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9)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民法律意识逐步觉醒,法治观念不断加强,对私有财产民法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强。对于私有财产民法保护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公民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私有财产民法保护的法律依据,其次介绍了我国对私有财产进行民法保护的原则,再次阐述了健全私有财产民法保护体系,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之一的物。物权法中的概述为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对民事客体“物”的再认识。物的种类的重新界定,按照物是否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为第一标准,以物是否具有生命属性为第二标准,将民法上物的种类重新界定如下:生命伦理物、狭义特殊物、一般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8)
就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来说,其涉及内容以及影响因素非常繁多且复杂,凭借在传统民法法律内容可知,善意取得仅仅适用于动产,而几乎不涉及不动产方面的内容。在我国物权法中却这样规定:动产和不动产皆适用善意取得。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所施行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可以说是对于传统民法的完善、改进以及创新。不管是最终的目的,还是最初的使用理论都有相同、互通之处。但是,他们之间在有些规则上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随之带来的差异就是适用善意取得的要件必有区别了。在本次毕业设计中,主要是凭借物权法为基础,来深入探究了不动产善意取得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期望能够为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尤其是不动产善意取得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4):203-204
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为我国民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效力、功能与价值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该制度的本质,以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我国民法中不动产登记制度所采用的登记模式为基础,产生的效力为出发点,阐述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功能与价值。最后,在坚持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还需要完善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物权,是对物的权利。这里所指的物,主要是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是一种财产权,财产权是直接体现经济利益的权利,财产权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财产可分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财产法,其首要任务是界定产权,即界定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动产的权利.简单说来,它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1."物"归谁所有;2所有人对物享有的权利,及他人对物的义务;3对物权的保护,侵害物权的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文章首先从分析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特别是不动产财产权的性质出发;评析当下我国城市拆迁制度中公民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公民私有权利保护的现状;最后提出在拆迁过程中保护公民私有权利的相应对策。以期完善我国城市拆迁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陈勇  华晨 《规划师》2015,(3):29-33
研究从民法物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规划、地役权和"邻避"现象的关系,通过逻辑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指出,"邻避"现象本质上属于维护财产权的物权行为,是自私自利的极端表现,严重威胁到城市规划的实施。同时,不动产产权的无限扩张受到地役权的制约,地役权是不动产产权内生的自我限制机制,与财产权构成辩证否定的关系,可以依法限制"邻避"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指出了城市规划具有地役权属性,利用城市规划解决"邻避"现象的方法和机制,建立针对"邻避"的民法物权诉讼机制,对限制"邻避"现象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刘天永 《城市开发》2007,(14):18-19
小产权房由于交易本身不合法,购房人没有取得国家认可的房屋产权证。因此,虽然《物权法》极大地保障了私有财产,特别是不动产的权利,但是不会保护不合法的财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冒名处分行为,即冒名人以非法手段获得被冒名人身份证和不动产权证等证件后,将该不动产抵押或者出卖给第三人并完成了变更登记。在不动产冒名处分行为中,第三人需要承担极大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被冒名人的物权更是被直接侵犯。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一领域加以阐述,助益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