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进行工程改造成本加大,并且存在很大的风险,不利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就是在工程改造项目全过程实施费用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项目施工质量、提升效率。本文就在介绍全周期寿命周期费用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工程改造设计、施工环节、订货环节三个方面,分析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在工程改造项目中的应用,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董娜 《江西建材》2016,(6):150+152
公路规划管理中的全寿命周期体系框架是以全周期体现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本文从阐述公路规划管理全寿命周期体系框架的应用目标入手,对于公路规划管理全寿命周期体系框架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笔者结合作经验简单介绍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概念、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概念及其构成,以及供电企业开展资产全寿命管理的意义和目标.并结合图表分析了电力企业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乡镇企业建立,在提振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电能的消耗和需求也在与日剧增,用电量的增加,使得原有的供电网络不堪负重,符合过高、过大常常导致线路安全的问题的产生,因此,对农村电网改造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而在农网改造的所用工作之中,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能都顺利的进行关乎着电网改造的质量和进度。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农网改造过程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希望通过这次分析研究能够使农网改造更好的负荷农村地区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经济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农村的电网覆盖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农村的生活、工业用电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回顾农网建设与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在农网建设改造中,应特别注重农网的建设规划问题,制定一套如何管理、运营以及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网改造成果的方案,来完善并解决农网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就农网建设和改造的现状、农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黄维 《建造师》2010,(10):75-76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普通家庭对电力的各种需求不断提高。原有的城乡电网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供电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和改造。电网改造工程涉及大量的设备更新和线路改造,因而配电网管理工作成为供电企业尤其是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电力需求的迅速增长,为了实现电网改造与发展的合理规划提高电能的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高质量的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充分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是一种必然。用目前的GIS技术将整个配电网中的各种图形信息、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在地理背景图上非常直观地管理变电站线路、变压器杆塔开关、电容器等设备信息,大大提高了整个配电网工作效率和整个配电网建设的规范水平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概念,以虹桥国际机场东跑道大修工程为例,以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最优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目标,通过前期设计研究、管理机制构建、扎实过程推进、维护策略制订等有效实践,大修工程建设与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9)
本文对县域配电网的规划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以此提出了县域配电网规划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县域配电网规划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从而使县域配电网的电网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为广大县域用电地区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相似文献   

9.
周婕  陈刚 《山西建筑》2006,32(20):3-4
分析了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以及城中村改造规划的目标,以深圳市厦村社区为例,研究了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中的规划要点以及改造实施要点,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立新 《中华民居》2012,(11):180-181
前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国家电网公司部署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建和"户户通电"工程后,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浦江县供电局把实施"三新"发展战略、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放到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来抓,在"十二五"期间投资3.2亿元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建设,用于农村10kV及以下配电工程的建设和改造。通过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投入,提高供电能力与电能质量,逐年降低农村电网的电能损耗,普遍提高农村供用电水平。让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逐步实现城乡一体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2)
为着力解决电网发展"两头薄弱"问题,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开展了"一流配电网"研究和实践。110kV网架结构是"一流配电网"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直接影响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网架可靠性、经济性的定量计算,并综合考虑负荷密度、负荷分布、电源点分布等因素,对高、中压配电网的各种典型接线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在淮安电网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淮安"一流配电网"目标网架及过渡、演进方案,从而为淮安"一流配电网"建设提供科学、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全寿命周期     
<正>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起源于英国人A.Gordon在1964年提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对建筑而言,建筑物的前期决策、规划、勘察设计、材料构件生产、施工、运输、使用维修乃至拆除各个  相似文献   

13.
曹宗珍 《安徽建筑》2013,(3):203-204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有利于节能环保,有利于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整体水平,有利于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传统的工程管理当中,从规划上就忽略了后期的维护问题,这就导致一些质量不佳的工程短命的问题。在工程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工程全寿命周期这个新的概念对传统工程管理理念做到有效的改善,全寿命周期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在我国工程管理中得到应用还较少,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和工程全寿命周期进行一番分析,探讨结合全寿命周期理念的创新工程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城乡建设》2014,(7):72-72
正江西省按照"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方针,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安全工程,以改造规划为引领,大力推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工作。一、精心编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一)加强组织领导2013年8月初,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做好棚户区改造调查摸底、编制规划工作,明确了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责任,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时间表。2013年10月,省政府办  相似文献   

16.
《四川建材》2017,(9):210-211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工程建设,在对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所以现在比较常用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工程管理的系统思维。这种系统思维方式能够促进提升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使得工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以及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进行分析概述,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镇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用电负荷和用电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农村配电网已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乡镇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做好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工作,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各乡镇新建35kV变电站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紧迫。而变电站站址选择合理与否,对基建投资、建设速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又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农网35kV变电站规划选址的相关要求、站址选择应注意的相关问题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评价原理,采用价值工程和层次分析方法来进行既有工业建筑可持续利用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从改造方案的综合效益出发,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不同权重,并从全寿命周期角度考虑成本,然后利用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对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定.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变电站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全寿命周期,也应当体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理念和工程对社会、历史负责的精神。文章提出了这样的设计集成模型,即用工程系统结构维和设计目标结构维的映射构成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集成技术系统的模型和框架。作为国家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的子课题,文章研究应当能对变电站等重要公共设施的设计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龙珍华 《住宅产业》2022,(10):51-54
老旧小区改造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仍存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不健全、社会力量进入难、可持续机制建立难等问题,尤其是新冠疫情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广州市三眼井社区改造项目为例,提出全周期管理理念下的老旧小区改造机制,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以评估研判、规划实施、运营管养、评价反馈四个环节形成闭环式全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