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行业视窗     
正五峰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锚碇施工“世界第一井”,相当于18层楼高2017年8月17日,世界荷载第一的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北锚碇施工沉井接高全部完成。这一锚碇沉井非同一般,高度相当于18层楼,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总质量达24万t,大约相当于4艘“辽宁舰”满载排水量的总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井”。按照设计要求,需进行10次混凝土接高浇筑,分3次下沉  相似文献   

2.
黄峰 《门窗》2013,(3):125-127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其北锚碇设计采用超大圆形重力式沉井基础。该沉井位于中心城区内,周边紧邻密集民房建筑、高层住宅楼和长江防洪大堤等重要构造物,施工环境非常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防控要求很高。施工通过设置地下连续墙防护结构,因地制宜、总结和运用沉井下沉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控制手段,成功实现了沉井安全、平稳、快速、精确下沉到位。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市基础公司承建的世界第一大沉井——江阴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工程已于最近下沉到位。江阴长江大桥采用一跨过江的钢悬索桥,桥长2888m,主跨1385m,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径悬索桥。 该桥主体工程由桥塔、锚碇、主缆和主梁四大构件组成,其中北锚碇的沉井长69m,宽51m,深58m,体积21万m~3,比美国最大的沉井要大5万m~3,是世界上第一大沉井,混凝土总量10.5万m~3。它是大桥北岸锚碇的基础,将承受从高度196m桥塔上传来的两根主缆  相似文献   

4.
刘楠靖 《山西建筑》2014,(6):208-209
结合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主桥3号墩沉井封底施工实例,从清基、封底平台布置、导管布置、封底混凝土施工等方面入手,对大型沉井封底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和工序进行探讨,为今后同类沉井的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特大型沉井施工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光福 《土工基础》1999,13(3):24-28,13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A标工程锚碇的沉井 ,其平面尺寸之大 ,下沉之深 ,地质条件之复杂 ,堪称国内之首 ,世界少有。本文以从施工中收集的技术资料为素材 ,对沉井施工技术 (重点是下沉与封底 )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6.
正7月31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接缝注浆开始施工。为避免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出现渗漏水现象,保证锚碇基坑开挖安全,中铁大桥局项目部在地下连续墙接缝处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止水。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外径为98m,周长307.72m,共划分为68个槽段,其中Ⅰ期槽、Ⅱ期槽  相似文献   

7.
周俊  刘德朋  陈浩 《施工技术》2005,34(8):44-46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了配合比设计、分层浇筑等一系列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通过现场监测,混凝土温度控制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平面尺寸为100. 7m×72. 1m、高56m,平面尺寸位居世界第一。仅采用取土下沉、排水助沉、压重助沉等工艺,很难将沉井精准下沉到位。五峰山大桥沉井最后9m下沉,采取空气幕加取土下沉工艺。对空气幕布置、使用、设备布置及对土的侧摩阻力影响做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前沿     
《今日工程机械》2013,(1):68-71
福田雷萨L8系列61m混凝土泵车日前,福田雷萨L8系列泵车新品正式亮相。L8系列泵车应用全新QYF技术理念,囊括8项核心技术突破:大排量泵送技术、多节臂制造技术、臂架抑振技术、安全保护技术、节能环保技术、高强耐磨技术、全新智能技术和疲劳试验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是福田雷萨联合德国研究院,积极通过国际合作完成技术创新与  相似文献   

1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0):1615-1615
阳逻长江大桥一跨过江,南北各有一个锚碇,共同“拽”住大桥上2根重达1.5万吨的主钢索,承受整座大桥和桥上通行车辆的拉力。南锚碇工程是大桥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其基坑采用内径70 m、外径73 m、深61 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圆形深基坑,无论设计还是施工可借鉴的经验很少,从设计、施工到监控都需要很多技术突破。特别是它地处长江低漫滩,其水文地质复杂,距防洪大堤仅150 m。而南锚碇基坑要开挖45 m深,与长江水位形成40 m的落差,其施工难度之大,防洪风险之高,前所未有。根据计划,南锚碇工程今年汛前必须完成基坑封底等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采用特大圆形沉井,沉井立面尺寸为66 m×43 m,沉井的下沉控制和结构应力的监测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在沉井侧壁的不同高度和第2节沉井底部分别安装了大量的侧壁土压力计和钢筋计,用于监测沉井下沉过程中侧壁土压力和沉井底部应力的变化;同时还使用空气幕助沉系统来克服沉井后期下沉的阻力。监测结果表明:沉井侧壁土压力随沉井的下沉逐渐增大,同时沉井的下沉速度降低,其底部结构的应力减小;沉井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均出现在其初次下沉过程中,在随后的两次下沉过程中沉井结构的应力分布较为均衡。由此可见,对沉井的第1次下沉进行结构应力监测和控制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选择适用于该环境的材料和施工方法,满足构造物的受力性能和使用寿命。结合柳州市双拥大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时采用的抗渗、防裂特殊性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从原材料选择、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等3方面入手,保证重力式锚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商品混凝土》2012,(10):15
日前,以促进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主题的"2012混凝土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据悉,"技术创新"成为本次论坛热议话题。福田雷萨凭借自身的技术创新优势,引领行业技术向巅峰迈进。其在6节臂及"X"支腿上不断挑战,接连攻破国产底盘泵车两大技术难题,完成了国产底盘泵车向世界级泵车看齐,实现了完美蜕变。鉴于5节臂国产底盘泵车布料范围有限的弊端,福田雷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24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田雷萨泵送机械分公司(以下简称福田雷萨)奔驰底盘52米泵车在2012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高调上市,并于车展现场举行了交车仪式。据介绍,福田雷萨此次推出的奔驰底盘52米泵车不仅完善了福田雷萨的产品链条,其福田雷萨全价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建筑机械》2011,(9):60-66
武汉全面开建第八座长江大桥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近日与中铁大桥局、武昌造船厂、汉阳市政公司联合体代表签订BT合同,将全面建设武汉第八座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总投资达90亿元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武汉城市二环线的过江通  相似文献   

16.
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为例,首先阐述了锚碇地基土孔隙水压力观测和渗透性分析的意义。并根据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地基基础安全监测成果,分析了孔隙水与长江水的水力联系。在比奥固结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变尺度优化方法反演了土工有限元分析中北锚碇地基土的渗透系数。并利用该桥北锚碇沉井浇筑完成后的实测变形结果,验证了反演参数的合理性。从而得知,土体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后将响应为土体参数的变化。上覆巨型基础的静荷载使地基土体渗透性减小,对基础的稳定性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28日,和煦的阳光洒在南京金陵广场上,福田雷萨L8系列产品在金色的包裹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使这些臂指蓝天的"大家伙"显得更加震撼。此次巡展福田雷萨展出了创新研发的L8系列新品泵车,从39米到61米,从3桥到4桥,从5臂到7臂均在展出范围。其中3桥50米泵车创造了3桥世界最高新记录,61米泵车是4桥全球最高的全钢臂架泵车,同时,其还采用了7节臂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平面尺寸为100.7m×72.1m、高56m,平面尺寸位居世界第一。一般大型陆上沉井首次排水下沉开挖均采用由中间向四周扩散的方式取土下沉,施工期受力分析取"大锅底"状态计算初始下沉时应力。若采用传统方法施工,经验算,沉井底部混凝土应力将会超出抗拉强度。为防止沉井底部拉应力过大,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在本项目上创新性提出"十字槽同步开挖"、"分区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等工艺,降低了结构应力,保障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钢结构》2008,23(8):105-106
2008年5月10日,装载着编号为“NPO”钢箱梁的驳船驶入重庆鱼嘴长江大桥施工区域作业,这标志着鱼嘴长江大桥主桥钢箱梁架设施工正式开始,这是大桥在完成锚碇、索塔、主缆施工后,向全桥贯通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张晶 《工程机械》2012,(10):113
日前,以促进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主题的"2012混凝土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其中,"技术创新"成为本次论坛热议话题。会上,福田雷萨展示了其在6节臂及"X"支腿上的技术创新。攻克6节臂技术瓶颈相比以往5节臂国产底盘泵车布料高度及范围均十分有限的缺陷,此次福田雷萨创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