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DSC法对三氧化二锑 (Sb2 O3)、氟钛酸钾 (K2 TiF6 )、钛酸四丁酯 (Ti(OC4 H9) 4)及乙二醇锑(S -2 4) 4种催化体系所得聚酯进行等温结晶研究 ,求得了结晶速率常数 (k)和Avrami指数 (n)。结果表明 ,锑系催化剂所得聚酯的结晶速度总体大于钛系催化剂所得聚酯 ,其中以Sb2 O3催化所得聚酯结晶速度最快 ,而Ti(OC4 H9) 4催化所得聚酯结晶速度最慢。DTA结果表明锑系催化剂所得聚酯冷结晶温度低于钛系催化剂所得聚酯 ,与结晶速度测试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通过热失重(TGA)、Friedman方法、Chang方法系统研究了5种Sb/Ti复配催化剂(Sb/Ti配比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合成半光聚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于氮气气氛下的热稳定性能及热降解动力学。热失重研究表明:失重1%时全钛聚酯失重温度比全锑的高,其他复配比例聚酯的失重温度处于二者之间;失重5%~50%时的失重温度,复配的均与锑相当,全钛的最低;通过Friedman法和Chang法求得热降解动力学参数:分解反应活化能E和反应级数n,结果表明,随着Sb/Ti复配催化剂中Ti比例的升高,E和n均呈下降趋势,聚酯的热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采用锑(Sb)钛(Ti)复合催化剂,在300 L反应釜中合成半消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Sb/Ti复合比的PET在195~210℃的等温结晶性能,并对PET的常规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催化剂中Ti含量的增加,PET的等温结晶速度先快后慢,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时,PET等温结晶速度最快,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0%时,PET等温结晶速度最慢;当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大于50%时,PET切片开始变黄;随着催化剂中Ti含量的增加,PET的冷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熔融结晶温度先升高后降低,Ti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0%时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聚酯缩聚催化剂的催化原理及催化剂的选择原则,并分别比较了乙二醇锑与Sb2O3和Sb(Ac)3催化剂在DMT法和PTA法中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按Sb3 计算,乙二醇锑的催化活性高于Sb2O3和Sb(Ac)3.  相似文献   

5.
对锑系催化剂中常用的醋酸锑(Sb(AC)3)、三氧化二锑(Sb2O3)和乙二醇锑(Sb2(EG)3)进行熔融及固相聚合试验,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的有效锑含量比醋酸锑及乙二醇锑低;乙二醇锑在固相聚合时的催化作用略低于醋酸锑和三氧化二锑;3种锑系催化剂相比,乙二醇锑催化剂聚酯固相聚合速度略慢,但特性粘数增幅最为平稳;220℃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以醋酸锑制得的聚酯最大。  相似文献   

6.
以苯酐、己二酸和甲基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聚酯多元醇,在基本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采用乙二醇锑Sb2(EG)3、三氧化二锑(Sb2O3)、醋酸锌Zn(Ac)2、钛酸四丁酯(TBT)和钛酸四异丙酯(TPT)等催化剂进行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反应体系中TPT是最佳催化剂;随着聚酯多元醇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反应越难以进行,因此催化剂用量应相应增加,但其质量分数以不超过0.04%为宜。  相似文献   

7.
世界聚酯缩聚催化剂新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综述了聚酯缩聚催化剂的原理、种类及发展历程,指出当前世界上活性最高的聚酯缩聚催化剂是钛硅催化剂(C-94),其活性是锑系催化剂的6~8 倍,文中比较了C-94 催化剂与SbO3 和Sb(Ac)3 催化剂的催化结果。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乙二醇锑催化剂的应用试验,该催化剂活性高于醋酸锑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以疏水性、大比表面积SiO2为载体,在钛酸四丁酯[Ti(OBu)4]的水解过程中加入冰乙酸(HOCA),并改变n(H2O)/n[Ti(OBu)4]和n[Ti(OBu)4]/n(HOCA),调节Ti(OBu)4水解速率和pH值,采用缩聚合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用Ti-Si复合催化剂。用该Ti-Si复合催化剂合成的PBS的特性黏数为1.74 g/dL,羧基含量为31 mmol/kg,熔融温度为15.1℃,结晶温度为4.3℃,色相L=81.3,B=.36。所制Ti-Si复合催化剂优于生产PBS的常用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丁玉兴  李爱红  王家喜 《化工进展》2006,25(11):1375-1378
聚乙烯醇与四氯化钛在二甲基亚砜和无水乙醇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得负载钛酸酯催化剂PVAC-1,用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比色法测定了催化剂中的Ti含量。研究了PVA–1在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P)、己二酸二庚酯、苯甲酸异辛酯等高沸点酯合成过程中的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与烷基钛酸酯Ti(OBu)4相当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合成上述3种高沸点酯时有机酸转化率分别达到99.8%、97.5%和99.7%。催化剂可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流延膜挤出机、拉膜机分别对锑(Sb)系聚酯和钛(Ti)系聚酯进行挤出、拉伸成膜,考察了两种聚酯的成膜性能,对两种聚酯在加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以及薄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取向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挤出、拉伸过程中,Ti系聚酯的黏度降高于Sb系聚酯,Ti系聚酯切片的结晶度明显小于Sb系聚酯,但Ti系聚酯薄膜的结晶度与Sb系聚酯薄膜相当;在相同的成膜工艺下,Ti系聚酯薄膜的弹性模量、光学性能与Sb系聚酯薄膜相当,拉伸强度高于Sb系聚酯薄膜,断裂伸长率低于Sb系聚酯薄膜,双折射率大于Sb系聚酯薄膜。  相似文献   

11.
钛基掺锑二氧化锡电极中间层对其电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热氧化法制备含有中间层的钛基锑掺杂二氧化锡电极。研究了在含Sn和Sb(摩尔比9∶1)的乙醇溶液中电沉积制备的中间层对Ti/SnO2–Sb电极表面形貌、组成、电氧化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有中间层和无中间层的Ti/SnO2–Sb电极表面均有龟裂。与无中间层的Ti/SnO2–Sb电极相比,有中间层的Ti/SnO2–Sb电极表面Ti含量较少,Sb、Sn含量较高。有中间层的Ti/SnO2–Sb电极的析氧电位较高,寿命较长,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4.1%(仅比无中间层的Ti/SnO2–Sb电极低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聚酯催化剂乙二醇锑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边树昌  王国德 《聚酯工业》2001,14(4):34-35,43
在 3 0 0 0t/a半连续聚酯装置上使用乙二醇锑做缩聚催化剂 ,比较乙二醇锑与Sb2 O3 的催化效果及产品质量 ,结果表明乙二醇锑优于Sb2 O3。对国内乙二醇锑的开发及使用情况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五种不同Sb/Ti配比半光聚酯热性能研究发现,Sb/Ti复配聚酯熔融结晶温度Tmc高于锑和全钛,50/50温度最高,复配聚酯熔体成型性能弱于锑系;复配聚酯冷结晶峰温Tc高于锑系,后加工性能强于锑系。采用UDYDT路线的可纺性研究发现,复配聚酯原丝粘度降高于锑系聚酯,原丝强度高于锑系,DT丝的变化未表现出明显规律,纺丝温度296℃时,复配聚酯DT的强度可以达到与锑相当。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应用型钛系聚酯(PET)催化剂TY,考察了在PET合成中催化剂TY对酯化时间、缩聚时间、产品性能等的影响;并与传统锑系催化剂三氧化二锑(Sb2O3)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钛系催化剂TY不仅能缩短酯化时间和聚合时间,而且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钛系催化剂TY用量为20~25μg/g时,催化活性最佳,催化剂TY 20~25μg/g的催化活性相当于Sb2O3350~400μg/g的催化活性;钛系催化剂合成的PET切片的特性黏数达0.683 d L/g,与锑系PET相比,色相L值提高达71.68,b值相差不大,端羧基含量及二甘醇含量降低,结晶行为及热性能相当;钛系催化剂TY适合无重金属聚酯的工业生产,工业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15.
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对聚酯的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在聚酯反应中的催化特性,讨论了催化剂浓度、Ti/Si比、催化剂添加 方式等对聚合反应及产物的影响,并与常规聚酯催化剂醋酸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纳米Ti/Si复合 催化剂中Si含量的增加,催化剂浓度增大,PET缩聚反应时间缩短。相同反应条件下,Ti/Si比为94/6与 90/10的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约为醋酸锑的2倍;同时纳米Ti/Si复合催化剂对酯化阶段和缩聚阶段都有 较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离子交换法合成了新型多金属氧酸盐H_4Ti(H_2O)TiW_(11)O_(39),并通过顺丁烯二酸酐与2-乙基己醇的酯化反应研究了其催化性能,采用该催化剂合成马来酸二异辛酯具有催化活性高、催化剂用量少、酯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聚酯工业》2004,17(6):64
这种聚合催化剂为Ti3(μ3O)结构的三核Ti配位化合物O将二元醇和二羧酸(或其酯)在Ti配位化合物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  相似文献   

18.
钛系催化剂对聚酯缩聚反应速度和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K2TiF6、(C4H9O)4Ti、Sb2O33种催化剂的缩聚反应速度,并对3种催化剂合成的切片进行了热稳定性比较(Δ[η]、TG)。结果表明:钛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常规Sb2O3,其中以(C4H9O)4Ti的催化活性最高;(C4H9O)4Ti的动力学曲线具有阶段性,其高催化活性体现在缩聚反应的中后期;对3种催化体系制得的PET切片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的结果表明:采用(C4H9O)4Ti作为催化剂配合稳定剂SI与Co2+可制得色相良好,热稳定性高的聚酯切片。  相似文献   

19.
以1,4-丁二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分别以SnCl2,异辛酸亚锡[Sn(Oct)2],ZnCl2,乙酸锌[Zn(OAc)2],Sb2O3和SO42–/ZrO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通过测试酯化反应阶段的出液量、PBS的收率及其特性黏度、数均分子量和熔融温度等性质,比较了6种催化剂在PBS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效果。以SnCl2为例,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研究了由其催化合成的PBS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合成的产物为羟基封端PBS;6种催化剂都能促进1,4-丁二酸和1,4-丁二醇分子间的脱水酯化反应,除Sn(Oct)2外,其它几种催化剂均能有效减少四氢呋喃副产物的生成;锡类化合物的催化效果总体上最好,其中SnCl2作催化剂时所合成的PBS的收率、特性黏度、数均分子量和熔融起始温度最高,其热分解温度为280℃。以PBS分子量为指标,6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高低顺序为:SnCl2Sn(Oct)2Sb2O3SO42–/ZrO2ZnCl2Zn(OAc)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 L聚合釜和10 kt/a间歇式生产装置上的应用,并与乙二醇锑催化剂应用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2L聚合釜上,钛硅氧化物催化剂显示出好的催化活性,终缩聚时间比锑催化剂缩短了20 min,但在10 kt/a生产装置上,终缩聚时间比锑催化剂延长了6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