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淬火温度升高时,高铬工具钢具有残余奥氏体量增加的明显趋势。当残余奥氏体量>40%时,将导致抗弯强度降低,冲击韧性明显提高。弯曲试验时,试样的最大挠度与钢材的冲击韧性(晶粒度不变时)之间呈直线关系;残余奥氏体量与钢的淬火硬度之间呈抛物线关系;残余奥氏体量与淬火时的尺寸变化之间基本上呈直线关系。淬火温度升高时,残余奥氏体对冲击韧性及淬火时尺寸变化的影响程度也增大。X12M钢淬火零件在高于400℃温度下多  相似文献   

2.
18Cr2Ni4WA钢渗碳层中残余奥氏体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渗碳后冷处理和改变淬火加热温度两种方法,研完了18Cr2Ni4WA钢渗层中的残余奥氏体(γ_R)对硬度、静弯强度、冲击韧性、耐磨性以及尺寸变化的影响。试验证明:18Cr2Ni4WA渗碳空冷后,渗层存在大量的γ_R(68~75%);γ_R对室温停留的陈化稳定不敏感;冷处理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恒温马氏体转变;渗层中γ_R量愈多,静弯强度和冲击韧性愈高;当表层中γ_R量稍低于42%时,其耐磨性最佳。渗碳后高温回火再800℃加热淬火后,性能比直接冷处理的显著改善。此外,本文尝试了通过测量薄壁圆筒穿透渗碳试样的轴向伸长率,来予测实际渗碳零件表层的残余轴向压应力。  相似文献   

3.
《机械传动》2016,(11):103-105
销轴的磨损性能,是影响汽车发动机用正时链条耐磨性能的关键因素;销轴冷处理后,可基本消除残留奥氏体存在,且组织中碳化物明显细化,进一步增加了销轴的表面硬度,对提高零件耐磨性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轴承》1966,(4)
文中研究了GCr15电渣重熔钢的淬火方法、冷处理方法、回火温度及磨削过程中的附加回火工艺对工序间变形、尺寸稳定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热处理设备:淬火加热——C-25和H-45;冷处理—干冰—酒精溶液,冷冻机,液体氧;回火—油炉。残留奥氏体量用差示磁性法和X光法。尺寸精度用0.2u的光学扭簧表测量。耐磨性在ZYS-5型接触疲劳试验机上进行。通过一系列试验认为:1.淬火到深冷的停留时间、深冷方式(干冰—酒精、冷冻机、液态氧)、时间、次数对残留奥氏体量有影响,在不回火的情况下对残留奥氏体稳定性有相应的影响,但经过160℃ 3小时的回火后,上述因素对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便没有什么影响了。5小 时与100小时β加回火的试样,其残留奥氏 体的稳定性差大。2.回火对残留奥氏体 的稳定性有很向,160℃3小时的回火 可使不深冷试样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与经 过-78℃ 2小时深冷的相近似,200℃ 3 小时回火,可使之完全一样。但残留奥氏体 量并不一样。3.分级淬火能大大减少淬回火 和磨削过程中的变形;初磨套圈外圆后进行 一次附加回火(141一150℃ 5小时)能显著减少磨沟道过程中小圆椭圆度的变化。4. 150—160℃ 3分钟分级淬火,-78℃ 2小时深冷,160—170℃ 3小时回火,三次附加回火(140—150℃(5、5、10小时)处理的 B 236207 E  相似文献   

5.
<正> 1、消除残余奥氏体和应力的冷处理急热法使工件在0℃以下温度进行深冷称为冷处理,包括在-80℃左右进行的一般冷处理,和在-180℃以下进行的深冷处理(Cryogenictreatment)两种。一般冷处理使用干冰和氟利昂气体作为致冷剂,而深冷处理使用液态氮(-196℃)。经过冷处理,残余奥氏体(γR)转变成马氏体,虽然仅可使硬度提高1—2HRC,但可显著提高耐磨性能和抗崩刃性能。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冰冷处理也叫冷处理或零下温度处理,是一种新的热处理方法。常用的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合金结构钢在淬火或渗碳淬火后,除了大部分组织转变成马氏体外,往往会保留相当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的存在对精密的工件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它会使钢料达不到最高的硬度,同时又会影响工件的尺寸稳定性。为了提高精密工件的硬度,增加耐磨性船,和稳定工件的尺寸,保证精度,这些  相似文献   

7.
深冷处理对冷冲压模具钢Cr12MoV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深冷和未深冷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试样的强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明显提高,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强度提高是由于点缺陷密度增加和残余奥氏体细化的结果;冲击韧性和耐磨性的提高是由于微细碳化物的析出。  相似文献   

8.
零件淬火后总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未转变的残留奥氏体。过多的残留奥氏体对零件的使用寿命和硬度不利,会造成软点和尺寸的不稳定性,但适量的残留奥氏体可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残留奥氏体量来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最近兴起的冷处理技术是指在零度以下对刀具或模具等进行处理的工艺。这一处理过程可作为标准淬火回火工艺的补充工序,目的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消除内应力,进一步提高淬火后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及尺寸稳定性等。冷处理包括-100℃以上的普通冷处理及-100℃以下的深冷处理。从1965年在美国首先获得实际应用以来,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不同热处理条件下Cr12MoV钢的硬度值和残余奥氏体量,并通过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钢中的列余奥氏体和下贝氏体组织对冷作模具钢的耐磨性能有不利的影响.采用冷处理工艺可以抑制下贝氏体转变.显著提高Cr12MoV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由于模具表面形状复杂并带有锐利的刃棱,导致多数模具在生产使用中产生早期破坏。特别是在热处理时,为了提高模具的淬火硬度而提高其淬火温度引起钢的晶粒粗大、增加残留奥氏体含量、降低韧性和增加产生脆断的危险性。为此,本文作者采用了真空淬火、精确控温和深冷处理等措施。在生产中,由于采用深冷处理,提高了模具的耐磨性,防止了尺寸变形,减少了模具早期破坏(对低  相似文献   

12.
宋利 《机械工程材料》2022,(7):64-69+75
对SP2215奥氏体耐热钢分别进行室温压缩(变形量10%~50%)、拉伸(变形量10%~40%)和弯曲(弯曲角度20°~180°)变形试验,研究了室温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强度。结果表明:SP2215钢在室温变形过程中不发生马氏体相变,具有较高的奥氏体组织稳定性,位错滑移始终参与变形;室温变形可大幅度提高SP2215钢的加工硬化程度,从而提高抗拉强度和硬度,并成倍提高其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13.
<正> 最近兴起的冷处理技术是指在零度以下对刀具或模具等进行处理的工艺。这一处理过程可作为标准淬火回火工艺的补充工序,目的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消除内应力,进一步提高淬火后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及尺寸稳定性等。冷处理包括-100℃以上的普通冷处理及-100℃以下的深冷处理。从1965年在美国首先获得实际应用以来,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该技术取得很大成效,实践表明:该技术是经济、高效、实用的刀具处理新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锰对高铬铸铁奥氏体冷却转变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锰对高铬铸铁奥氏体冷却转变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锰增加奥氏体化温度下碳和合金元素的平衡浓度,从而大大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在液火冷却转变中,锰增加合金的淬透性,提高大截面锰铸的淬火硬度,但增加小截面铸件的残余奥氏体量;在退火冷却转变中,锰使退火变得困难,退火硬度有所增加;以锰提高高铬铸铁的淬透性是十分有效的,但其加入量应与铸件截面尺寸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轴承》2015,(8)
对GCr15轴承钢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深冷处理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含量大幅下降,马氏体晶界上有亚微米级碳化物颗粒析出,提高了轴承钢的强度和耐磨性;硬度呈小幅上升趋势,冲击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轴承》2015,(5)
在不同淬火温度、冷处理方式和回火温度下对W2Mo9Cr4VCo8高速钢的硬度及组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 150~1 220℃淬火,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淬火硬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冷处理工艺和520,535,550℃温度下回火3次,试样的硬度及回火组织差别不大;不同淬、回火温度下,回火3次后试样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均为零。基于试验分析优化了W2Mo9Cr4VCo8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W12Cr4V5Co5(FT15)粉冶高速钢热处理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并与铸锻T15高速钢进行了比较,粉冶高速钢的初始碳化物十分细小,并均匀分布,消除了偏析。淬火后,得到细晶粒组织,这是因为奥氏体化时,细小碳化物对晶粒的长大有强烈遏制作用的缘故。细小碳化物在奥氏体化时易溶解,提高了基体的强度,也增多了淬火后的残留奥氏体量,所以应增加回火次数三到四次。对碳含量较高的FT15应适当降低奥氏体化温度,反之亦然。从显微组织的分析研究确定了W12Cr4V5Co5粉冶高速钢的热处理规范:在860℃保温二小时,750℃保温四小时等温退火,退火硬度HB270左右。奥氏体化温度1220~1260℃,直接油淬。回火温度520~560℃,回火三次,每次保温二小时。热处理后硬度为HRC66~68。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深冷处理时间对Al-5Mg合金力学性能和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Al-5Mg合金深冷处理时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和硬度在0~4 h范围内随深冷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深冷处理时间为8 h时合金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显著提高,抗拉强度略有下降。深冷处理时间达12 h时合金抗拉强度和硬度提升显著,超过24 h后合金强度的提升变缓,硬度之提高开始变弱。提高Al-5Mg合金抗拉强度和硬度的最佳深冷处理时间为12~24 h。合金试样之深冷处理时间小于12 h范围,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有升有降,但深冷处理时间超过12 h后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就整体而言,试样深冷处理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改变分别不超过2.26%和4.16%,合金塑性最终趋于稳定。深冷处理提升Al-5Mg合金强度和硬度的机理是,在深冷处理条件下合金基体组织发生晶格畸变、位错增殖和缠绕,同时伴随β相之弥散析出。深冷处理8 h的试样出现塑性提高强度下降,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离异共析原理对SKS51钢进行快速球化退火处理(包括奥氏体化和等温球化两个阶段),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750,780℃)、奥氏体化保温时间(10,20 min)和等温球化温度(650,680,700℃)对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升高奥氏体化温度或延长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均会导致钢中片状碳化物增多,球化效果变差,硬度增高;经750℃×10 min奥氏体化后,随等温球化温度升高,SKS51钢中的球状碳化物含量增加,尺寸增大,硬度降低;经750℃×10 min+700℃×2 h快速球化退火后,SKS51钢中的球状碳化物最多,硬度最低.  相似文献   

20.
文中阐述了9Cr18和9Cr18Mo钢经低温处理后,残留奥氏体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磨加工与表面应力的关系,试样经长期储存时的尺寸变化;在低温条件下,钢的膨胀系数、导热系数;低温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列有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