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1)
宽严相济是我国刑罚政策的主要特点,但是宽严相济的刑罚政策制定具体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呢?我国现有刑罚体系是否充分体现了宽容相济呢?本文主要探讨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髓,然后提出了我国现有刑罚系统的补正内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为进一步限制、减少死刑的适用,全面废除女性犯罪适用死刑的设想据此提上日程。该设想主要依据在于:我国刑法自古就有宽待女性的传统;即使在保留死刑的国家中,也有不少废除了对女性犯罪的死刑;结合女性犯罪自身的特点与刑罚的目的,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背景下没有必要对女性罪犯适用死刑;通过对我国刑法中怀孕的妇女不得判处死刑这一规定进行目的性解释,将全体女性排除在死刑适用对象之外也符合限制死刑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1)
基础教育的功利性、单一性、对春青期特殊关注不够、失足未成年人社会帮教、救助不到位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聚众性或共同未成年犯罪多发,为黑恶犯罪、暴恐犯罪向未成年人群发展埋下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集中于辍学未成年人,凸显基础教育功能的功利性和单一性。犯罪年龄相对集中,折射出家庭和社会对青春期特殊教育缺失。未成年人犯罪集中于再犯未成年人,反映出社会帮教成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频发,犯罪年龄低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法律问题。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对青少年合理适用刑罚。本文通过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内涵,并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3)
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当前,开展黑恶势力专项斗争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而言,当前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坚持既要"打早打小",又要"打准打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断完善立法,并灵活运用指导意见等方法及时指导专项斗争。第二,强化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注重提升案件质量,努力把每一起黑恶势力犯罪办成铁案,守护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果。第三,把握好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紧抓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重点领域、突出领域实施重点打击,并逐步建设、完善预防黑恶势力犯罪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居业》2014,(7)
<正>新疆乌鲁木齐市"5·22"暴恐事件发生后,为防止暴恐分子对建设工程、交通设施以及城市供气、供热等重要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破坏,乌鲁木齐市城建系统各部门迅速行动,制订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构筑起牢固的反暴恐防线。乌鲁木齐市水务部门加强水源地保护,供水企业加大水厂安保力度。公交系统成立了防暴恐应急队,在公交车站设专人维稳值勤,在BRT车站入口处增设电子安检仪严格检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1):108-109
在目前"扫黑除恶"斗争中,软暴力现象愈发严重,黑恶势力通过软暴力,从而容易支配当地、恐吓群众、谋取经济利益、危害区域治安。对于黑恶势力的软暴力犯罪,要在广义刑事政策的立场上对其惩治,发挥刑事政策的真正力量。以法治思维为基础,遵守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准确认定黑恶势力软暴力行为的概念、特征,以此制定打击黑恶势力软暴力犯罪的对策,在刑事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严格遵守宽严相济的政策方针,改善犯罪人处遇,重视教育改善的功能,方能更有效地惩治黑恶势力软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5)
受"昆明3·01暴恐事件"影响,"暴徒砍人"流言导致成都、广州等地数百群众四散奔逃,一时人人自危。最近,我国多起公共危机事件的始作俑者均为暴恐流言,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对此,本文结合"成都3·14春熙路事件"、"广州3·15沙河事件",分析了暴恐流言的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尤其是新疆地区成为"涉恐涉暴"活动多发地,民众对暴力恐怖活动风险转移产生了迫切的需求,而我国"涉恐涉暴"保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通过对其不断地研究、模拟、创新来适应我国的国情并使其发挥应有的经济保障功能。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恐怖主义风险保险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涉恐涉暴"风险保险的对策。尽快促进"涉恐涉暴"保险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恢复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
我国目前自然人一般受贿罪屡禁不止、多发易发、数额巨大,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司法机关处理有明显轻缓化表现,这些情况促使人们对行为的犯罪性和犯罪化问题进行深入而又现实的思考,从而揭示出犯罪性具有变化性、犯罪化具有阶段性这一相对应的刑事政策学命题,为我们预防和遏制自然人一般受贿罪提供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