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辣椒酱护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辣椒酱腌制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脆性变软和颜色加深等问题对辣椒酱的硬化保脆和护色等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保脆条件为加入0.08%的氯化钙,1.7%的明矾作为保脆剂,平衡2h;最佳的护色剂组合为0.005%亚硫酸钠+0.1%柠檬酸+0.02%EDTA,经过半小时的平衡后进行腌制。腌制后的辣椒酱保留了天然脆性和自然色泽,腌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大蒜和姜汁有利于辣椒酱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软包装风味鱼腥草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护色、保脆、杀菌等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0.6%的亚硫酸氢钠、0.1%的维生素C、0.2%的柠檬酸护色处理,0.5%的氯化钙保脆处理,65℃的巴氏杀菌20min的产品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甘薯叶腌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江 《食品科学》1998,19(4):28-31
对甘薯叶的腌制、保绿与保脆及杀菌的实验表明:以0.03%Na2CO3、0.05%Ca(OH)2浸泡可明显保护甘薯叶的色泽。腌制时,添加0.1%CaCl2可提高甘薯叶的脆度。采用软包装复合袋真空包装,85℃、30min杀菌,可生产出色泽鲜艳、美味脆嫩的新型甘薯叶产品。  相似文献   

4.
雪菜腌制中亚硝酸盐的动态观察和护色保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着重探讨了雪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消长规律的动态观察,通过实验寻找出护色保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蔬菜腌制中的保绿保脆技术进行了应用方面的探讨,从蔬菜腌制中的绿色和脆度变化以及保绿保脆技术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不断提升我国蔬菜腌制加工工艺技术,更好地为食品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蔬菜腌制产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氯化钙、海藻酸钠两种保脆剂对鲜红辣椒脆度与色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经保脆处理泡红辣椒脆度与色泽在腌制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且在腌制结束后,对成品泡红辣椒进行了感官品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钙与海藻酸钠两种保脆剂对红辣椒均具有较好的保脆作用;但对于色泽而言,氯化钙对腌制红辣椒色泽有损害作用,海藻酸钠对色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正交实验得出,0.4%氯化钙与0.3%海藻酸钠复配处理,所得泡红辣椒的脆度与色泽最优.在腌制贮藏过程中,单一或复配处理对样品脆度均具有较好的保持作用,其中复配组脆度保持最好;而对于色泽而言,单一氯化钙处理使色泽损失较大,单一海藻酸钠处理使色泽略有提高,复配组由于二者综合作用,色泽未有明显变化.感官分析得出各处理组分值均高于86,产品品质均可接受,其中复配组分值最高,产品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青辣椒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方法对青辣椒的护色保脆及腌制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感官评价、硬度、Δa~*为指标,结果表明:青辣椒最佳护色条件为柠檬酸0.2%、异抗坏血酸钠0.06%,在35℃温度护色90 min;青辣椒最佳保脆腌制工艺为氯化钙0.4%、海藻酸钠0.3%、食盐6%、白糖3%,在pH值为3.5-4.0的条件下腌制得到的青辣椒脆度保持最好,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用复合发酵剂生产风鸭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鸭胚腌制的最佳条件为食盐浓度8%,蔗糖3%,复合香辛料(花椒八角1:1混合)1.5%,腌制时间12h。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条件: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变异微球菌与汉逊德巴利氏酵母菌之间的菌种比例1:2:1:2,接种量1.5%,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73h,所得风鸭pH值为5.18,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5%。  相似文献   

9.
利用皱纹盘鲍生产即食食品,运用感官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最佳腌制配方,并对腌制过程不同温度条件下食盐渗透规律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腌制配方为食盐添加量5%,白糖添加量9%,味精添加量1%,食醋0.15%,此腌制配方所得即食皱纹盘鲍风味、质地、色泽均较好.按照最佳腌制配方,通过对不同温度下(30、40、50℃)腌制过程中食盐渗透量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关方程,温度越高渗透速度常数越高;30、40、50℃渗透速度常数分别为0.6224、0.7431、0.8777;要得到食盐含量3.8%的鲍鱼,在最佳腌制配方的腌制溶液中的腌制条件为:30℃-3.78h、40℃-2.95h、50℃-1.99h.本研究为合理控制即食鲍鱼的加工时间及其扩大化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系列藕片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白莲藕为原料,采用用量分别为0.6%、0.1%和0.35的亚硫酸氢钠、维生素C和柠檬酸进行了护色处理,制成了即食藕片软罐头。该产品保持了原藕的色泽和外观,经过钙离子的保脆处理,在口感上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阎志农  吴妍雯  卢晓黎 《食品科学》2006,27(11):397-400
本文以青椒为研究对象,以正交试验为设计方案,以感官评定、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大肠杆菌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青椒护色条件及盐渍浓度、大蒜和生姜添加量、pH值等与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去皮青椒最佳护色条件为温度75℃,Cu2+浓度400×10-6,pH5,液料比3:1,时间30min或Cu2+浓度300×10-6、pH值为5、液料比4:1、时间40min。大蒜生姜抑菌在青椒调味品非热加工中最佳成分比例为食盐17%,大蒜20%,生姜15%,pH4。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青椒和红椒为原料,研究了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总酸、pH、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生产青椒酱的工艺可行,其发酵过程中的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化与红辣椒发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红椒发酵的发酵特性;因青椒中的糖含量较低,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或含糖量高的果蔬利于生产优质青椒酱;另青椒中的叶绿素易分解,控制发酵初期叶绿素的损失是解决青椒制品护色的最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3.
剁椒盐渍保藏过程中产生约15%的盐渍辣椒汁,该研究将干辣椒与其混合制备辣椒酱,通过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辣椒酱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干红椒与盐渍辣椒汁制备辣椒酱的复水条件。结果表明,盐渍辣椒汁适宜的干红椒品种为天鹰椒;最佳复水条件为:干红椒与盐渍辣椒汁质量比为1∶4,复水温度30 ℃,复水时间5 d。在此优化条件下,色彩饱和度37.23,干红椒复水比3.24,综合加权评分为13.44。干红椒与盐渍辣椒汁制得的辣椒酱检测出2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酸类化合物有6种、醛类7种、酯类3种、醇类2种、烯烃类2种、酮类2种及其他类1种,感官评分为20.2分。该辣椒酱品质优良,具有一定市场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淡水小龙虾肉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淡水小龙虾加工后产生的龙虾碎肉、鳌内肉为原料,辅以胡椒、食盐、糖、醋等基本调味料,生产具有水产海鲜风味特色的龙虾肉酱产品。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以确定龙虾肉酱的最佳工艺条件。经优化,调味液的最佳配比为:食盐3%,糖醋比5:3(m/m),胡椒1%;最佳龙虾肉酱工艺条件为:龙虾肉11%,调味液27%,花生酱和豆豉的配比为2:8(m/m)。  相似文献   

15.
黄豆酱油渣油脂和膳食纤维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伟  朱新贵  刘滢  曾苑玲 《中国酿造》2013,32(10):109-112
黄豆酱油渣是传统酱油酿造后所产生的废渣,富含大豆油脂和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油脂和膳食纤维的条件。提取油脂最佳工艺:料液比(正己烷量∶酱油渣量)2.5∶1,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油脂的提取率为44.1%;脱脂酱油渣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脱脂酱油渣经酸处理,并水洗至中性后,按料液比10∶1加入浓度4%的NaOH溶液,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27.0%。对提取产品进行分析,粗油脂颜色较深,过氧化值为2.26mmol/kg,酸价为51.51mg KOH/g;黄豆酱油渣的膳食纤维呈米白色,其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为3.20mL/g和4.53g/g。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蒲公英的药食两用价值,将其加入人们喜欢的辣酱中可使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将蒲公英制成糊状,按蚕豆酱25%,鲜辣椒酱25%,干辣椒酱20%,蒲公英糊30%的比例混合,制成一种色泽鲜亮红润、气味香辣绵长的新型的蒲公英蚕豆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一款营养健康美味的黑松露酱产品。方法以云南黑松露为主要原料,添加双孢菇、黑木耳等辅料,以感官评分值为标准,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确定黑松露酱制备的最优配方和工艺。结果黑松露酱的最佳配方为(以重量百分比计):葵花籽油35%,黑松露30%,双孢菇20%,黑木耳5%,墨鱼汁1%,食盐1%,白砂糖0.7%,胡椒粉0.3%,水7%;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黑木耳打浆时间为4 min,黑松露炒制时间为4 min。结论经该配方及工艺制备的黑松露酱,松露香气纯正且浓郁,鲜味十足,质地均匀,稳定性好,保存期长。可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加工专用的辣椒品种,以新疆主栽的12个干椒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品种间品质指标差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2份辣椒资源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和加工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间各项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裕红113号的单果重(6.166 g)最大,长线1号的果形指数(14.322)最大,可溶性还原糖含量(354.311 mg/g)最高,大叶朝天椒的可食率(96.973%)最高。通过比较色差、粗脂肪、辣椒素等16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发现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高达76.104%。12份辣椒的平均隶属度相差0.203,表明品种间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369%,得到品质较优的品种有红素三号、长线1号、红安6号、聚源5号、红龙23号。经R型聚类筛选出辣椒品质的核心指标为单果重、辣椒红素、脂肪、维生素C含量、a*,经Q型聚类将12种辣椒聚为4类。经综合分析发现:线椒适宜做发酵辣椒酱、辣椒丝和油辣椒的原料;朝天椒适宜提取辣椒碱,也可作为制粉、辣椒油等调味料的原料;板椒适宜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红素三号是12份辣椒中品质最优、最适宜制干的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19.
萝卜低盐腌制过程中脆度变化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腌制过程中,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其质地逐渐变软。该研究通过检测萝卜腌制过程中水分、食盐、总酸、乙醇不溶物等含量的变化,研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活性随腌制时间与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不同腌制时期萝卜的组织微观结构变化。结果显示,腌制萝卜样品的脆度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总酸含量与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水分含量与脆度间相关性较低(P>0.05)。原果胶、乙醇不溶物、木质素与萝卜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纤维素含量与脆度相关性较低(R2为0.832 3)。萝卜腌制过程中纤维素含量由2.96%降至2.34%,变化幅度较小。腌制萝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腌制的进行,其细胞壁逐渐皱缩、塌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