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德《原子经济》1982年第4期第190页和第213页报道】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在比利时莫尔欧化后处理厂建造的湿法焚化装置最近投入运行。该装置用于处理该地贮存的含钚可燃废物,这些废物的体积约为5米~3,其中含有约8公斤钚。莫尔装置由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核废物处理技术研究所负责建造,在两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西德《原子经济》1985年第12期第607页报道】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用一年半的时间,建成了一座聚变堆结构材料辐照负荷的模拟装置。这是由该中心的材料研究所和核物理研究所联合建造的。装置费用约500万西德马克。  相似文献   

3.
【联邦德国《原子经济》1984年第5期第214页报道】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多用途研究堆(MZFR)顺利地运行19年后,于1984年5月6日最终停堆。多用途研究堆是  相似文献   

4.
【法国《矿业纪事》1984年第1期报道】联邦德国从事快堆研究工作已有20多年了。1957年1月,联邦德国原子能委员会制定了第一个核规划,并确信:“本国最终要发展快堆”。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成立了一个快堆计划小组。联邦德国快堆研究和发展中心设在卡尔斯鲁厄,由联邦德国国际原子能反  相似文献   

5.
[西德《原子经济》1986年第3期第109页报道]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热化学研究所一座新试验装置MINKA(微型脉冲柱装置)开始了钚热运行。建造该装置的目的是用以检验后处理过程的计算模式。该装置包括整个萃取循环,即由裂变产物分离,铀钚分离以及萃取剂纯化,其规模为年处理350吨乏燃料的后处理厂的1/100。  相似文献   

6.
【德国《原子情报》1992年第1期第8页报道】1991年12月10日,联邦政府巴登—符滕堡州、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和德国核燃料后处理公司DWK 在波恩签定了关于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WAK)退役和最终清理的框架协议。这项计划总共耗资约19亿马克,为期约  相似文献   

7.
【法国《核综论》1985年第5期第442页报道】Pamela裂变产物玻璃固化设施最近在莫尔欧洲化学后处理旧厂址投入运行。该设施由西德核燃料后处理厂建造,西德股份为80%;该设施利用一个由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研制的陶瓷熔融炉。在处理欧洲一  相似文献   

8.
【西德《原子经济》1984年第12期第603页报道】西德建在比利时莫耳的高放废物玻璃固化示范厂 PAMELA,经过约5年时间的建造于最近建成。这座厂是由西德核燃料后处理公司建造的,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大批科研人员也参加建造。建造费用为1亿4千万马克,其中80%为联邦研技部所提供。该厂所采用的玻璃固化高放废液的方法是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核处置技术研究所研究的。根据 PAMELA 计划,这种方法需在退役的欧洲化学公司后处理厂进行大规模技术试验。预计经过约一年的试车。该厂  相似文献   

9.
按新的任务和经费计划来看,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到1983年将有3.35亿马克用于研究和发展工作,还有8,000万马克用于运行该中心的一些大型装置,如大型计算机、反应堆、加速器和其它试验装置。快堆计划的费用占全部运行费用的三分  相似文献   

10.
【西德《原子经济》1983年第9期第434页报道】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热化学研究所成功地处理了一批快中子增殖堆的辐照燃料元件。这是在名为“米利”的实验装置中进行的,这批燃料元件共7公斤,最高燃耗达100,000兆瓦·日/吨。从而证明了用于轻水堆辐照燃料的后处理方法——普雷克斯流程完全适用于快堆燃料元件的后处  相似文献   

11.
【联邦德国《原子与电流》1984年第2期第76页报道】联邦德国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反应堆发展研究所研制一种袖珍声接收器,将它安装在快中子增殖堆的堆芯里,可以监视特有的运行噪音。该接收器的测量  相似文献   

12.
【西德《原子与电流》1983年第4期第117页报道】 1983年5月初,西德多用途研究堆(MZFR)累计运行达10万小时。据电站联盟一项公报中称,这座建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1966年年底开始供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瑞士原子能协会通报》1980年6月号报道】一座新的高放废液破璃固化试验装置已在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投入运行。这座装置的目的是要使玻璃固化工艺技术达到成熟。建造这座装置考虑了几年来在第一个原型装置上取得的经验。新装置每小时可连续固化30升裂变产物溶液,固化后的玻璃体共重18公斤。这一固化量几乎等于未来正式工厂的固化量。为了便于接近装置,在连续试验中,将使用一种化学组分相  相似文献   

14.
【西德《原子经济》1985年第12期第598页报道】卡尔斯鲁厄快中子零功率装置(SNEAK),经过19年有效的运行后,在1985年11月5日最终停堆。这座装置对西德在快中子增殖堆方面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该装置是用可变空间的布置、  相似文献   

15.
【西德《原子经济新闻》1980年第6期报道】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中央工程部建造了一个用于研究快堆堆芯熔化事故的装置,不久前调试成功。该装置建了三年,造价120万马克。  相似文献   

16.
这次会议由IAEA委托西德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材料和固体研究所组织,于1984年3月12—16日在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核技术学校召开。26个国家和二个组织的代表共9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三个专题进行:  相似文献   

17.
【美国《核子周刊》1993年3月25日刊报道】由 KFKI 中央物理研究所于1957年在布达佩斯市郊 Csilleberc 建造的研究堆,经过1986年拆卸改建后,现准备再次投入运行。在这座研究堆27年无故障运行期间,培训了几代核专家,包括为波克什核电站培训核专家。它还为医学和工业使用及基础研究生产了同位素。该研究堆现属于 KFKI 原子能研究所,该研究所曾协助研制波克什的控制系统、模拟装置及环境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个时期,一种说法引起很大轰动,即核能装置排放的放射性是造成树木受损害的主要原因。为此,德国原子能公会公布了一大批关于所谓核能和树木死亡的关系的文献。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研究了,由自然界存在的和人为排放的放射性物质而产生的臭氧和二氧化氮对植物是否能构成危险的问题。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诱导产生的臭氧比天然存在的低9—11个数量级。卡尔斯鲁厄  相似文献   

19.
【《瑞士原子能协会通报》1991年第3期第7页报道】最近几年,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核裂变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该中心整个预算中所占的份额持续减少。1984年所占份额仍在60%以上。在现时发表的  相似文献   

20.
【西德《原子经济》1980年8/9期合刊报道】核化学冶金公司受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的委托并利用该公司的许可证,建造了一种供低温多用途洗涤机使用的逆流-直流多层蒸馏塔。这种洗涤机安装在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热化学研究所后处理厂的一座试验装置上,该装置的用途是净化剪切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