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山东省节水灌溉发展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为主,农业总体节水水平较低的现状,为提升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节水率,通过管灌系统田间设备研制改进和配套的田间灌水技术研究,形成节水高效的低压管道输水田间精细灌溉技术,从而大大提高全省的节水灌溉整体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节水型灌溉农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水资源人均亩均占有水平均很低,水土资源分布组合极不合理,水资源污染严重,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且浪费严重(灌溉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现有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主要有: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和灌水定额;开展渠道防渗,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采用先进的田间灌水技术以及综合措施节水技术。文章还分析了我国节水型灌溉农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地面灌溉是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占我国总灌溉面积的95%以上,小畦灌溉是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投入少、见效快的有效方法;是防止田间水量向深层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建立节水型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畦块规格的确定,通过大改小工作,合理制定畦块面积,适时适量灌水,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农业节水对策的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水资源贫乏,发展节水型农业尤为重要。节水型农业涉及农业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方面,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以建立优质高效节水型农业为目标,以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技术可行性和紧迫程度为准则,以采取节水工程措施、加强灌溉用水管理、改进节水栽培技术、提高灌溉技术、污水利用、改进耕作技术、多种水源联合调度、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洪水资源等九条综合对策为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提出了选择农业节水综合对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洛惠灌区的水源现状和渠道衬砌现状,推行节水技术势在必行.对制定节水型灌溉制度,继续搞好田间工程,改进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静 《中国水利》2010,(17):63-65
随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灌溉作为宁夏用水大户,用水效率低,灌水技术相对落后,是节水潜力最大的领域,也是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战场。通过总结宁夏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上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节水技术需求,提出了通过工程措施、科技手段和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大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东大鹏 《水利天地》2013,(11):20-21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农业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可利用废水.它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采取多项工程措施,如地上水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机井测试改造技术和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灌溉工程节水技术是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节水效果最显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大,农田水利工程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解决了水资源短缺与农田灌溉之间的矛盾,对农田水利工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田间灌水和田间输水环节阐述了常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分析其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作用,并指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相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节水农业     
正以科学的技术措施和先进的设备使农业的用水率达到最高。包括四个方面:①低定额灌溉技术,掌握灌水时机和灌水定额,择时灌溉,同时用墒情和温度计等仪器测定水份变化;①③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田间,利用管道进行输配水,一般可采用渗灌、滴灌、喷灌等技术;③节水综合技术。包括增施有机肥,选用抗旱良种,调整节水型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在推广低压管道灌溉、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方面投入了不少的资金,节水型灌溉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分缓解了农业生产上的水资源短缺现象。但是由于重建轻管的思想根深蒂固,农民的灌水观念淡薄,管理措施不力等原因,致使大量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产生应有效益。因此,向管理要效益,搞好节水型灌溉农业的软件建设非常必要。 一、大力开展农村水利科教活动 任何一项新技术、新设施效益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掌握者、使用者的素质的高低。田间节水灌溉设施建成后,专业技术人员及业务部门为  相似文献   

11.
《河北水利》2007,(10):《河北水利》-6-8,18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和<全国节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适用于各类灌区的新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旱作农业、集雨工程及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不在本规划之列.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的超采,给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在农业灌溉中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技术是缓解全省地下水资源超采的根本措施之一。针对节水灌溉规模小、工程建设标准低、农业节水技术缺乏集成配套、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体系、推广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完善促进农业节水发展的约束激励机制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适宜河套灌区的四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现行的平原灌区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和删选,结合河套灌区的实际情况和田间灌溉特点,提出了适宜河套灌区应用和推广的四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平地缩块改造畦田灌水技术、秋浇覆膜灌水技术、沟灌灌水技术以及地膜后茬免耕灌水技术,分析并评价这4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李民  付红  张磊 《山东水利》2011,(9):39-40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U型渠长畦短灌技术采用渠、池、软管配套灌溉和渠、沟、路田间布局模式,解决了明渠灌溉系统中农渠以下田间灌水距离长、灌水渗漏和蒸发损失大的问题,调查分析表明该技术应用较土渠灌溉节水15%-20%,灌水均匀度高于85%,并且农机作业方便,田间排水畅通,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黄河水资源贫乏,其水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水要求。在调水不能马上实现的近期,节水-尤其是农业灌溉节不水失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一项重要措施,节水技术包括:喷灌、微灌、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田间灌水技术改进等。节水灌溉工程应是“十五”期间工程安排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汾河灌区发展出现显著变化,文中提出灌区田间工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灌区应坚持发展方向是稳定灌溉规模、干支渠系工程的技术改造、田间渠系工程技术改造、灌区末级渠系的管道化以及重视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针对不同灌域群众耕作与灌溉特点,提出大田粮食作物、水稻、果树以及设施农业四种不同工程组合技术模式,提出大力发展小畦灌溉为主导的灌水技术,改进灌溉制度和地膜覆盖主导农艺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田间灌溉技术节水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间灌溉技术是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最后环节,也是农业节水的重点环节。大力发展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从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角度对不同田间灌水技术的节水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提高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研究应以减少灌溉水的损失为中心,通过多种田间农业节水技术的优化配置,形成一整套综合的由节水栽培、节水灌溉、节水管理有机结合的田间节水技术体系,促进我国农业节水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志刚 《陕西水利》2013,(4):173-174
彬县十年九旱,水资源贫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用PVC管输水取代渠道引水,充分利用现有农村人饮工程建成的水源及输水管网,仅需配套支、毛管及灌水设施,投资少、建设时间短;优先发展果园、蔬菜等经济类作物,见效快,群众有积极性便于实施,把农业灌溉工程建设与农村供水工程相结合,是彬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山西省建立节水型农业迫在眉睫。综述了日本、以色列等国在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论述了山西省发展农田节水灌溉中输水管道化、田间节水、滴灌等问题,节水对商品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试验与推广等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农业节水增效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在农业节水增效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实践中,以喷灌、微灌、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成熟的节水工程技术为基础,与节水型灌溉制度和工程管理措施有机结合,在管网首部枢纽下卧和咸淡混浇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通过建立健全节水技术推广网络、完善政策、严格项目管理等措施与方法,加速节水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