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污水净化处理系统一般由多级处理构筑物串接在一起,其处理效果受来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影响很大。设计合理的水质水量调节构筑物-一级水处理装置尤为重要。水量调节是水质调节的前提,对于冶金企业这类污水循环量大的系统,常规调节设计计算方法不能适应,针对这类系统的特性,抽象出污水流量大,变化幅度高,自由出流后 级处理装置调节模型。推导出相应水量调节特征方程,该方程描述了水位,水量变化过程和状态,可用于这类工程的设计计算和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2.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屋面雨水水量和水质以及建筑中水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已有中水系统存在问题.分析表明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宜采用物化处理,不宜与建筑中水系统联合运行.  相似文献   

3.
一、工艺系统介绍1.1电厂锅炉补给水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中水来水→中水调节池→中水来水泵→(杀菌剂加药)→换热器→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产水池→反渗透升压泵→(还原剂、阻垢剂加药)→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除碳器→反渗透产水池→反渗透产水泵→淡水箱→淡水泵→阳离子交换器→阴离子交换器→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1.2工艺流程说明原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及水质调节。再通过提升泵进入自清洗过  相似文献   

4.
中水是指位于上水(如自来水)与下水(如污水)之间的水。美商独资南京慧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用化学、物理与膜处理先进技术有机结合的方法,研制的新型中水处理循环应用系统,使最终处理出的水达到上水的水平,以实现节约用水及循环用水的目的。采用该装置处理出的水,水质清纯,浊度极低,无细菌、无病毒,水中有害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指标低;该装置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装置的处理量从每天处理0.1吨(家式等中水庭用水)至每天处理数万吨(工业用水)不等;可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制成移动式、车载式、便携式、集装箱式等形式,以…  相似文献   

5.
超滤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滤技术作为膜分离技术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有机物等杂质,达到反渗透进水的水质指标.文章比较了活性炭过滤和超滤在预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超滤膜因其透水性能好、截留性能较高,同时满足进水水质状况较差、处理水量大等状况,而替代传统活性炭过滤,越来越多地使用在电厂化学水处理顸处理系统中.同时因超滤装置造价和运行成本较高,维护好超滤膜,不仅保证系统运行正常、同时以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际,简述了济南市经四路人防商城地下排水用作建筑中水的工艺流程和水量平衡计算,另外,还进行了简要的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人防地下排水作建筑中水,与建设中水处理站相比,节约初期设备投资12万余元,年节约水费105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给水处理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研究之一——策略与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给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是保证处理水质和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解决优化运行问题的高效经济运行策略和最佳沉淀水浊度的概念,论述根据最佳沉淀水浊度的变化来实现高效经济运行的变沉淀水浊度运行模式,初步探讨了该模式随水质,水量等因素变化的基本规律与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中水处理系统中,优质杂排水采用0.72kgBOD5·m^-3·d^-1的常规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后,再采用人工湿地进行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达标的限制性指标为总氮(TN)。为使处理出水达到景观水回用标准,人工湿地的最大水力负荷分别为夏季(30~36℃)0.50m·d^-1冬季(8~12℃)0.33m·d^-1,夏季与冬季的最大水力负荷比为3:2。研究结果结合绿色建筑不同季节的中水用水量需求,可以确定绿色建筑“(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优质杂排水回用于景观用水的处理规模,指导该组合工艺的设计、运营以及预测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混凝、沉淀、过滤为主要工艺开发了一种农村饮用水供给一体化样机,以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考察了进水流量和加药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其出水水质(以浊度为主要分析指标)可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且该装置的建造费用较传统的工艺组合低,吨水处理费用只有0.31元。该装置采用的工艺可以用于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农村地区供水处理,对于与本试验所采用水源水质差别较大的地区或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地区的给水处理,尚需做相关的适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校中水的处理与回用率,首次提出了优质中水的沉淀-SOBMR-过滤原位处理系统模式,并设计和制作了处理设备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实现无动力、自动化运行,尤其适合于盥洗和洗浴废水的处理。设备处理出水满足杂用水水质对BOD5、SS、NH4-N要求,可用于冲厕和杂用。每套处理装置可节约水资源151.2m^3/年,设备投资回收期为2.01年。  相似文献   

11.
渝西地区城镇中水回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水回用既可减少废污水排放量,又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渝西地区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又是连接川渝两地区的经济走廊,因此在渝西地区实现污水资源化,发展污水再生回用,不仅十分必要,也是现实可行的.分析了璧山县开展城镇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展中水回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碳化硅回收废水具有COD和悬浮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通过试验考察了化学混凝-厌氧颗粒污泥预处理工艺在碳化硅回收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混凝-厌氧组合工艺具有很好的除浊降硅效果,并能有效降低碳化硅回收废水中的COD.  相似文献   

13.
Despite the efforts to reduce its water consumption,the food industry still requires large amounts of water.Membrane processes have established themselves in the food indust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  相似文献   

14.
给水厂排泥水处理回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水厂的排泥水来自于水厂的沉淀池、澄清池排泥水或滤池反冲洗废水,对其进行处理利用是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的有效措施.从排泥水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性上分析了在其处理利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出对排泥水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或采用膜过滤后再回用,可提高水厂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还介绍了国内外排泥水处理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目前城市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情况和尾水作为再生水利用的可能性。同时,结合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用水情况,以及开发区愿意使用再生水企业的调查情况,对尾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利用应用对象、需水量预测、处理工艺选取、管网配套工程措施和再生水效益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SBR工艺对校园污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行周期为10 h、容积负荷为1.2 kg BOD/(m^3.d)、曝气量1.3 m^3/h、SV3028%条件下,达到ηCOD95.7%;η浊度98.8%;ηNH3-N91.1%.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织染工业排出的污水一般经活性污泥作用被中和后排放,这种废水处理厂排放出的水因其残余COD,电导率较高仍不适于再利用.通过把重心集中在用纳膜技术与化学氧化法相结合处理经活性污泥处理后的织染废水,筛选出合适的纳滤膜,并对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中试规模上采用盐析-萃取法处理精苯废酸。结果表明,当物料配比m(废酸):m(母液):m(粗酚)=1:0.3:0.4时,COD的脱除率最高达到95.3%,且萃取剂粗酚可以循环使用,不影响萃取效果;净化酸可再利用生产硫酸铵,其各项质量指标均不低于用新鲜硫酸生产的硫酸铵;萃取剂再生残渣(焦油渣)用于配煤炼焦可改善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两段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厂出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段生物膜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处理效果及水力停留时间、回流比和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 h,最佳回流比为100%;在此条件下系统运行12个月,运行期间氨氮和COD的进水浓度范围分别为1.37~19.95 mg/L和14.40~37.50 mg/L时,出水浓度范围分别为0.01~3.15 mg/L和7.36~19.02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05%和39.96%.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在2月份最低,分别为82.50%和14.40%;5月份最高,分别为98.50%和48.50%.出水中两项水质指标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第二松花江松原市江段水质状况,分析了2004年松原市污染物排放情况,指出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BOD5,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挥发酚等.根据各江段各水域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由设计流量及有关阐述计算出水体纳污能力,提出了第二松花江松原市江段COD,NH3-N总量控制方案,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