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分析上海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入手,对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包括产业升级与空间约束,人口规模与空间压力,生态环境和空间瓶颈,城市格局和空间矛盾等方面。围绕"世界城市、亚太都会、国家门户、区域龙头"的定位设想,提出推进上海城市转型发展的区域联动、产业升级、文化繁荣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民生、生态、交通三大保障体系,并探索一条上海迈向智慧城市的发展道路。要  相似文献   

2.
《上海城市规划》2012,(6):77-80
2012年11月8日,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2012 上海大都市规划论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背景下上海大都市规划战略研究国际专家咨询会"隆重举行。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冯经明,副局长程鹏、陈华文、徐毅松,局总工程师俞斯佳,市规划院院长张玉鑫出席。会议由徐毅松主持。围绕"大都市创新转型发展"的会议主题,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香港以及上海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住房保障、景观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重点结合各自城市的更新改造和管理实践就国际大都市转型发展提出了见解,并对上海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本次会议的召开,将有效借鉴国际大都市转型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有利于把握上海转型时期城市发展的特征,积极探索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导向,更好发挥规划国土资源系统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优化空间的作用。现将研讨会上部分报告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中山市东升镇在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人地矛盾关系演变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以城镇化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思路,借助地理学、社会学视角,对"人、地"两个系统的城镇化和城乡转型进行综合研究,从结构性、供需性、行为性和阶段性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人地关系"的几大问题,并延伸和发展了城镇化"S型"曲线的内涵,提出快速城镇化"阶段论"的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辽河入海口城市——盘锦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百年来盘锦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格局演变。依据盘锦城市发展特征。总结其整体城乡空间格局的演进规律,揭示人地关系的作用机制。提出盘锦未来人地协调的空间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当代盘锦城市转型和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历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已经进入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在客观分析上海当前城市转型发展背景的前提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把握上海空间转型核心瓶颈,并从都市圈、城镇圈、生活圈三个空间层次来剖析不同空间圈层的发展特征和模式.从构建与2040年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目标相匹配的空间格局视角,提出未来城市空间优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崛起为全球城市为视角,从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交互作用下的上海城市转型为出发点,阐明了适应上海城市转型发展进行区域功能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上海"十二五"区域功能布局调整的战略取向。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大虹桥地区开发在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及其在服务长三角中的功能作用,从而为大虹桥地区的功能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上海当前所处的发展背景和形势出发,分析判断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面临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对城市转型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框架,认为上海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与国家要求、时代趋势以及城市今后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并按照"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路径和方法,建立基于"创新驱动、生态优先、交通引导、文化引领、社会包容、空间协同"等六6个维度的上海城市睿智发展新模式。最后,详细阐述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这6个维度方面进行的城市转型发展探索。  相似文献   

8.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将上海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浦东进入新的历史性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未来浦东的发展主线是将创新转型与二次创业结合,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宜居新城区。借鉴国际大都市文化促进城市转型的的实践经验,提出积极建设文化旗舰项目、发展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的文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遗址区聚落空间的演变来研究聚落发展是乡村人地关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人地关系的依存、驱动、重构3个维度的作用机理,以及遗址区聚落与遗址的互动依存、聚落对遗址的生产驱动、聚落与遗址的承载重构内涵入手,讨论了人地关系视角下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的特征,探究了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 发现:(1)人地...  相似文献   

10.
经过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扩张时期,上海已逐步进入存量更新的城市建设阶段。在全球城市竞争深化、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如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切实改善人民日常生活体验等本质问题。聚焦公共性与日常性的公共空间建设也成为上海城市空间转型的路径之一。近几年上海以“全球卓越城市”为愿景,在城市发展思维、空间转型、治理模式等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批典型项目体现了上海城市在公共性、日常性公共空间建设方面思考与实践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1.
该文阐述了"外廊样式"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关系,认为"外廊样式"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存在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发展的始终,丰富繁衍并精彩演绎,对中国建筑的近代转型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它还衍生出"骑楼街屋"这种特殊的城镇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2.
邓頔 《中外建筑》2014,(4):45-47
随着都市化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都市公共生活正在产生,并对城市公共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能够良好地承载当代都市多元化公共生活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称为“城市容器”,并对其主要特点、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力求为其在我国的研究与实践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市化解决了现有城市扩张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迫切需求,为城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农村城市化工程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如何才能使农民失地不失收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厦门市海沧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农民的权利,在钟山村的开发改造中,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实现了城市和农村的"双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其实践探索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外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辨析与学科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不仅是城市空间和文明扩张的承载地,也是城市与外部区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集散地。目前,城市边缘区已成为城市空间中变化量最大、变化最迅速、最敏感的地带,城市边缘区土地、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际国内权威期刊的文献分析,梳理了中外边缘区相关理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对“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等概念进行了辨析,以廓清目前学术边界的混乱;并比较了中外城市边缘区理论研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在场"与"不在场"是人与物质空间关系的两个基本状态。一般条件下,主体"在场"是城市设计研究的基本假定,即城市设计研究的是进入空间的人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在网络社会下,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主体"不在场"参与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即是以网络社会下主体"不在场"参与行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设计中人与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进行解析,然后分析网络社会下人与空间关系的变迁及主体"不在场"参与行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社会中主体"不在场"参与下城市空间营造的特性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各类空间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同社会群体需求的复杂性或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是城市规划面临的核心难题,"试图以增长来解决一切城市问题的发展观"已难以奏效。城市规划应及时从单纯重视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对社会空间的关注。在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这一复杂背景下,城市规划应关注几个关键性的社会问题,即社会阶层日趋分化下的居住分异问题,就业——居住的空间不匹配问题以及贫困与低收入住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河流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赖,承载着城市的兴衰使命。而当前许多城市中,城市河流在规划中逐渐被忽视,尤其是具有区域性意义的主干河流,成为无人问津的"边缘界线",沦为封闭而消极的廊道空间。以川杨河生态绿廊的建设研究为例,从城市河流的角色演变和现状问题出发,分析城市河流被边缘化的深层原因,并从"公共纽带"的视角来探讨城市河流功能复兴和回归城市生活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8.
波尔多是一座拥有独特文化遗产和特色的城市,面对时代的发展,这座独特的整体城市,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城市功能,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另一方面需要保护城市特殊的文化与历史价值,文章通过“轻轨——城市公共空间的回归”,“河岸——城市公共空间的重塑”,“广场——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植入”,和“市场——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4个案例诠释了波尔多在平衡城市的更新,保护与发展方面,以及在传统城市中植入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由霍华德的"三磁体"图式切入,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对英国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追溯,扩展至对欧洲城市不同发展前景的探讨,着重阐述了在向新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当代城市的主要类型与特征;并进一步聚焦于城市宜居性议题,尤其是城市宜居性与创造力的关系;最后特别阐述了欧洲城市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叶凌晨 《住宅科技》2008,28(7):22-25
针对当前上海社区商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从社区空间结构的角度探讨制约社区商业发展的因素,通过对上海社区空间结构的分析,提出“封闭式住宅小区”的空间结构是制约上海社区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列举实际案例,提倡上海城市“街区住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