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镁锆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超  张振忠  陆春华  崔升  沈晓冬 《表面技术》2005,34(6):48-50,53
镁锆合金是一种轻质、高阻尼的新型合金,但耐蚀性极差.采用化学镀方法,系统研究了Mg-0.57Zr合金表面Ni-P非晶化学镀的预处理及施镀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复合酸洗,有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镀层的沉积均匀性和金属光泽度;2)直接化学镀镍比预浸锌后再化学镀镍的工艺方案,更利于提高镀速、降低镀层孔隙率;3)采用所推荐的化学镀工艺,获得了与基体结合力高、孔隙率低、耐蚀性较好的Ni-P非晶镀层,其平均镀速为11.44 μm/h,镀层硬度比合金基体提高10.7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铸铁表面化学镀(Ni-P)配方加入B4C粒子后镀液老化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化学镀镍液再生处理方法,给出了再生最佳工艺条件及经济的估算.  相似文献   

3.
非晶态合金镀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于通常工艺条件下形成的化学镀镍层,实际上是非晶态Ni-P合金层。这说明非晶态合金镀层早巳在不知不觉中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际了。由于在水溶液中通过化学镀和电镀可以形成品种繁多的非晶态台金镀层,而且制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4.
正0前言化学镀镍磷是不用外来电流,借氧化还原作用在金属制件的表面上沉积一层Ni-P的方法。化学镀镍磷合金按溶液的pH值可以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酸性化学镀Ni-P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镀镍工艺,化学镀镍工艺因为镀层均匀、亮度好、耐蚀性及耐磨性优良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酸性化学镀镍,镀液pH在4.3~5.2,采用次亚磷酸钠作为还原剂,除了镍离子被还原以外,次磷酸根本身也会被吸附氢原子还原为磷,因而形成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5.
《表面工程资讯》2005,5(5):47-48
电沉积复合镀层的研究动态与应用;甲基磺酸盐电镀锡银合金工艺的研究;玻璃纤维化学镀Ni-Co-Fe-P合金工艺的研究;中温化学镀镍磷复合加速剂的研究;化学复合镀(Ni-P)-CeO2工艺及性能的研究;镀锌植酸钝化膜的耐蚀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化学镀Ni-P前处理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化学镀Ni-P可以改善铝合金易产生晶间腐蚀、表面硬度低、不耐磨损等缺陷,欲使镀层与铝合金基体具有很好的结合力,前处理工艺则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正交试验,用极差法分析了活化和预镀镍各工艺参数对后续化学镀Ni-P镀速影响的主次顺序,确定了活化和预镀镍镀液的最佳配方及各工艺条件,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增重法、热震实验和失重法等测试了采用最佳活化、预镀镍工艺所得镀层的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所确定的活化、预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可显著提高镀层的硬度、沉积速率及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镀层组织致密均匀,耐蚀性优良。  相似文献   

7.
利用化学镀对铸态Zr-Al二元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在经过除油、酸洗、化学转化处理等预处理工序后,在化学镀液中施镀在合金表面生成Ni-P镀层。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化学转化膜以及化学镀层的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铸态Zr-Al合金由α相(α-Zr)和β相(Zr2Al)组成,其中基体为α相,β相沿晶界呈非连续分布;经锌系化学转化处理后合金表面形成以Zn3(PO4)2.H2O为主要成分的化学转化膜,该膜由细小的片状晶体颗粒密排堆积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化学镀镍磷处理,在铸态Zr-Al合金表面得到Ni-P镀层,其表面颗粒均匀,无明显孔隙缺陷,结合紧密,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加入硫酸铜和光亮剂,成功研制了一种钢铁件的全光亮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检测了镀液和镀层性能,探讨了主要成分和工艺条件对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形成的Ni-Cu-P合金镀层结晶细致、光泽高,具有较高的装饰性,镀层耐蚀性、耐磨性和镀液稳定性优于酸性化学镀Ni-P合金工艺.  相似文献   

9.
在合理选择化学镀Ni-P合金配方和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实验研究了硫脲、Pb(AC)2、KIO3、KI、Bi(NO3)2几种稳定剂及其复合对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合NiSO4体系镁合金化学镀的稳定剂为KI KIO3,采用复合稳定剂的镀液稳定性及镀层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在优化的稳定剂及相应的工艺条件下,镀液的稳定性好,镀速高,镀层均匀、致密,孔隙率低,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化学镀Ni-P合金耐蚀性能优化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明了化学镀Ni-P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耐蚀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化学镀Ni-P合金的耐蚀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化学镀Ni-P合金的耐蚀性能;讨论了含磷量、热处理温度、前处理工艺等因素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探讨了化学镀Ni-P合金的基本原理、反应机理和耐蚀机理;提出了通过优化工艺、添加稀土元素、采用多元合金化学镀等方法可提高化学镀Ni-P合金的耐蚀性能;并指出化学镀Ni-P合金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将具有高耐蚀性的化学镀Ni-Sn-P三元合金过渡层应用于镁合金酸性化学镀镍过程。通过SEM和XRD对比研究传统碱性化学镀Ni-P过渡层与新型Ni-Sn-P过渡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并测试过渡层与AZ31镁合金之间的结合力。采用孔隙率、过渡层在p H=4.5的酸性化学镀镍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以及10%HCl浸泡实验研究过渡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过渡层对于直接在镁合金表面进行酸性化学镀Ni-P合金是必不可少的。在相同厚度(~6μm)条件下,与传统化学镀Ni-P过渡层相比,化学镀Ni-Sn-P过渡层的非晶化程度更高,表面平整致密,镀层无孔隙,结合力强,耐蚀性更高。最重要的是,以化学镀Ni-Sn-P为过渡层可以成功地在镁合金表面制备酸性化学镀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2.
超声化学镀对烧结钕铁硼磁体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化学镀方法,研究了在频率为40 kHz超声波条件下化学镀Ni-P合金对烧结NdFeB磁体抗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超声功率对沉积速度和镀层磷含量的影响,观察了超声场对镀层表面形貌和Ni-P镀层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沉积速度增加,而镀层磷含量略有降低.与无超声场下的Ni-P化学镀层相比,超声条件下化学镀Ni-P合金组织更加细小,排列更加紧密,有更加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有效的保护NdFeB磁体.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镀法在碳纤维表面沉积一层纯Ni镀层,然后将纤维剪短,采用化学镀法使短纤维表面以及两端包覆一层Ni-P合金镀层,并使纤维表面金属层加厚,来满足保护纤维的需要.通过不同正交体系研究碳纤维增重率,得到了优化的镀镍工艺.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测试了镀层的结合力,并对镀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表面镀层均匀、致密、表面光亮和结合力强;电镀获得了纯Ni镀层,而复合镀获得了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材料测试方法和防垢实验,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与防垢性能。方法在化学镀Ni-P镀层基底上,添加含有钼酸根离子杂多酸盐,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化学沉积Ni-Mo-P合金镀层,研究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分析镀液中硼酸含量和钼酸铵含量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观测镀层在结垢实验后的表面形貌并分析结垢速率。通过SEM,XRD和EDS对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检测,研究在酸性镀液中硼酸含量对化学镀Ni-Mo-P工艺条件的影响。采用防垢实验测试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防垢性能。结果在化学镀Ni-Mo-P过程中,钼酸根离子杂多酸盐具有稳定作用。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化学沉积镀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i SO4·6H_2O 16.5 g/L,Na H_2PO_2·H_2O 20 g/L,钼酸钠0.5~0.8 g/L,硼酸2 g/L,乙酸钠7.5 g/L。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结垢速率明显低于化学镀Ni-P镀层,具有良好的防垢能力,形成了非晶态的镀层。结论采用化学镀Ni-P镀层基底上沉积得到非晶态的Ni-Mo-P合金镀层,硼酸具有调节镀液p H值和络合作用,非晶态的Ni-Mo-P合金镀层平均结垢速率最小值为0.58μm/h,具有良好的阻垢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化学镀液pH值、温度及施镀时间对Mg-12Li-2Al-2Zn合金表面镀镍层组织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镁锂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的最佳工艺参数是:pH=7±0.2,温度(80±2)℃,施镀时间5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所获镀层厚度13~15μm,显微硬度435 HV左右,镀层结构为Ni-P非晶态.  相似文献   

16.
前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化学镀Ni-P镀层质量的高低。本文采用磷化法对Zr-8.8Al合金进行了化学镀前处理,研究了Zr-8.8Al合金在不同磷化工艺获得的磷化膜以及化学镀Ni-P镀层显微结构、显微硬度、抗蚀性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5℃下2min获得的磷化膜均匀致密;在此工艺下进行化学镀处理获得的Ni-P镀层为非晶结构,胞状结构,厚度达25μm。与裸材相比,Ni-P镀层显微硬度提高了60%,在3.5wt%NaCl溶液中自腐蚀电位发生正移,极化腐蚀后镀层胞状较完整,对Zr-8.8Al合金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Ni-P合金化学镀层硬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分别对五种不同P含量的Ni-P合金化学镀层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进行了优化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Ni-P合金化学镀层的最大硬度与加热温度关系较大,与加热时间关系不大;而且,当加热温度为400~430℃时,镀层硬度出现极大值;Ni-P合金化学镀层在热处理条件下的最大硬度值随镀层中P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国内外稀土元素在改善化学镀Ni-P工艺和提高镀层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稀土元素在化学镀Ni-P中的应用,阐述了稀土元素对化学镀Ni-P共沉积、镀液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镀层耐蚀、耐磨性能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稀土元素以其特殊的电子层结构、较低的电负性以及高的化学活性,在化学镀Ni-P中改善镀层工艺和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熊林利  黎学明  王涛  徐珂 《表面技术》2020,49(1):180-186
目的探究尼龙66化学镀最佳粗化工艺,优化次亚磷酸钠化学镀铜工艺,比较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化学镀镍-铜及化学镀铜-镍工艺对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过稀盐酸/乙酸水溶液以及稀盐酸/乙酸乙醇溶液粗化后的尼龙66织物化学镀镍,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效果,对比两种粗化方案,用化学镀铜沉积速率及质量损失率反映化学镀镀覆效果,探索出次亚磷酸钠的最佳镀铜配方,确定次亚磷酸钠化学镀铜的最佳工艺条件。用法兰同轴测试化学镀铜、化学镀镍及经过化学镀镍后镀铜和化学镀铜后镀镍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稀盐酸/乙酸水溶液粗化后,织物镀层易脱落;稀盐酸/乙酸乙醇溶液粗化后,镀层覆着力强。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最佳镀铜工艺为:硫酸铜20 g/L,硫酸镍8 g/L,次亚磷酸钠70 g/L,硼酸35 g/L,p H10.2~10.6,时间20min,温度75℃。化学镀铜后化学镀镍得到的织物屏蔽效能达70d B。结论稀盐酸/乙酸乙醇溶液粗化效果最佳,比使用稀盐酸/乙酸水溶液处理的镀层更均匀致密。化学镀镍所得镀层为非晶态物质,次亚磷酸钠化学镀铜所得镀层为晶态物质。化学镀铜后镀镍织物镀层更为致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化学镀铜-镍的质量增加率大于化学镀镍-铜,屏蔽效果优于化学镀铜、化学镀镍-铜。  相似文献   

20.
钨铜合金化学镀镍磷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在W-Cu粉末合金上成功地实现了化学镀Ni-P镀层,镀层表面光滑、致密,在结构上属于非晶态;经过25 d的3.5 mass%NaCl溶液浸泡研究表明:在浸泡的前16 d中,化学镀Ni-P镀层的腐蚀速率逐渐增大,在16 d之后腐蚀倾向有所降低;通过腐蚀失重实验得到Ni-P镀层的腐蚀失重小于W-Cu合金,说明化学镀Ni-P镀层可以对W-Cu合金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