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液相色谱分离的方法测定化妆品中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V(甲醇)∶V(水)∶V(冰乙酸)=87∶13∶0.03,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5 nm。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熊果酸在0.2μg/mL~103μg/mL与相应的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线性回归方程为y=25.367 5x 0.546 9,回收率在96.4%~101.3%,方法精密度RSD<3.6%。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山楂精降脂胶囊熊果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精降脂胶囊中熊果酸含量,色谱柱:Alltima C18(5u4.6mm×250m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乙酸铵(70:16:14:0.5);检测波长:220nm.结果 熊果酸在1.7968μg~17.9680μg范围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34%,RSD%=1.7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山楂精降脂胶囊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常见的中草药车前子为原料,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样品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显示以95%的乙醇为提取剂,液固比为8∶1,提取时间为3小时的提取工艺为最佳。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以熊果酸标准品作为对照品测定样品,用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进行显色,以冰醋酸作为溶剂,在最大吸收波长548 nm下测定吸光度,熊果酸含量在3~15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8,然后使用此方法测定并计算样品中含量,测得提取出的有效成分熊果酸含量为1.05%。此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检验快速、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干扰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建立沙棘果皮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Nova-Pack型C18柱,乙腈-甲醇-水-醋酸铵(65∶20∶15∶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0.6mL/min。熊果酸回归方程为y=74.0x+9.12,r=0.9995,线性范围0.11~10.64μg/mL,齐墩果酸回归方程为y=61.6x+7.40,r=0.9992,线性范围0.12~12.36μg/mL。沙棘果皮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平均含量为1.187mg/g和0.352mg/g,平均回收率为100.3%、100.5%(n=3),RSD分别为1.47%、1.50%(n=3)。该方法可同时测定沙棘果皮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可用于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苦丁茶为原料提取熊果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L16(4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苦丁茶提取液中的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计算出各提取工艺条件下熊果酸的提取率。筛选出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苦丁茶中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4B4C3 D2 ,即 95 %乙醇为溶剂 ,料液比 1∶12 ,水浴回流 3h ,提取 3次 ,提取率达 1.76 9%。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柿蒂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β-环糊精、有机溶剂添加剂、工作电压以及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6.0min内即可实现二者的良好分离,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峰高和浓度分别在501000μg/mL(r=0.9986),251000μg/mL(r=0.9986),25500μg/mL(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应用于索氏提取柿蒂中三萜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8.36%500μg/mL(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应用于索氏提取柿蒂中三萜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8.36%104.8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建立专属性高的舒布硫胺的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采用Kromasil C18柱(5μm,4.6mm×150mm)色谱柱,以v(甲醇)∶v(乙腈)∶v(1%冰乙酸配制的0.005mol/L的1-辛烷磺酸钠溶液)=36∶24∶40为流动相,流速为1.2m 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μL。主峰与杂质峰分离度好,使用面积归一法计算有关物质的含量,专属性好,结果准确稳定可靠,可以作为舒布硫胺的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立测定多维元素片中泛酸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的磷酸溶液(v/v)(3∶97),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25℃。泛酸钙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68~3.3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其RSD为1.68%(n=9)。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泛酸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黄卵磷脂中胆固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蛋黄卵磷脂中胆固醇含量。采用Hy persilDOS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甲醇∶异丙醇=10∶80∶1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空气流速为2L/min,漂移管温度为85℃。胆固醇进样量在0 22~1 83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9998,回收率为99 59%。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样品的测定结果为0 4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粒粒醒中西地那非含量分析方法。方法以西地那非为标准物质,C18(150 mm×4.6 mm,5μm,SHIMADZU)为色谱柱,0.05 mo L/L磷酸三乙胺∶甲醇∶乙腈(55∶25∶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在290 nm波长处检测其含量。结果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0%,RSD为0.6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快速,适用于粒粒醒中西地那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提取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用中草药夏枯草为原料,建立了夏枯草中有效成分熊果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以90%的乙醇为提取剂,在85℃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h和1h,夏枯草与乙醇的最佳固液比(质量:体积)为(1:8)~(1:10)。提取物浓缩后的浸膏用石油醚洗涤3次,每次加入量约为浸膏量的8倍,洗涤后的浸膏用乙醇溶解,最后用活性炭脱色2次,重结晶得到白色熊果酸晶体,熔点为280~284℃,采用红外光谱法和HPLC对晶体进行了表征,产品的纯度达91.2%。  相似文献   

12.
以熊果酸为原料,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及微波法合成3-O-乙酰基熊果酸和熊果酸丁酯,并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微波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13.
乌索酸是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保肝、降血脂、对艾滋病病毒具有抑制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乌索酸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分析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中的熊果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小胜 《广州化工》2007,35(4):48-50
用5%香草醛-冰醋酸及高氯酸显色,在波长548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海南苦丁茶中的熊果酸含量。回归方程为Y=0.04473X 0.08073,相关系数r=0.9983。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2.01%(n=5)。本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来源丰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概述了熊果酸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熊果酸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并对熊果酸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原料为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合成新型熊果酸喹啉衍生物。使用元素分析法、ESIMS、13C NMR等,分析1,3,4-噁二唑衍生物4a-4f,以及熊果酸喹啉酰肼衍生物3a-3f。采用MTT法,对4a-4f、3a-3f进行测试,分析对三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对三种肿瘤细胞株,包括SMMC-77213、HeL、MDA-MB-231,3a-3c都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比对照依托泊苷更强,对SMMC-77213、HeL、MDA-MB-231的IC50值,分别是17.49~19.43μmol/L、0.84~1.19μμmol/L、1.17~1.85μμmol/L。根据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喹啉基引入熊果酸分子中,羧基修饰为1,3,4-噁二唑基、酰肼基,抗肿瘤活性能够明显增强,酰肼的衍生物为侧链,相比噁二唑的衍生物活性更佳。因此,能够进一步优化熊果酸结构,提升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苦丁茶中熊果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牟利辉 《广东化工》2005,32(3):49-50,68
对苦丁茶的提取方法进行考查,并对各种苦丁茶中的熊果酸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考查结果表明:以乙醚为溶剂,索氏提取3.5h为宜,此法重现性和回收率良好。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冬青科苦丁茶熊果酸含量较高,而木樨科苦丁茶不含熊果酸,且熊果酸的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Ursolic and oleanolic acids are secondary plant metabolites that are known to be involved in the plant defence system against water loss and pathogens. Nowadays these triterpenoids are also regarded as potential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and there is mounting experimental data that either purified compounds or triterpenoid-enriched plant extracts exert various beneficial effects, including anti-oxidativ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cancer, on model systems of both human or animal origin. Some of those effects have been linked to the ability of ursolic and oleanolic acids to modulate intracellular antioxidant systems and also inflammation and cell death-related pathways. Therefore, our aim was to review current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ursolic and oleanolic acids in plants, bioavail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these triterpeno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nd to discuss their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vitro and in viv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