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山玉玉雕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结合南阳当地的文化特色,以独山玉雕的形制、题材、色彩和工艺四个视角为切入点,对独山玉玉雕作品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其艺术价值进行探究,从美学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于玉雕师来讲,追求造型的空间感与整体的协调灵动,讲究色彩的丰富和谐,赋予玉雕作品情感意象,以及彰显文化内涵都是体现独山玉玉雕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途径。用发展和传承的眼光去看待独山玉玉雕作品,用心感知独山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以促进玉雕艺术更好地发展,进而推进独山玉玉雕工艺与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刘晓强 《中国宝石》2003,12(4):89-90
河南省镇平县与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的产地相邻。镇平人利用和雕刻独山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在镇平北安国城遗址出土的独山玉穿带玉铲足可佐证。镇平独山玉雕借资源优势,历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发展到现在可谓繁花似锦,气象万千。特别是进人新世纪以来,镇平的独山玉雕工艺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独山玉雕激活了镇平的玉雕市场,而市场也带动了玉雕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长时期的高速发展.迎来了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而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载体之一的中国玉文化,近年来也得到了极大的复兴与高速发展。在这个人才辈出、玉器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青年才俊王桂平以他水墨画般的线刻艺术在玉雕艺术界独树一帜.为当代海派玉雕艺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随着当代玉雕艺术工艺日益精湛、风格日益繁多、品类日益丰富的发展趋势,玉雕艺术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的重要载体。在仿古、宗教等题材的当代玉雕作品中,当代玉雕文化和艺术的承载功能更加明显。那些形成于千百年之前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形式,在当代杰出艺匠的独特理解之下,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在2019年"天工奖"的金奖作品之中,部分以仿古、宗教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就让我们既感受到古意盎然,又耳目一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之间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变。传统的中国艺术门类——玉雕,在新时代语境之下必然要做出改变以适应当代人变化了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作为当代玉雕行业中的一员,结合个人多年的创作经验与创作实践来分析探讨当代玉雕的创新问题。本文主要从玉雕创作的题材,艺术形式,创作与经营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梳理当代玉雕创作的新变化,以期对当代玉雕从业人员在创新方向与方法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当代玉雕艺术"一词在玉雕行业内是较为新颖的称呼,其艺术形态在玉雕艺术盛行之下存在着持久争论,当代玉雕艺术呈现出一种还未定型的状态。当代玉雕艺术是一门学问艺术,既是融合艺术,也是创新艺术。通过对当代玉雕艺术的理解,总结了当代玉雕艺术的四种创作方法:以时代为基,以创新为轨,以艺术为向,以文化为魂。运用当代玉雕艺术的创作方法,创作了多件当代玉雕作品,为当代玉雕艺术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玉雕应与时代的发展互相呼应,互相促进。当下玉雕的发展,需要在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到包容兼蓄,丰富玉雕创作形式,探索现代审美表现。通过现代技术在玉雕工艺上的应用及作品的相应表现特征,指出新工具的运用和新材料的发掘尝试可以形成新的玉雕艺术表现特点,呈现相应的艺术美感,在传统圆雕、浮雕等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西方雕塑观念,丰富了玉雕表现形式;通过代表性现代玉雕作品创作分析,指出以中国传统玉文化为导向,注重玉雕作品的文化性和现代审美,可以较好的传达各种玉雕题材的精神内涵;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借鉴也对现代玉雕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学艺术、戏曲艺术、绘画艺术等扩展了玉雕的题材,使玉雕设计的题材变得更加宽泛。为更好的承载与弘扬传统玉文化,玉雕的表现形式还需要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符合时代审美,满足人们思想和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南阳独山玉雕,素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和艺术风格,自古至今玉雕大师灿若繁星。张克钊就是南阳玉雕大师群中最为独特的一个。他出生于1973年,河南镇平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师,现任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  相似文献   

9.
赵旭刚  李力  业冬 《中国宝石》2007,16(3):218-219
写实主义对于中国玉雕艺术来说是个陌生的命题.在中国玉雕艺术中秉承写实主义的作品寥寥无几。写意的风格一统玉雕天下,玉雕写实主义的兴起仅见于文革期间创作的一些工农兵题材的玉雕作品。改革开放以来,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玉雕行业开始尝试运用新的题材和手法,打破传统玉雕语言的束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人体艺术的借鉴,出现了一些描绘人体美的玉雕作品,  相似文献   

10.
漫步南阳的玉雕市场,无论在商号林立的“玉雕大世界”,还是在熙熙攘攘的“玉雕湾”,五彩斑斓的独山玉工艺品品种繁多,精美绝伦,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玉乡大地。  相似文献   

11.
吴宏武 《中国宝石》2008,17(1):144-148
《佛教艺术与佛教题材玉雕》在上一期中介绍了佛教的产生、传播以及佛像在中国的演变历程,本期承接上文,将继续介绍汉传与藏传佛像的艺术特点与玉雕佛像的鉴赏知识。  相似文献   

12.
片玉弘愿窥色相 清琢妙法照禅心 佛教题材中的菩萨像,向来就是传统玉雕之中的大类.因为中国民间百姓由来已久的菩萨崇拜,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形象普遍存在于市民阶层所佩戴、使用、摆放的玉雕作品之中.而对于当代玉雕来说,菩萨像则在汉藏宗教艺术风格的融合之中,在中国传统玉雕与西方现代雕塑的创作手法融合之中,由年轻一代玉雕师们探索出了更多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宝石》2014,(9):186-189
2014年6月5日下午,北京保利春拍“游心——当代文房艺术”专场中,由中国当代艺术家、当代玉雕革新派人物、翠品屋艺术总监邱启敬先生创作的当代玉雕艺术精品亮相拍卖。最终,“涅粲·意空”玻璃种翡翠艺术品以2070万成交价落槌。“游心——当代文房艺术”作为保利拍卖新推出的专场在此次春拍中颇受关注,而“涅檠·意空”玻璃种翡翠艺术品作为完美印证了翡翠原料价值与人文工艺价值结合的典范,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场之星”。作品以13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激烈竟价后,最终以2070万元成交。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黄金珠宝》2012,(1):16-16
《道德经》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2011年12月,北京798艺术区,一场名为”和光同尘“的展览,完全颠覆了我对玉雕艺术的传统看法—当代的艺术语言,同样能穿越时空的历史阻隔,与五千年的传统文明进行对话。古老历史的玉文化,终于在现代文明的文化语境中传来了一声清亮的“回响”。  相似文献   

15.
刘谦乐 《中国宝石》2009,(4):192-192
玉,最令人喜欢的是什么,是那自然天成的细腻柔润质地,是匠心独运之下的线条之美,更是自然与人为有如“天作之和”的完美融合。在这里,紫气东来玉雕工作室创作的一系列玉雕把玩件,将玉石的天然之美借助几近完美无缺的工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于俏色的运用,浑然天成,握在手中,置于案头,是那么的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考察了河南南阳的玉雕市场。作为玉的故乡——南阳,位于河南省伏牛山东南的江汉平原上,以盛产南阳玉(又名独山玉)而闻名海内外。南阳玉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南阳玉雕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加上全国各地的许多玉料(岫玉.软玉等)被运送至此进行加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玉雕作品题材非常丰富,其基本特点是采撷于美丽的自然生活环境,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袭和诠释。纵览现代珠宝市场出售的玉雕饰品,除了花、鸟、虫、鱼之外,还有一些新的玉雕题材不断呈现,毕竟现代社会的体验生活赋予人们推陈出新思维,使得当代的玉雕饰品更加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审美心理,当代的玉雕大师们不仅仅是将中国古代文化元素融合到玉雕饰品中,还将现代的文化印记呈现在玉雕作品中,并且使作品上升到艺术层面,从而形成意象艺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玉器是东方的艺术瑰宝,她的发展过程经历了8000多年,其特点表现为质地美,工艺精、含义深。工艺的内容包括形制,造型及纹饰等方面,其精致之处尤其表现在纹饰方面。玉的质地坚硬,琢磨困难,要琢磨出各种精美的纹饰更是难。然而中国玉器的特色正是具有丰富精致而且富有内涵的纹饰。  相似文献   

19.
色鲜质润的独山玉早已被收藏家们所推崇,更被玉雕名师雕琢得淋漓尽致.可是有限的资源却在被无限的开采,透的绿、艳的红、橙的黄……在一天一天的枯竭下去,而过去不曾引起人们所重视的黑白独山玉如今登上了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20.
独山玉作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有着较为重要的市场价值,由于颜色丰富,市场上独山玉摆件比例较大。作为大中型玉雕作品,与普通佩戴用挂件鉴赏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本文整理独山玉摆件鉴赏的要点,以供市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