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抽油机耗电量约占各油田总耗电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提高抽油机的系统效率十分重要,为此,笔者就电动机的负荷率问题、抽油机启动困难、功率因数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期对抽油机节电能有正确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抽油机是大庆油田最主要的油井举升设备,约占机采装置总量的78.5%左右,在用抽油机仍以非节能型抽油机为主,占抽油机总数的83.0%,数量多、耗电量大,系统效率较低。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抽油机节能管理措施及节能技术,对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降低油田机采系统能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抽油机井的吨油耗电也逐渐上升。目前抽油机井耗电量已成为油田耗电量大户之一。为了提高抽油机采油的经济效率,开展抽油机节能势在必行,目前出现了各种新型节能方式,这些新型节能抽油机通过各种有效的节能手段,尽可能的降低抽油机的能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各种型号电机的分析论述,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节能改造方案。对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抽油机皮带是传输动力的重要环节,其松紧度直接影响系统效率和耗电量.皮带过松导致发生丢转,传输效率降低,而过紧导致皮带和电动机轴承磨损加速,耗电量上升.文中分析了几种抽油机皮带紧胀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比了各种装置存在的优缺点及防治措施,分析、评价其性能和节能效果,为油田节能配套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抽油机井口盘根和皮带是传输动力的重要环节,其松紧度直接影响系统效率和耗电量.盘根过松会导致井口漏油,盘根过紧引起电流上升,耗电量增加;皮带过松导致发生丢转,传输效率降低,而过紧导致皮带和电动机轴承磨损加速,耗电量也上升.因此,研究盘根和皮带能耗最低点的操作标准,合理调整皮带和盘根松紧度既可以降低抽油机耗电量,又提高了抽油机的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变频调速无级调冲次技术对有杆抽油系统采油工艺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及评价,结合最新研制生产的抽油机变频调速智能控制装置,分别进行了厂内台架试验及油田现场试验,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抽油机无级调冲次工艺对抽油机平衡度、输入功率、电动机功率因数、油井日产液量、吨油耗电量以及抽油机泵效、系统效率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杆抽油系统的抽油机、抽油杆、油管及抽油泵等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有杆抽油系统无级调冲次工艺可以优选抽油机最佳抽汲参数,并以此提高抽油泵泵效和系统效率,降低吨油耗电量,使有杆抽油系统的泵送能力不断与变化的井底流入条件相匹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油田不仅用电系统多,且各系统对电力需求差别很大,据了解,油田主要用电设备是水泵和油泵两类泵,以及抽油机和电加热炉,其次是机床、电焊设备、风机及少数零杂设备。专家对各用电系统调研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油田采油系统是油田最大的生产用电系统,其年耗电量约占油田总用电量的56%。其中,大部分油田采油系统效率很低,变相地浪费了很大电量。 那么,油田采油系统效率现状如何?是否能开发一种方案彻底解决其存在的费电问题?正是油田和商家们关注和迫切希望破解的难题。危难之际,NOBLE传出喜讯,他们研发出了NOBLE OIL WELL ENERGY SAVER(抽油机节电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抽油机浪费电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抽油机是油田生产的主要采出方式,目前喇嘛甸油田现有游梁式抽油机两千余台,其电能消耗占机采井耗电量的一半.抽油机平衡是影响抽油机设备正常运行、能耗和成本支出的关键因素.针对如何减少抽油机井能耗问题,设计出了抽油机“自动平衡跟踪装置”.该装置运用在游梁尾部增设“钟摆式自动平衡跟踪装置”,在抽油机上下运行时,“钟摆”通过改变其位置,使抽油机自动达到平衡的原理.通过两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可使抽油机的系统效率平均提高17.1%,节能效果明显,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抽油机节能技术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机采电力设备(抽油机电动机)是油田电网的耗电大户,其耗电量约占油田总用电量的40%以上,目前应用的电力拖动设备均为异步电机,效率不高,多数处于“大马拉小车”运行状态,电能的有效利用程度普遍较低,每年约有50%左右的电能被损耗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很多油田以抽油机采油为主,并且机采耗电在油田耗电中所占的比例超过40%,耗电量比较大,同时抽油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耗能设备,受各种因素影响比较多,系统效率一直不是很高,节能潜力也比较大.通过对抽油机井采油的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一套节点分析的方法,通过运用节电分析法,降低了机采井能耗,对机采节能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