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莲杆为前驱体制备了莲杆基活性炭,并研究了其对SO_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碳化温度对莲杆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平衡吸附量有较大影响。碳化温度为400℃时,得到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最大,平衡吸附量为27.76mg·g~(-1),且随碳化温度的升高,孔体积有明显增大的趋势。较高的温度有利于SO_2被吸附,最佳空速为1500h~(-1)。较高的解吸温度有利于得到中高浓度的SO_2。  相似文献   

2.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结构突出,性能优越,吸附量大,制备得率高,便于加工控制和改性处理,因而其产量最多,应用最广泛.介绍了粘胶基活性炭纤维材料的结构特点,性能多样性、加工制备过程和化学改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磷酸改性处理活性炭,考察改性前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量的变化。关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行为的描述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性质。试验改变因素包括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亚甲基蓝溶液体积和活性炭投加量,探究这些因素对亚甲基蓝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60%磷酸改性活性炭在吸附时间30 min、亚甲基蓝溶液体积40 mL、活性炭投加量0. 4 g、温度70℃时对亚甲基蓝的清除率最好。Langmuir等温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结果。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曲线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磷酸改性的秸秆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
碱改性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和数据中心净化室内吸附二氧化硫的高效材料,但是鲜有针对符合真实建筑环境的低浓度二氧化硫吸附实验及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氧化铜-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CuO-KOH@AC)、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KOH@AC)、氢氧化镁改性活性炭[Mg(OH)2@AC]等3种碱改性活性炭在温度为25 ℃、相对湿度(RH)为50%、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 612 mg/L条件下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碱改性活性炭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受碱负荷量的影响更多。然后测定了CuO-KOH@AC在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522~13 400 mg/L的吸附等温曲线实验值,验证了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Dubin-Radushkevich(D-R)模型的有效性,其中Freundlich模型在低二氧化硫浓度条件(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522 mg/L,误差为-12.18%)下拟合效果最好。CuO-KOH@AC在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 612 mg/L、不同RH(1%、50%、75%)条件下的吸附实验表明,RH增加能够促进二氧化硫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CuO-KOH@AC吸附二氧化硫后的分析表明,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物种为—SO3(或SO42-)和—SO2。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CuO-KOH@AC吸附二氧化硫后的分析结果显示,吸附剂表面S6+形态占80%~90%,其比例随着RH的增加而增加。CuO-KOH@AC最终以SO42-形式吸附气态二氧化硫,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5.
改性活性炭吸附除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秸秆、木屑、煤渣等所制备的活性炭及其活性炭负载铁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中As(Ⅲ)的去除。考察了活性炭种类、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对As(Ⅲ)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制备的活性炭所负载铁作为吸附剂,对水中As(Ⅲ)的去除效果最好;As(Ⅲ)的去除率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石化企业干化剩余活性污泥为炭源前体、ZnCl2溶液为活化剂,在613℃条件下炭化70min制得了碘值为683.40mg/g、产率为55.5%的污泥基活性炭(SAC,sludge-based activated carbon)样品,并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的HNO3、H2SO4和H2O2溶液为改性剂对SAC氧化改性,通过碘值测定、BET、Boehm滴定、ICP、FTIR、XRD、SEM、T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SAC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NO3和H2SO4改性后SAC的BET比表面积、孔容、碘值均明显增加,可有效提高SAC吸附性能,当HNO3浓度为0.5mol/L、H2SO4浓度为1.0mol/L时改性效果最好,动态吸附甲苯的吸附量较改性前分别提高了38.80%和27.19%,吸附穿透时间也明显延长;而对于H2O2溶液为改性剂,总体上不利于SAC吸附性能的提高。对甲苯吸附效果最好的几种改性SAC材料进行再生性能测试,均展现了良好的再生循环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和改性活性炭对六价铬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苯炭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活性炭和用HNO3改性的活性炭对水中铬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吸附剂用量及不同pH值对铬离子的吸附效果,从而得到处理铬废水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碳对铬离子吸附效果较好,pH值为3,吸附时间80min是较为经济且除去率最高的条件。研究结果可为含铬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郭红娜  张永春 《广州化工》2013,(13):124-126
考察了低浓度甲烷在不同种类吸附剂上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发现活性炭类吸附剂对甲烷的吸附性能较好。以椰壳活性炭为吸附剂,考察了高温热处理、氨水改性及金属改性对活性炭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对活性炭进行高温热处理、氨水处理后其甲烷吸附性能降低,金属改性对甲烷吸附性能的影响视金属的种类而定。  相似文献   

9.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及其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英娟  罗湘南 《炭素》2007,(4):45-48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比普通活性炭性能优越,吸附量大.机械强度高,吸附、脱附速度快,正逐渐地被用于废水处理,饮用水及空气净化等多种领域。本文介绍了粘胶基活性炭纤维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过程,以及化学改性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 H2 O2 ,HNO3加醋酸铜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后的活性炭对 CO2 的吸附性能 ,分析了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测定了 2 73K下的吸附等温线 ,用 D- A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很好的拟合 ,探讨了表面改性对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及其表面化学性质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正  毛以朝  杨清河  杨闯闯 《应用化工》2023,(12):3406-3410+3417
从改性活性炭出发,介绍热处理、微波等物理改性以及氧化、气相还原、酸碱液相处理、金属离子改性等化学改性方法对活性炭的影响。总结活性炭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化学性质对吸附不同芳烃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和表面化学性质共同影响单环芳烃吸附效果;孔道结构和比表面积影响多环芳烃吸附较多,表面化学性质影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2.
曾东  洪鸿加  韩秋萍  刘捷 《广东化工》2013,(16):263-264,255
研究了不同表面改性对活性炭吸附废水中Cr(Ⅵ)的影响,将活性炭AC0在2 mol.L-1的HNO3、HCl、H2O2溶液中静置12 h并经过马弗炉煅烧后制得改性活性炭AC1、AC2、AC3。分别考察溶液的pH、吸附时间、温度对废水中Cr(Ⅵ)离子去除率的影响,采用滴定法定量检测活性炭表面的离子交换容量。结果表明:活性炭经过HNO3、HCl改性后,其Cr(Ⅵ)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均显著改变,AC1、AC2阳离子交换容量分别为2.21、1.66 mmol.g-1,是AC0的1.7倍、1.28倍。活性炭对Cr(Ⅵ)离子的去除率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pH,当溶液pH值控制在2.0~3.0时,Cr(Ⅵ)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左右,随后骤然降低,但是AC1、AC2对Cr(Ⅵ)离子的去除率还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氧化改性活性炭来处理染料废水,通过Boehmd官能团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活性炭的含氧官能团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改性活性炭在不同的投加量、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溶液p H值等反应条件下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酸体积分数的增大,改性活性炭所含含氧官能团越多,孔结构越明显;当活性炭的投加量为0.5g,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为15 mg/L,时间为210 min时,吸附接近平衡,随着溶液p H的升高,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提高,最高可达88.3%。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研究了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在降低废水COD方面的作用。通过改变水样中的改性活性炭投加量、反应的温度和反应试液的p H,确定了最适宜改性活性炭吸附的条件,吸附后的改性活性炭经过热再生,可以循环使用3次。同时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改性活性炭具在吸附性能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性炭载体浸渍醋酸铜,并经热分解制备CuO为主要吸附成分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净化磷化工尾气中的低浓度PH3.研究并讨论了吸附剂制备时的焙烧温度和吸附过程中的氧含量对改性炭净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00℃为最佳焙烧温度;2%(vol)为最佳氧含量.经扫描电镜(SEM)、比表面分析(N2-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经醋酸铜改性,能显著提高活性炭对PH3的吸附能力;孔径为2~20 (A)的微孔对PH3的吸附起主导作用;经CuO催化生成的活性氧原子使PH3氧化为多种形式的磷氧化物,CuO因转变为Cu3P2或Cu3(PO4)2而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焦化厂焦油渣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用硝酸对活性炭改性,用于汽油中有机硫脱除的研究。考察了硝酸浓度、浸渍量、活化温度和焙烧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硝酸浓度为40%时,活性炭脱硫效果最佳。硝酸浸渍量和活性炭量之比达到9∶1时,活性炭脱硫效率最高。硝酸活化温度80℃时,活性炭脱硫率有较大改善。活性炭脱硫效率最高,焙烧时间过短和过长,都不利于活性炭脱硫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吸附极性气体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活性炭的微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对其吸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概述了通过调整活性炭孔隙结构。引入化学基团,改变其酸碱度和极性,提高其吸附极性分子能力的方法,介绍了炭表面化学结构,分析了炭微结构,表面基团和吸附质性质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对近年来活性炭表面的改性在吸附SO2和VOCs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研究了农林废弃物等各类生物质资源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采用柚子皮为原料,制备经柠檬酸改性的活性炭吸附剂,用于处理中性红染料并对其过程进行试验分析。探索了柠檬酸改性柚子皮基活性炭吸附剂对中性红染料的吸附机理,分析了吸附时间、吸附剂浓度、溶液pH值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溶液pH值的增加,将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剂浓度的增加则会使得吸附过程的去除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而吸附量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果壳活性炭为原料,采用NaO H活化法在不同配比下制备改性活性炭,分析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及电化学性能变化,并将活性炭制备成电极材料对含磷废水进行电吸附实验,探究活性炭吸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炭孔隙变得发达,比表面积及中孔含量增加,微孔孔径变宽,比电容较大,具有良好的双电层电容特性,其中AC1由于丰富...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7,(6):1089-1092
以不同浓度的硫酸对活性炭进行酸化处理,并考察活性炭添加量、改性方式对Li~+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与未处理的活性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H_2SO_4、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最佳条件为40%H_2SO_4,改性时间6 h,改性温度60℃,吸附量与原炭相比提升了1.54 mg/g。在锂离子浓度为100 mg/L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当添加量为0.6 g时,去除率最大为85.6%,同等投加量下与原炭相比,去除率提升了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