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阎骏  周博文  樊雷 《机械工程材料》2023,47(2):39-43+49
将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0.2C-1.6Si-1.8Mn钢在不同温度(840,870,910℃)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配分(Q&P)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该钢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奥氏体化温度在两相区时,Q&P处理后试验钢中的铁素体主要呈带状,残余奥氏体呈块状和薄带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马氏体含量增加,对应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大,断后伸长率和强塑积下降;840℃奥氏体化+Q&P处理后试验钢更高的断后伸长率与其更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且残余奥氏体呈块状和薄带状2种形态有关,这能有效扩展相变诱导塑性效应区间。  相似文献   

2.
3.
通过热处理试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金相检验等手段分析回火温度对12Cr2Mo1钢锻件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2Cr2Mo1钢锻件宜选择在680~710℃的温度区间进行回火,这样能够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当回火温度过高时,由于显微组织中碳化物的长大及贝氏体板条的粗化,最终逐渐转变为粒状贝氏体,导致其力学性能变差。不同回火温度下12Cr2Mo1钢锻件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演变的研究试验可该材质的热处理和测试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将12Cr1MoV钢加热至不同温度(650,750,850,950,1 050,1 150℃)保温3 h并分别进行空冷和水冷来模拟火灾现场的火烧过程,采用金相检测、小冲杆试验、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研究了火烧温度和冷却方式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火烧温度不高于750℃时,空冷和水冷方式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主要为铁素体、珠光体和碳化物,强度、断后伸长率和硬度随火烧温度的变化很小;在空冷方式下,当火烧温度高于750℃时,随着火烧温度升高,试验钢的晶粒尺寸变大,珠光体含量增加,使得强度增大,断后伸长率降低;在水冷方式下,当火烧温度高于750℃时,试验钢组织中出现马氏体,随着火烧温度升高,马氏体含量增加,试验钢强度和硬度提高,断后伸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不同的奥氏体化温度预热处理对阀门用1Cr17Ni2钢组织构成的影响,论述了预热处理试验后1Cr17Ni2钢组织构成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X40CrMoV53是德国工业标准热作合金工具钢,广泛应用于制作热锻、热挤压及压铸的模具。某公司精锻压机第四工位凹模材料采用X40CrMoV53,热处理要求为:淬火十三次回火后硬度达50~53HRC,承担着零件Tulip外表面最终成形的任务。服役时凹模型腔内壁界面过渡处经常在寿命1000次左右时就出现开裂,由于需要重新更换模具、烘模及首件全尺寸检测,造成工时浪费,从而降低了设备总体效率。  相似文献   

7.
钛含量对中碳硼钢奥氏体晶粒度及晶粒粗化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钛含量对中碳硼钢奥氏体晶粒度及晶粒粗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钛含量W(Ti)_e是决定试验用钢奥氏体晶粒度及晶粒粗化温度的主要参数。随W(Ti)_e增加,试验用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晶粒粗化温度提高。当W(Ti)_e>0.031%时,试验用钢的奥氏体本质晶粒度可达7级以上,晶粒粗化温度提高到980℃以上。  相似文献   

8.
连接温度是完成瞬时液相扩散连接、保证焊接接头性能的关键参数,采用不同连接温度1210℃、1230℃和1250℃对T91/12Cr2MowVTiB进行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连接压力为2MPa,保温时间为4min,结果表明,在1210~1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焊接接头的成分越来越均匀,连接区域的显微硬度分布逐渐趋于平缓,接头的力学性能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9.
合金元素对高锰奥氏体超低温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控制奥氏体化后的冷却方式获得了14Cr1MoR(H)钢三种原始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组织对14Cr1MoR(H)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4Cr1MoR(H)钢奥氏体化后以风冷的方式冷却时获得板条贝氏体组织,以12℃/min控冷方式冷却时获得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组织,这两种组...  相似文献   

11.
1Cr12Ni2W1Mo1V铣削过程参数对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在实际应用中的抗疲劳性能问题,文章通过对1Cr12Ni2W1Mo1V不锈钢进行不同参数下的加工试验,研究了过程参数对叶片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机理及规律。将不同组间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结论,并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提高主轴转速有利于残余压应力的加大,而温度热应力对残余拉应力起着主导作用。可在不同加工参数条件下提高叶片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减少了后续的喷丸表面处理工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12Cr2Mo1R耐热钢与06Cr19Ni10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特点,介绍了氩弧焊材ER309L的选取过程,阐述了如何控制焊缝的合金元素组成,从而改善和提高焊接接头性能,并最终在实际产品中验证了工艺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2Cr2Mol锻件法兰在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时,-30℃低温冲击不合格.通过对试样进行理化分析及模拟性试验发现,工件在进行热处理时,正火条件是造成低温性能不合格的关键因素.由于正火温度较低和保温时间较短,使得工件在热处理时奥氏体均匀化程度不好,因此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提高,造成低温冲击不合格.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钛催渗对Cr12钢低温盐浴氮碳共渗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催渗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可使氮、碳原子的渗入速度显著加快,提高渗层厚度和渗层硬度,同时钛催渗盐浴氮碳共渗工艺简单方便,共渗温度低,共渗时间短,具有明显的节能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Cr2W8V热挤压模具的失效分析,对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主要工艺为1 100℃油淬,在560℃回火3次,每次2h,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单件模具寿命达到5 000件以上,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使用OM、SEM、XRD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预先热处理工艺对3Cr2 W8V钢低温盐浴渗铬渗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氮化的预先热处理有助于实现610℃的低温盐浴渗铬,并得到良好的渗层,渗铬白亮层的相组成为Cr23C6、CrN、Cr/Fe、(Cr,Fe)7C3、(Cr,Fe)2N等相。  相似文献   

17.
亚临界锅炉后屏过热器12Cr1MoV炉管的剩余寿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Cr1MoV钢进行常温拉伸试验、高温拉伸试验与持久试验,并拟合应力和断裂时间的关系曲线,同时,利用L-M参数拟合持久试验结果,得到参数P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亚临界锅炉后屏过热器的模型,得到其温度场与应力场,并利用外推法和L-M参数法预测该后屏过热器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L-M参数预测的剩余寿命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恒温保持对12Cr1MoV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恒温保持时间(0~1500h)对12Cr1MoV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恒温保持时间的延长,12Cr1MoV钢的显微组织由回火马氏体转变为低碳板条束贝氏体,σb升高;σ0.2、δ、φ、CVN先降低后升高,在恒温保持500h取得最小值,材料最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碳化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对4Cr14N i14W 2Mo耐热钢使用性能的影响,采用Thermo-Calc软件分析该钢在不同温度下各平衡相数量、组成与钢中W、Mo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此钢中的碳化物在1135℃几乎完全固溶,在750℃时效析出量达最大;适当提高W、Mo含量,即当Mo(%)+0.7W(%)≥5.0时,可使钢在时效处理后其晶界上形成颗粒状M6C碳化物,减少沿晶界析出的M23C6碳化物,从而就能减少渗氮层剥落倾向。上述分析结果与文献所得的经验数据基本吻合,对该钢的改性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温时效试验、微观组织分析、碳化物萃取、碳化物相X-Ray衍射分析以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球化级别12Cr1MoV过热器管钢的组织、碳化物含量、相组成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化物含量与球化级别呈抛物线关系。球化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前期主要完成碳化物相种类转变,中后期主要表现为碳化物形态的变化。球化级别与碳化物相含量的比值(M23C6/M3C)近似呈抛物线关系。随着球化程度提高,材料高温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