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V锂离子电池尖晶石正极材料LiM0.5Mn1.5O4的研究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评述了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的重要性,介绍了3d.过渡金属离子(Cr^3+,Ni^2+,Cu^2+,Fe^3+)掺杂在锰酸锂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对锰酸锂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其影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和循环性能的机制。展望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在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中的发展前景,并指出LiM0.5Mn1.5O4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锂离子电池可望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电能的储存。电动汽车电池还面临重量、体积、寿命、安全、成本和系统可靠性等诸方面的挑战。评述了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石墨、钛酸锂等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和隔膜材料等的研究和应用,重点介绍了正极材料的掺杂和表面修饰改性技术。并对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动车辆和智能电网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方面,不断推动着社会朝着智能化和清洁化方向发展.简要阐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从材料结构和储锂机制方面对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进行分类并综述其性能特点与研究现状,介绍了液态电解液中锂盐、溶剂、添加剂以及固态电解质在锂离子电...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锂钻氧系、锂锰氧系、锂镍氧系材料以及目前颇具潜力的正极替代材料:含铁的聚阴离子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微观晶体结构特征,讨论了由于材料晶体结构的差异产生的不同电化学性能提出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在结构上所必须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直接热处理以及补充锂元素二次烧结的方法对锂离子电池三元镍钴锰废料进行回收,并将其重新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应用。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材料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温度高于700℃时可以有效去除报废材料中的PVDF,高温烧结可以一定程度上修复材料容量,而通过补充锂元素进行二次烧结的方法可以有效恢复废料性能,具有商业应用价值。此方法工艺简单,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正极层状材料的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锂硫电池被广泛认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体系,但是锂硫电池的技术瓶颈使其实用化过程遇到诸多困难。全球"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促进第一性原理在储能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综述近年来第一性原理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从4个方面分析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充放电机理、锂离子的扩散及电子结构对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容量、循环稳定性等问题的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将宏观性能与微观本质相关联,展望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设计硫正极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综合论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并对一些制备方法进行了简略分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提供技术信息,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8.
锰酸锂被认为是取代商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候选材料,以二氧化锰、碳酸锂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烧结,控制烧结温度和时间,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特征、微观表面形貌和恒流充放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正极材料为尖晶石型锰酸锂,结晶度高、无杂质相、材料颗粒的粒径均匀,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117.3 mAh/g(0.2C,3.3~4.4V);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7.9 mAh/g,不可逆容量损失为9.4 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92.0%,得到了很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稀土掺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综述了稀土掺杂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固体电解质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稀土掺杂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并提出稀土掺杂有利于电池比容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和循环性能.展望了稀土掺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前景,并认为这些技术将是未来锂离子电池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4)的晶体结构和充放电特性,评述了固相法和液相法制备LiFePO4。系统介绍了近几年液相法制备LiFePO4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并对LiFePO4正极材料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马鹏 《热处理》2016,(4):1-8
详细论述了近年来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_2O_4)的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对锰酸锂正极材料通过包覆、镀膜等表面处理和掺杂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及阴-阳离子复合掺杂等方法进行改性的研究。探讨了这些改性方法提高LiMn_2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机制。表面处理和掺杂提高了锰酸锂的循环性能,但会使其初始容量下降,因此要对不同的正极材料进行混合。最后提出了尖晶石型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组合化学设计及相变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合化学应用于功能电极材料开发 ,设计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角形分子库。采用空间标码、高温固相平行合成法 ,以锂、钴、锰、镍 4种元素的化合物为原料 ,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以所测材料的充放电性能为筛选指标 ,成功地确定了电化学性能优良、组成构型一定的正极材料。实验中发现正极材料中因钴、镍、锰的配比不同而产生的相变现象 ,最后还讨论了材料的相变机理  相似文献   

13.
正锂离子电池以碳素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等特点,是公认的高端、新型电池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照相机以及电动汽车、摩托车启动电源等产品中。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合称"信息家电",下同)等领域的应用快速增长,全球锂离子电池的总体产  相似文献   

14.
<正>行业标准YS/T1448-2021《包覆型镍钴锰酸锂》于2021年12月2日发布,2022年4月1日实施,该标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正极材料标准,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YS/T1448-2021《包覆型镍钴锰酸锂》进行标准解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和市场需求量迅猛增长。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和关键材料,  相似文献   

15.
尖晶石型钛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其晶体结构不会发生改变,不可逆容量损失较小,被称为"零应变"材料。它具有循环寿命长、充电过程快、安全性高等特性,符合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要求。本文综述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研究近况,着重阐述了纳米化、引入导电碳、金属元素掺杂、阴离子掺杂以及复合改性等方法对钛酸锂进行改性,探究对其电性能的影响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正极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Li-O_2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而将CO_2转换为可再生能源一直被认为是缓解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Li-CO_2电池是一种新颖的锂离子电池技术,理论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 876 wh/kg,是目前广泛研究的热点,主要从充放电特性、改性方法对Li-CO_2电池进行介绍,并对Li-CO_2电池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剑钊  郭家田 《机床与液压》2018,46(24):132-137
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但锂离子电池在所应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某些方面的安全问题,制约着商业化运用。提出通过单电池组生产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汽车锂离子电池安全系数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研究了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电池壳体等方面的安全保护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以及克服电池本身的技术缺陷,能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但锂离子电池在所应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某些方面的安全问题,制约着商业化运用。提出通过单电池组生产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汽车锂离子电池安全系数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研究了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电池壳体等方面的安全保护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以及克服电池本身的技术缺陷,能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9.
《金属功能材料》2010,17(2):71-71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与日本学术振兴会新近开发成功一种可再循环的锂一铜蓄电池,它使用金属锂和铜电极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便宜。与电极构造复杂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容易再循环并且放电容量提高了5倍以上,实现了大容量化,可望用于电动汽车等方面。这种新型蓄电池,其负极使用锂和有机电解液,正极则使用铜和水性电解液。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降低价格提高性能的推动力促使科学工作者不断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研究和使用的正极材料均具有层状结构或者是隧道式结构作为锂离子扩散和驻留的空间,这不是偶然的现象。本文简述了锂离子正极材料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正极改性和探索新型正极材料的原则。具有层状或隧道式微观结构是选择锂离子电池候选正极材料的必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