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前,供电企业加强了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以满足客户对电力的需求。木文首先建立了一套评价供电企业营销效果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供电企业营销效果进行评价,并给出一实例;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供电企业的营销效果评价系统,为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转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电力营销则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供电企业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中脱颖而出,一套卓越的电力营销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的现状,总结出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力营销管理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立足于基础技术的支撑,利用市场经济下的的有利时机,对各项业务进行科学管理,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机制,促进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有序进行。本文分析了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必须创新电力营销的策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适应市场的用电需求,满足用电客户对供电服务不断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含义,指出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现状,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了加强电力营销与创新的策略,希望对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供电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电力营销策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电力营销中,最关键的是用户服务,用户的满意度直接决定着供电企业的形象和发展前景。因此,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提高营销服务质量是供电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我国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的现状,提出了供电企业的服务营销策略,以期对供电企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廖然  敬兴东 《自动化应用》2023,(S2):234-235+238
传统电力营销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大众对电力供应服务的现实需求,这要求供电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能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建立一套健全的电力营销管理制度,提升供电公司的电力营销管理经济效益,为其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立足智能电网视域,进一步研究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意义,并结合信息化建设现状,总结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营销工作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定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的开展电力营销工作,降低营销风险,提升供电企业社会形象,必须加强用电稽查工作。从分析县级供电企业用电稽查工作现状入手,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较有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工作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力营销稽查提高电力营销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营销稽查是电力营销中一项具有约束性的机制,其可以维护电力市场营销的基础秩序,降低电力企业经营的风险,防止企业出现堵漏增收等问题,还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效率,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不断的加强稽查力度,改进稽查的措施。我国的电力企业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电力营销稽查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规范,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加长远、健康的发展。本文对电力营销稽查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了电力营销稽查的工作内容,并对应用电力营销稽查提高电力营销的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与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电力企业原有的的垄断优势被打破,而随着其他新型能源行业的兴起,电力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电力企业开始认识到了重视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制定一份优秀的电力营销策略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使电力企业不被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击垮,供电企业制定电力营销策略不仅能够使电力企业健康的发展,而且能够改善在以往的电力销售中的问题,使电力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本文主要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策略进行探讨,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供电企业认清当前电力营销发展的现状,并根据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最符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供电企业也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营销管理方式,大力推行实施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入手,对当前电力营销尤其是县级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电力客户移动化、智慧化和碎片化的能源消费需求,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一套先进的电力客户标签体系,制定了按照自然人和组织两个主体的标签层级和划分维度,构建了全方位的电力客户标签体系框架,为精准描绘客户画像,提高对电力客户的全面认知奠定基础。形成了电力客户标签体系的管理机制和流程,确保体系运作高质高效。创建了电力客户标签体系的应用能力框架,并从精准营销、优质服务和风险防控三个方面列举了应用开发项目。电力客户标签体系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不论在供电企业内部管理还是提高客户满意度上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供电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王莉云  王华  陈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3):5719-5721,5725
通过对供电营销进行的业务进行分析,选择基于J2EE的B/S应用架构,以MVC架构的Struts作为表现层、采用O/R映射的Hibernate作为数据持久层,设计了一个供电营销信息系统.从表示层和数据层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对数据层进一步封装,简化系统开发,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使系统在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方面都有很好的改进,并对程序框架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力客户标签体系在供电企业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电力客户标签体系在95598业务中的若干典型应用:一是建立了基于“客户画像+满意度测评”的闭环管理模式,有力支撑了客户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二是构建了基于“话务引导”和“服务策略推送”的话务服务模式,实现了客户精准洞察,帮助95598客服人员迅速识别客户特征,缩短反应时间,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精细化服务。客户标签在供电企业的实际应用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电力营销体系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国内用电形势和供电企业具体的业务特点,以及电网建设的发展趋势,阐述电力需求管理与用户行为引导的关系,以及供电企业如何进行客户用电行为分析,制定和优化电力需求侧错峰用电方案,实现错峰用电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已知历史和未知预测等各种复杂环境进行分析,根据供电企业的业务错峰方案所需的条件及流程,构建错峰用电方案的算法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有效支撑供电企业业务开展的电力需求侧错峰分析报告以辅助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周晴 《办公自动化》2010,(18):26-2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部门的自动化程度在不断地加强,但是在供电系统中的营销模块中,电费发票的出错是比较常见问题。本文根据电费发票的出错的原因进行解析,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总结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最后对供电营销系统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为供电部门的营销自动化做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供电企业紧跟数字化发展步伐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各业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积累了海量信息数据资源,利用这些数据资源进行数字化分析已经渐渐成为供电企业的重点工作。在供电企业不断地拓展分析范围,优化分析方法的过程中,大量的数据资产被盘活,巨大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逐渐显现。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体现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各种环节,为电力信息的商业化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客户用电行为分析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为供电企业的实际运行提供决策依据。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电力行业大数据应用的进程及现状,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的用电行为建立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电力客户行为分析体系,对大数据技术的实践情况进行探究,实现电力客户用电行为的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电力营销远程实时费控系统存在实时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远程实时费控系统设计。构建数据分布式结构模型,采用分块特征采样方法,实现数据采集和样本组合,结合模糊信息特征检测方法完成信息的融合处理,根据直流电压谐波和电压波动的关联性检验结果,提取电力营销远程实时费控信息特征,实现数据的自适应分组匹配。在关联规则约束下,构建信息融合模型,引入综合性调度方法,实现对电力营销远程实时费用的优化控制。在嵌入式的DSP集成处理内核中实现对电力营销远程实时费控系统的硬件开发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力营销远程实时费控系统智能性较好,自动控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Demand chain management (DCM) can be defined as “extending the view of operations from a single business unit or a company to the whole chain. Essentially, demand chain management focuses not only on generating drawing power from customers to purchase merchandises on the supply chain; but also on exploring satisfaction, participation, and involvement from customers in order for enterprises to understand customer needs and wants. Thus, customers have changed their position in the demand chain to assume a leading role in bringing more benefit for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what functionalities best fit the consumers’ needs and wants for life insurance products by extracting specific knowledge patterns and rules from consumers and their demand chain. By doing so, this paper uses the a priori algorithm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as methodologies for data mining. Knowledge extraction from data mining results is illustrated as market segments and demand chain analysis on life insurance market in Taiwan in order to propos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to the insurance firms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