烯的转化越彻底,减压尾油中重组分向轻组分转化程度越大,液化残渣中催化剂的聚结程度也越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负载和分散型催化剂,对内蒙褐煤与杜-84超稠原油(以下简称Du-84原油)进行了共处理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优于分散型催化剂;对不同催化剂前体的考察结果表明,FeSO4的催化效果好于Fe(NO3)3,FeSO4更利于沥青烯的生成;对催化剂浓度的考察结果表明,FeSO4负载催化剂的最优添加量大于1wt%,而分散型催化剂在催化剂浓度为0.5wt%时达到最佳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铁,钼催化剂在煤油共处理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兖州烟煤和低温煤焦油共处理反应中,采用铁,钼等不同的催化剂,基于煤转化率的不同,考察了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同时探讨了在共处理反应中不同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5.
对延长石油集团煤油共炼装置产生的共炼残渣进行原料特性分析,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危害性进行了评价。基于煤油共炼残渣的特性,提出了煤油共炼残渣与多元料浆气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煤油共炼残渣的资源化高效清洁利用的思路,并详细介绍了技术路线和研究情况。多元料浆气化技术能使煤油共炼残渣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得到有效分解,实现污染物消减;能使无机物在熔融条件下与原料煤的灰渣形成安全稳定的玻璃化产物,有利于最终的处置利用。结果表明将煤油共炼残渣作为部分原料进行多元料浆气化反应,能够实现对残渣的资源化处理,气化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50L高压釜上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煤与催化裂化油浆共处理反应压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H2气氛和5.0MPa(室温)条件下,使用Mo系列催化剂时,体系总压力最低,压降最多而且压力下降时温度最低;使用Fe系列催化剂次之;无催化剂时结果相反.说明Mo催化剂加氢性能最好.油浆与煤投料比例对压力的变化规律影响不明显.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增加.在低温400℃保温段,反应1h压力不回升,延长反应时间到3h压力也不回升,但压降主要发生在保温前期.在高温425℃和450℃保温段,压力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会回升,可能是发生缩聚反应所致.温度越高,缩聚越严重.气氛对反应影响较大.N2气氛下,在保温段压力一直增加,可能是缩聚反应产生小分子所致.  相似文献   

7.
Curt.  CW Casse.  F 《煤炭转化》1991,14(2):67-71
0 前言本文考查了在非催化和催化煤油共处理反应条件下的供氢作用及重要性.共处理反应包括煤和石油渣油同时发生的多种反应,使煤转化成较低分子量的产物,使石油渣油得到提级和脱除金属。由于共处理反应涉及煤和石油,所以有必要回顾一下供氢作用在这些反应系统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HRI煤油共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治邦 《煤炭转化》1991,14(2):43-46
0 前言美国碳氢化合物研究公司(HRI)是专门从事石油重油深加工和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1974年开始煤油共炼初期试验研究,用微型高压釜、高压釜和25kg/d 小型连续试验装置进行了原料筛选和技术经济初步可行性研究。1985年开发出两段煤油共炼工艺,从此得到美国电力研究院、安大略-俄亥俄合成燃料等公司的资助,制订了三年研究和技术发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煤油共炼装置运行稳定性,降低成本,选择国产配件代替进口配件,并对压缩机系统进行升级,增加油雾处理系统,在保证压缩机长周期运行的同时减少废气排放。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2017,(3)
对平顶山矿区两个煤样进行了热解反应研究,考察了热解温度对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煤气与焦油的产率增加,半焦产率下降,其中煤气产率的增幅较大,但产率较低,焦油产率增幅较小,但一直呈现出增加趋势;煤气中H_2与CO含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H_2增加幅度大,CO增加幅度较小;CH_4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CO_2含量较小,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C_2~C_6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温度升高,煤气热值持续下降;由于煤质的差异,两个煤样的煤焦油性质相差较大,在≤360℃的馏分中,煤样1煤焦油以酚类及其衍生物为主,煤样2煤焦油以芳烃及芳烃衍生物为主。  相似文献   

12.
依托河南某水泥厂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采用SMP系统对物料进行泵送,热盘炉系统进行物料焚烧处理,最后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对水泥窑品质及替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水泥熟料质量达到相关标准,燃料及原材料替代明显,因此,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全润  胡浩权 《河南化工》2009,26(12):28-30
在压力2MPa,温度350—650℃范围内,对比研究了大同煤分别在氮气和氢气气氛下热解过程中产物的分布和气体生成规律。研究表明,煤的热解和加氢热解转化率和水产率都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在热解条件下,焦油产率在500℃出现最大值。氢气对煤热解转化只有超过一定温度才具有促进作用,此时与热解相比具有较高的CO、CH4和C2^+产率以及较低的CO2产率。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甲醇制丙烯催化剂第一周期运行情况,研究了反应产物选择性以及丙烯收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其产物变化规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活性位逐渐被积炭覆盖,导致酸性位数降低,从而使丙烯收率逐渐升高,气相中丙烷选择性降低,LPG收率也逐渐降低,其他副产品变化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5.
应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铁基催化剂Fe2O3、Fe S、Fe(NO3)3对伊犁南台子煤催化加氢热解产物分布和半焦结构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铁基催化剂后,加氢热解中气产率增加最大为17.78个百分点,半焦产率下降最大为21.41个百分点。利用BET法对半焦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发现,添加Fe(NO3)3后所制得的半焦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分别为不添加催化剂所制得的半焦的6倍和1.7倍。从TG和DTG图中发现,加入铁基催化剂后,半焦活性增加,其中Fe(NO3)3的作用最明显,热失重速率最大,说明半焦活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张雪红  项茹  薛改凤 《煤化工》2010,38(5):27-28
为避免炼焦煤粒度不均影响焦炭均匀性及质量,对不同粒度炼焦煤的煤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单种煤粒度进行了调查,可以看出:同一炼焦煤,粒度不同,煤质差别较大;炼焦煤煤种不同,粒度大小存在差异,且各粒度内分布比例也不同,大多数单种煤粉碎前3mm的比例均在60%以上。因此,在确定粉碎工艺前,应先进行炼焦煤粒度调查,再选择适宜的粉碎工艺。  相似文献   

17.
煤中锗的资源分布及煤伴锗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中锗资源的分布规律及我国的锗煤富集区分布情况。阐述了水冶法、火冶法、微生物浸出法和干馏法处理含锗烟尘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不同工艺的对比。在火冶法中,着重介绍了燃烧富集、二次富集处理含锗褐煤及采用氯化蒸馏法处理含锗烟尘的工艺,并以含锗褐煤为例,对热电联产富集锗、氯化蒸馏提锗的处理过程进行了物料平衡分析。简要分析了煤伴锗提取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提锗工艺的改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废聚丙烯塑料和低温煤焦油共裂解制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低温煤焦油和废聚丙烯塑料共裂解油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实验,得到了废聚丙烯塑料与低温煤焦油共裂解制油的最佳操作条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低温煤焦油加入量不能超过15%,共熔物制油转化率可达86%。同时加入总量40%的废聚乙烯塑料不影响油品转化率,只影响柴油和汽油的相对收率。制成的柴油同0#标准柴油指标一致,汽油同90#标准汽油指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周燕 《煤化工》1999,(1):27-28,48
介绍了利用电石生产过程中焦炭粉、石灰粉以及石灰生产废气中二氧化碳和余热制造碳化焦球的生产技术,对碳化焦球在石灰、电石生产中的应用进行评述,并对碳化焦球项目进行了投资及经济效益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胡生泳 《广东化工》2005,32(10):66-68
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流动反应器内物料的返混影响着串联反应的产物分布.本文分别对串联反应在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和完全混合流釜式反应器中各组分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两种反应器进行比较,给出反应器选择和在实际生产中反应器设计及操作方式确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