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古城是中国江南水乡营城智慧的杰出典范,建城至今2500多年,其城址、格局得到较为完整地保存。然而,伴随着古城人口和功能的持续疏解,近年来出现人居环境品质欠佳、人口老龄化、产业业态低端低效、公共配套设施欠缺、整体活力下降等问题,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因此,如何扭转以往偏重物质空间保护的规划建设思路,通过综合容量调控,充分协调古城整体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成为古城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此,苏州古城应当依据新时期发展背景,科学合理地确定古城综合容量与控制要素,秉持“整体、系统、底线、精细”的核心思维,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系统地进行内涵式有机更新和积极创造,切实提出古城容量精细管控策略和优化实施路径,助力古城高质量、可持续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姜伟 《城市规划》2022,(S1):5-12
1982年苏州入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姑苏区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文章从现实背景、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实践探索、总体成效等方面,对苏州古城保护“保护与更新恢复启动”“保护与更新成片实施”“保护与更新全面展开”“有机更新与活化利用”4个重要阶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正是“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这一城市建设方针的率先提出与一贯坚守,使苏州古城的传统风貌与格局得到整体保护,保护工作总体框架逐步系统化和科学化,苏州古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亦逐步完善健全,走出了一条从古建老宅修复到街坊整体更新,从重风貌、轻内涵到重民生、重文化的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城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的成功之路。最后,基于以人为本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国家战略,对未来苏州古城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苏州古城的魅力在于古典园林与传统风貌,古城的活力来源于人在其中生活、活动。保护古城,振兴古城,必须赋予古城新的活力,使古城成为真正的商业、文化、旅游、居住中心。商业中心整治更新,作为古城振兴的重要举措,更要放在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总体目标和过程中,使其成为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问题,必须从深层次入手。本文总结了苏州的地方社会文化特征和城市特色风貌,提出苏州城市的保护与更新应具有浓郁的“苏州味”。  相似文献   

5.
传统街巷空间意象的延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莹  张霖 《规划师》2003,19(6):36-39
传统的街巷空间(包括巷道和水巷)是苏州古城城市空间的精华所在,也是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街坊改造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对街巷的空间结构、界面、节点以及空间尺度等方面加以控制和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对古城肌理的延续,也可以对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的缝合起到积极的作用,达到保护古城风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俞绳方 《城市规划》1991,15(4):51-54
水景观是苏州历史最有代表性的古城风貌之一。本文在研究苏州城市水环境、古城双棋盘格局、水与人工环境相结合等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发掘、恢复水景观的规划构思和传统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手法,有利于继承、宏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泉州中心区改建处在旧城最敏感的地段,涉及旧城更新及环境整治深层次的问题。任务要求要充分考虑保护古城的人文物质环境和城市风貌,运用城市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及古建维修复原等多方面综合规划设计,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等。经过较长时间持续地研究设计实践,可望在中心区形成既要保护好传统的古建筑群、重点文物和历史地段,又能形成一些新的、环境优美、富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存量更新背景下,城市自然风貌的彰显及保护面临着科学化管控与塑造的挑战。过往研究以主观评价为主,为应对城市自然形态风貌彰显与保护日益精细化的特色空间营造需求,需制定适宜多尺度城市自然风貌保护及管控。【方法】具体的管控路径可分为宏观及微观层面,以人群感知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眼动生理监测、CityEngine及ArcGIS等多种技术方法,以南京市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宏观层面,通过城市自然风貌专项研究,挖掘城市中具有自然风貌价值的绿地空间;在微观层面,对挖掘出的重要绿地空间周边的城市形态进行进一步管控,充分彰显城市标志性节点的自然风貌。【结论】构建“容积率—建筑高度—自然风貌”的动态管控路径。多尺度城市自然风貌精细化管控方法可助力后续实践及研究,营造并彰显更为宜人的城市自然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苏州古城道路系统及交通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从城市经济发展和古城风貌保护的角度对古城远、近期的道路系统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州水都古城风貌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绳方 《华中建筑》1994,12(3):55-58,45
文章从十个方面概括了苏州的古城风貌,指出苏州是世界城市中的瑰宝,必须切实地保护好,针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水都古城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苏州的古城保护规划分为控制、改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关系。控制的目的,旨在控制古城风貌的现状,制止破坏古城风貌的现象发生,为下一步旧城改造创造条件;改造是通过规划调整客观上影响古城风貌的诸多不利因素,通过改造、改善、提高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恢复古城固有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为治理日益严重的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双修战略,明确采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从城市设计的层面,对泰安历史城区的职能定位、空间形态、整体风貌、传统街巷、开放空间等系统性问题的分析,提出更新策略,探寻城市双修导向下历史城区重塑的方法,以期修复当地文脉特色,重现古城轮廓、格局和风貌,并为其注入活力,达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空间品质、激活老城核心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平遥古城环城地带风貌格局恢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国传统城市在快速发展中发掘并延续传统风貌格局的可行途径进行了探索,以平遥古城环城地带为研究对象,顺应自然山水环境,探寻古城风貌特点,挖掘和解读其中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山水要素。通过梳理保护、织补整合、构建重塑等环节,再现与古城唇齿相依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恢复古城风貌格局特色。  相似文献   

14.
保护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传统肌理及空间格局,努力提升空间环境品质,重塑传统公共活力空间,门东雅居乐长乐渡项目设计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恢复地段历史的空间格局及街巷的传统尺度,延续古城的传统风貌为主要工作目标。力求达到历史环境与现代功能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谈历史地区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城市传统街区是构成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也是古城居民日常生活的载体和传统民俗活动的场所,然而对于一座历史城市而言,仅仅有一个物质环境保护规划,其保护的实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们往往认为古城传统风貌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城市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求相矛盾。因此,作为历史城市应当提出一种综合战略,以达到保护和利  相似文献   

16.
<正> 苏州古城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艺术宝库,她在许多领域和行业中,如国画、书法、文学、医学、工艺、刺绣、园林、营造、戏曲、雕刻、食品、烹饪等等方面都自成一派,都反映了苏式、苏州风格或吴门特色。因此,保护、改造、建设和发展好苏州古城,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对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指示:“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是十分正确的。我们应深刻认识理解苏州古城风貌内容实质和表现形式,努力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务院批示的这一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6,(9)
古城是城市最具历史内涵和价值的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文章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探讨古城内地块更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古城更新应立足"融入传统语境、助推古城复兴、体现时代印记"三个目标,从形态、功能、空间和文化等方面协调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从整体上提升古城的文化价值,促进古城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18.
苏州古城传统街巷及整体空间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苏州古城的传统街巷空间和古城整体空间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提出应在苏州古城更新改造过程中注意保留和发扬传统的空间构成手法,从根本上更好地保护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19.
保护苏州古城风貌 发扬建筑地方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出了原有苏州古城风貌与苏州建筑地方风格的七个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保护苏州古城风貌、发扬苏州建筑地方风格问题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保护古城,开辟新区”所形成的新老结合部,是具有历史、生态、旅游价值和独特风貌特色的城市重点地区。通过苏州环古城地区规划,分析不同屋需和不同地段的地限定因素与规划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