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塑料管材应用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志强 《山西建筑》2005,31(22):156-157
结合工程经验和信息资料,分析了我国塑料管在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原材料的生产、产品结构的调整、管理方法的完善等方面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促进塑料管材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四川省建设科技发展中心和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塑料管道专家组)联合主办,四川东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全国埋地塑料管应用与生产技术推广研讨会”,日前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就我国塑料管行业发展前景、大口径塑料排水管道的连接方式与检查井的连接及塑料井的开发应用、大口径埋地塑料排水管的应用和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民用设施中,铸铁管和镀锌管被新型塑料管替代已成必然。由于当前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新型塑料管较多,而目前国家对其中相当种类的塑料管施工还未颁布相应的标准。在塑料管的施工中连接技术是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新型塑料管的连接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供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今市场上各种常见的新型建筑给水塑料管的性能特点,并结合给水塑料管的性能特点简述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应用特征。  相似文献   

5.
塑料管具有显著的优点,首先它是节能产品,生产塑料管比生产同等效用的金属管节能80%左右,管道长度相同的给水用金属管比塑料管重10倍。以全市每年造房2000万平方米计,可节省钢材1.5万吨;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管辖范围每年埋地自来水管排管量约300公里,以50%用塑料管取代,可节省钢  相似文献   

6.
标准是建筑用塑料冷热水管健康发展的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川 《化学建材》2000,16(6):17-20
建筑用塑料管和其他用途的塑料管有一个明显不同的要求 :建筑用塑料管 (国际上通常的 )要求保证 50年使用寿命 ,而其他用途的塑料管一般对使用寿命要求较低。建筑用塑料管常常需要埋设 ,一旦发生问题修复比较困难 ,所以从事建筑用塑料冷热水管设计、生产、经营、安装和使用的各方面要有一个共识 ,即建筑用塑料冷热水管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在广大用户中树立起建筑用塑料冷热水管的信誉 ,我国的建筑用塑料冷热水管才能健康发展。我国目前正在起草建筑用塑料冷热水管产品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将基本上等同采用最新的国际标准 (也是最新的欧…  相似文献   

7.
一、国内推广应用的现状80年代初期,塑料管的生产与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0多年来,通过技术开发,设备引进,使我国塑料管的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管材的品种有建筑排水管、雨水管、给水管、波纹管、双壁管、电线穿线管、化工管、低压农排管、燃气管、红泥塑料管、复合塑料管、发泡塑料管等十多个品种,上百个管件规格品种.塑料管的主导产品为PVC塑料管.  相似文献   

8.
龚炼 《重庆建筑》2001,(2):37-38
本文对PEX给水塑料管和UPVC排水塑料管的应用提出设计计算及施工安装的一些作法,并对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邵沧伟 《化学建材》1997,13(4):178-179
据有关报导,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塑料管生产企业有150多家,管材管件的生产能力达到25万t/a左右。管材的品种有建筑排水管、雨水管、给水管等十多个,管件品种上百个,塑料管的主导产品为PVC塑料管。据粗略估算,到1993年底,累计已在全国1.68亿m2民用住宅建筑中使用了PVC塑料管。但是,随着PVC塑料管使用量的增大,一些无专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乡办厂、集体厂纷纷上马,抢占市场。由此带来的产品质量问题就十分突出。下面就PVC塑料管质量问题谈一些看法。目前PVC塑料管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1原料采购方面PVC塑料管的主…  相似文献   

10.
塑料排水管道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嘉 《广东建材》2004,(6):14-15
塑料管和传统管材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安装简便迅速、造价较低等显著优势。其原材料分类较为详细,品种较多,为适应不同场合需要制成各种专用料,极大方便了塑料管生产企业生产,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塑料管品种、规格齐全,管材与管件配套性较好,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在  相似文献   

11.
铝塑复合管发展前景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塑复合管是在90年代获得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的新型管材,介绍了铝塑管国内外发展概况,分析了国外的应用市场特点,指出国内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今后三年铝塑复合管将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根据测试结果对国产铝塑复合管的性能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铝塑复合管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铝塑复合管的原材料供应现状、生产状况和推广应用情况;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缺乏专用料,部分原料还依赖进口,产品规格不够齐全,外观光洁、整圆不够,偷工减料产品出现,甚至塑料夹铝管也混迹市场,这些都影响了铝塑管的正常发展。根据现状分析,提出了促进铝塑管健康发展的几点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应用角度考虑塑料压力管的力学破坏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完善快速裂纹增长危险和长期寿命—长期强度性能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塑料压力管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聚氯乙烯管材的抗冲击性能、C 环法断裂韧性、聚乙烯管的断裂伸长率数据在应用中都有明确的针对性。拉伸屈服强度、打压爆破压力、Izod 或Charpy 抗冲击强度、Bell 法耐环境应力开裂性数据等与塑料压力管实际应用关系不大。塑料管的耐老化性能及焊接质量与力学破坏有关,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塑料压力管在其适用范围内,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和刚性,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曹瑞芳 《山西建筑》2003,29(7):97-98
介绍了铝塑管的性能指标、特点、用途及其规格 ,对其各阶段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说明 ,提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指出铝塑管的推广使用 ,解决了与金属管件、水表等的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愈来愈严重的白色塑料污染问题,简述传统的塑料废弃物处理方式以及最新处理技术——高炉喷吹塑料废弃物技术,阐明废塑料的化学成分及其化学能的可利用价值,论述废塑料在高炉内的基本反应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中国高炉喷吹废塑料的可行性,并展望该技术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青草沙凌桥支线工程为基础,研究了大口径离心浇铸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曲线顶管的偏角、管壁结构、压缩强度、管接头密封等技术要点,期望为今后大口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曲线顶管的设计、制作工艺和施工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结构中新型防腐配筋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伟辰 《工业建筑》1999,29(12):1-4,64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混凝土结构中新型防腐配筋( 主要指纤维塑料筋和环氧涂层钢筋) 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long-term strain of modern pe resins have created a basis for a simple and adequate method for tightness testing of plastics pressure pipelines. Thus, it is shown that for plastics pipes subjected to constant internal hydraulic pressure, it is quite possible to predict the increase of the tensile strain in the pipe wall during the time of tightness testing based solely upon the initially observed strain increase.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strain plotted in a linear strain versus log time diagram follows a rectilinear course and consequently so also does the water volume change in the pipeline.  相似文献   

19.
针对第一代普通齿型塑覆铜管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缺陷,研制开发了内层为无缝紫铜管,以聚乙烯为中间发泡体层和外层的基材,采用“一步法”三层共挤成型工艺生产的第二代发泡塑覆保温铜管。其导热系数仅为第一代普通齿型塑覆铜管的18%,具有良好的防冻、保温、节能、卫生安全、耐久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防冻、保温、节能型新型管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铝塑复合管暗敷在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系统中的应用 ,对施工方法做了探讨 ,并提出了可行性细部做法和建议。经工程实例表明 :该技术较大程度地满足了使用功能要求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