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项尚林  李有兰 《粘接》2007,28(4):16-18
采用半连续法制备了一种纸塑复合用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讨论了乳化剂的用量、松香乳液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的用量为4.5%、松香乳液用量为10%,胶粘剂的性能较好;另外,加入一定量的交联剂,可显著提高该胶粘剂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可剥离效果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主要考察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复合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SDS/OP-10)及交联剂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对压敏胶综合性能及可剥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T_g=-25℃,乳化剂用量为2.5%(以单体总质量计,下同),AAEM用量为1%时,所制备的压敏胶在不同基材上粘结强度适中,可达到多次剥离无残胶、耐老化性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及反应型乳化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并通过酮肼交联进一步提高乳液性能。借助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仪考察了乳胶粒的结构,讨论了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加料方式等对乳液及成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乳化剂用量为2.0%~3.0%,核壳两阶段乳化剂用量的配比在10∶1,交联剂用量在4%~6%时制备出性能最佳的乳液。  相似文献   

4.
陆彬  陈建  陶云峰  徐燕芬 《弹性体》2009,19(2):35-37
采用乳液聚合制备了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讨论了软单体的用量、硬单体用量、交联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和乳化剂的配比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丙烯酸的改性效果比丙烯酸羟乙酯好,当m(EHA)∶m(VAc)=82∶10时,压敏胶的综合性能最佳。交联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剥离强度,当其质量分数为0.3%时,剥离强度达到357.33 N/m。  相似文献   

5.
保护胶带用高剥离强度乳液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原料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讨论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及缓冲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种子乳液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压敏胶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和初粘性,同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配合使用环保可聚合阴/非离子型乳化剂LR-10和LG-20,通过种子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的配比、用量及种类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m(LR-10):m(LG-20)=3:1时,所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能最佳;GPC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丙烯酸酯压敏胶溶胶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减少、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来越窄;当复合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乳胶膜的的粒径和PDI达到最小值,此时耐水性能和粘接性能最佳,压敏胶膜的水接触角为112?;FT-IR结果表明,所有的单体和可聚合乳化剂都完全参与了乳液聚合反应;与传统乳化剂体系相比,通过环保可聚合型乳化剂LR-10/LG-20所制备的乳胶膜的粘接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保护膜用压敏胶剥离强度增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法合成了保护膜用乳液型压敏胶(PSA),探讨了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缓冲剂和交联剂等对乳液型PSA剥离强度增幅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型PSA剥离强度增幅随丙烯酸丁酯(BA)或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态势,随丙烯酸(AA)或缓冲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苯乙烯(St)、丙烯酸-2-羟丙酯(HPA)或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当w(BA)=85%时,剥离强度增幅最小;大分子有机硅和交联剂的加入能明显降低PSA剥离强度增幅,当w(大分子有机硅)=1.0%时,剥离强度增幅最小;当加入相同用量的交联剂GA240或SC-100时,前者使PSA的剥离强度增幅更低。  相似文献   

8.
乳液压敏胶的耐热耐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清  潘安健 《化学世界》2006,47(11):663-666
采用预乳化种子聚合工艺,在多元丙烯酸酯中添加自交联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反应型乳化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铵盐,研制出性能优异的耐热耐水型乳液压敏胶。同时讨论了自交联功能单体、反应型乳化剂、种子乳液的用量对压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乳化剂对乳液型压敏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奕刚 《河南化工》1996,(10):37-39
简述了乳化剂对乳液型压敏胶聚合物,粘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并通过控制乳化剂用量、使用反应性乳化剂、加入适量增粘剂的或者使乳液聚合物部分交联来提高乳液型压敏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用于喷胶棉黏合剂纯丙乳液。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复合乳化剂用量、复合乳化剂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软硬单体质量比为2.2∶1,乳化剂用量为3.5%,复合乳化剂配比为2∶3,引发剂用量为0.7%,交联剂用量为1.75%,反应温度为78~85℃,反应时间为150min,搅拌速率为250r/min时,得到的纯丙乳液耐水性和柔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丙烯酸酯PSA(压敏胶)乳液及本体表面张力对保护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固含量、乳化剂含量、消泡剂含量和共聚单体等因素对PSA乳液及本体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SA乳液的表面张力过大时,其对基材的润湿性较差,保护膜的表面质量和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变差;PSA本体表面张力对保护膜与被保护材料之间的粘接强度、初粘力有一定影响,当PSA本体表面张力与被保护材料相近时,两者间的粘接强度相对最大。  相似文献   

12.
选用反应性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方法,合成出了综合性能良好的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单体组成、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压敏胶初黏力、180°剥离强度、180°剥离强度增幅及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EHA/BA为8/2~6/4,MMA/VAc为6/4~4/6,MAA为3份,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用量的0.75%和0.5%时,压敏胶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PVC型材表面保护膜的制造。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是一类应用广泛的低VOC含量环保胶黏剂。本文合成了一种葡萄糖基可聚合乳化剂-丁基葡萄糖苷马来酸酯(BGMAH),并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BGMAH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通过系统考察BGMAH的结构及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粒径、乳胶膜耐水性和粘接性能的影响发现,当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保持3%不变,m(BGMAH):m(OP-10):m(SDS)=2:1.5:0.5时,乳胶膜的粘接性能和耐水性能最佳。红外、热稳定性等分析表明丙烯酸酯乳液在改性过程当中发生了共聚交联反应,且改性后聚合物体系相容性良好,乳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均提高,同时对聚合体系的反应机理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型乳化剂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青  谢瑾  鲁德平  管蓉 《粘接》2009,30(12):43-47
采用半连续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改变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比较了新型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ANPEO10)、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ANPEO10-p1)和聚氧乙烯-4-酚基醚硫酸铵盐(C0436)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乳化剂ANPEO10制得的乳液冻融稳定性和聚合稳定性较好;而用ANPEO10-P1和CO436制得的乳液稀释稳定性较好;乳液的黏度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用ANPEO10-P1制得的乳液黏度相对较低;这3种乳化剂所制备的乳胶膜都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5.
以反应型乳化剂(DNS-86)/阴离子型乳化剂(2A1)为复合乳化剂、甲基丙烯酸(MAA)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极性单体和正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时,采用单体预乳化法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PSA(压敏胶)乳液。考察了PSA胶带的基材、干胶厚度、烘干条件、复合乳化剂、极性单体和链转移剂等对环形初粘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材为白色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干胶厚度为50μm、烘干时间为3 min、烘干温度为110~115℃、w(正十二硫醇)=0.09%、同时引入MAA和HEMA极性单体、w(复合乳化剂)=1.5%和m(2A1)∶m(DNS-86)=2∶1时,相应丙烯酸酯PSA乳液的环形初粘力相对最大(14.73 N/25 mm)。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功能单体,采用降低PSA(压敏胶)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PSA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m(软单体)∶m(硬单体)∶m(功能单体)=90∶5∶5、m(BA)∶m(2-EHA)=1∶2、w(AA)=1.0%、w(HPA)=5%、w(缓冲剂)=0.25%、w(引发剂)=w(复合乳化剂)=0.6%且m(阴离子型乳化剂)∶m(非离子型乳化剂)=1∶1时,PSA乳液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用该PSA制成的保护膜对氟碳铝型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并且其耐湿热老化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俱佳。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原料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讨论了各种单体、乳化剂、交联剂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压敏胶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和初黏力,同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预乳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探讨了不同乳化剂体系对压敏胶物理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表明,反应型乳化剂参与了反应;TEM测试显示,反应型乳化剂体系所得乳液粒径小,分布均匀。实验结果表明:当w(复合乳化剂)=3%,m(ANPEO10)∶m(DNS-458)∶m(DNS-501)=1.5∶1.1∶0.4时,所得乳液的固体分质量分数为48.03%,单体转化率达到97.66%,乳液黏度为38.8 s,平均粒径为238 nm,压敏胶的初粘力能吸住8号钢球,持黏性大于24 h,180°剥离强度达到0.304 N/mm。贴在不锈钢表面的保护膜经80℃烘烤24 h后,不锈钢表面无残胶和雾影。  相似文献   

19.
高剥离力苯丙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羟乙酯(HEA)和β-羧乙基丙烯酸酯(β-CEA)为共聚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为反应型乳化剂,采用半连续预乳化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高剥离力苯丙乳液PSA(压敏胶)。研究结果表明:当m(BA)∶m(St)=9∶1、w(DNS-86)=2.5%、w(过硫酸铵)=0.5%~0.6%、聚合温度为78~80℃和聚合时间为4 h时,相应苯丙乳液PSA的黏度、初粘力、持粘力和180°剥离强度俱佳;高剥离力苯丙乳液PSA的性价比较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